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8-02-09王金龙
◆王金龙
(山东省巨野县柳林镇前陈楼小学)
众所周知,语文不仅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还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基于此,教师必须要做好自身本职工作,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对此,笔者结合自身认知对语文课堂教学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一、更新陈旧教学理念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起步阶段,需要最新的教学理念来加以引导。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诸多的教学理念应用而生,这无疑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敢于摒弃传统陈旧教学理念,大胆更新和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以此为日后教学活动提供行为指南。
例如,笔者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坚持与时俱进,跟随教育改革的发展脚步,勇于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此为教学过程指明前行的方向。众所周知,在传统应试教学中,学生成绩一直被视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诸多家长与教师的关心对象。但这不仅容易让学生陷入唯成绩论的怪圈中,而且极易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小学时期的教学侧重点不在于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伴随学生一生,并成为学生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个人财富。除此之外,教师始终要秉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切忌因为学生心智未发育成熟,就大包大揽替学生做出选择,这不仅容易剥夺学生的选择机会和体验权利,更不利于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因此,教师一定要跟随时代进步,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此为日常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多元教学手段
一年级小学生刚刚进入陌生的校园环境,如果教师采用强制的教学手段,难免引发多种教学问题。因此,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创新更加多元的教学手段,以此来促进学生的长才与成长。众所周知,一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观看视频以及彩图等有趣内容,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来选用相关的教学手段。
例如,笔者在识字课上教学《春夏秋冬》时,并没有按照“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课堂默写”的模式进行教学。因为小学生对于枯燥的识字过程并不具备太多兴趣,若教师只是枯燥讲解,则很难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笔者根据课本学习内容和学生发展特点有效引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笔者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了几张白雪皑皑的雪天美景,并要求学生猜出对应的季节,学生都不约而同的说出了冬天。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借助学生的认知经验,巧妙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在此基础上,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放大版的雪花图片,这不仅迎合了学生的探究心理,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笔者又鼓励学生说出了自己对于冬天和雪花的个人感受以及联想到的生活趣事,以此来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加深了学生对冬天的认知感受。多彩、直观的多媒体图片不仅唤醒了学生的认知感受,也令“冬”和“雪”的形与意达到了完美统一,进而为学生识字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提升教师语文素养
教师是做好语文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语文素养,以此来确保源头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个人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具体从哪些方面和途径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呢?笔者结合自身认知经验形成了以下几点思考。
笔者认为,教师要从教材分析方面入手,优化自身处理教材内容的策略。具体而言,教师既要敢于质疑教材的权威地位,也要始终将教材作为教学根本。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综合考虑教学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知识,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容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要从教学过程方面入手,积极完善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以此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具体而言,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不断调整课堂教学手段,传授学生相关学习方法与技巧,以此来锻炼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语文思维,帮助学生实现最理想的学习状态。这不仅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还对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大有裨益。
总之,小学语文对学生学习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与努力,创新出更多优质的语文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为小学语文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