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巧用信息技术构建活力语文课堂

2018-02-09罗俏仪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件创设

◆罗俏仪

(广东省肇庆市第十六小学)

曾几何时,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构成了语文课堂。教师、学生、课本,形成了语文课堂互动的“铁三角”。教师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与手中的一截粉笔,把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枯燥而低效的语文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浪潮而飘然远去了。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让我们重新审视过去的语文教学,反思过去的教学行为与教学观念;让我们明白语文教学的内容不能局限于一本教科书,教学手段不能只依靠嘴巴与粉笔,教学方式不能仅靠教师传授;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使用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学媒体的更迭出现,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变革。教师善用多种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把信息技术与语文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能,真正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与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感受课文内容,使学生寓学于乐的一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独具优势,它图文并茂、有声有色,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笔者在教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中的《渔歌子》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枯燥难懂的古诗词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课时,我设计了一幅渔翁垂钓、悠然自乐的水墨画,配上悠扬的古琴音乐,为学生创设了古诗的意境,激起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课中,再让学生了解诗人的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等方面,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文字资料、图片、音乐、视频资料等有机融合,合理运用,让学生整节课精神饱满,学习主动,兴趣盎然。

又如,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描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还有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在教学时,我设计了多种层次的读,力求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为了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魅力,我借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在蒙蒙秋雨中,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灯笼似的柿子、晶莹透亮的葡萄……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图片,配上钢琴曲《秋日私语》,学生完全陶醉其中。学生们动情的朗读,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把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在语文课堂上,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仅体现在阅读课教学上,同时还广泛运用在口语交际课上。口语交际课的目的任务就是努力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想说、会说、多说,言中有物,言之有理。学生交流的话题非常广,有模拟生活情境的,有评论时事新闻的,有交流活动心得的……虽然上课的地点在教室这一固定的空间,但是多媒体课件能却跨越时空,把学生带进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能有效激起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欲望。

二、妙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突破难点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见识有限,生活经历少,经验不足,往往对课文中描写的内容不能理解,特别是一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对许多事物认识不足,头脑中根本没有形成相关的体验。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有些学习内容让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感受,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变抽象的文字为直观形象的图片或动画,变重难点为妙趣点,能够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葡萄沟》一课,其中有一段是介绍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我们身处南方低年级的学生,没去过新疆旅游,由于地域差异,对新疆很陌生,对于文中提到的制造葡萄干的“阴房”的样子、结构,还有如何利用流动的热空气制造葡萄干的方法,一无所知,单靠几句文字的描述,学生根本不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是本课的难点。我在教学此段时,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多张不同角度的阴房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结构特点,并通过动画演示热空气的流动过程,使抽象难懂的文字变得形象,化难为易,让学生一目了然,并能准确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

又如,我在教学《纪昌学射》一课,文中讲到纪昌在学射箭的过程中,为了练好眼力,妻子织布时,他躺在织布机下看着来回的梭子,坚持不懈,最后成为一名神射手。对学生来说,织布机是怎样的?梭子又为何物?看着来回的梭子有何难?这些问题就是本课难点。我在课上播放了一段动画,演示了一个人躺在织布机下看着来回的梭子这一个片段,把远离学生生活,难以理解的东西,简单化,做到化繁为简。学生很快就认识了织布机与梭子,也终于明白“来回穿梭”的意思,甚至体会到纪昌盯着来回的梭子是多么的艰苦,感悟到做一件事要想成功必须不怕辛苦的道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使语文课堂变得灵动、高效、充满活力。

三、活用信息技术,增强互动,提高效率

灵活运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教学信息的传输与及时的反馈达到最优化,能有效加强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的多维互动与多向交流,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作用,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例如,在上作文指导、评改课,我利用多媒体与网络,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习作,进行范文引路;然后留给学生空间,让他们自主构思、选材,进行写作;最后借助多媒体平台,展示学生的习作,进行及时评改。通过师生共评,为学生作评改示范,渗透评改标准;再让学生之间开展互评,增强互动,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让学生在欣赏、批改同学习作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加强合作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最后让学生进行自评修改。每一个环节结束,都及时借助多媒体平台,展示互评、自评的成果,师生进行点评。这样,整节作文评讲课,师生共同参与;而且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老师能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好好利用课堂即时生成的资源;更巧妙的是利用多媒体交互强的优点,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吸收大量的信息,使高效课堂得以实现。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无限的资源,更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更新自己的理念,加强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强化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善于把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充分发挥其信息量大、反馈速度快、交互性强、形式多样等优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拓宽语文学习的时空,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真正体现“轻负担、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点燃师生激情,焕发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课件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