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8-02-09郝淑菊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创造性小学生阅读教学

◆郝淑菊

(山东省宁阳县磁窑镇实验小学)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很多事物都有一定程度的好奇的状态,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满足相关要求。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要求。阅读教学能够使小学生接触和了解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学习课堂以外的理论知识,帮助小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帮助其打好语文学习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融入到阅读内容中,一旦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课文阅读,则能够帮助其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由教师及家长对其思维进行开发和引导,由于其在校学习的时间较多,教师就需要履行自身的教育义务,按照新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利用学生的思维特点,引导其对相关内容进行想象。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想象力,一旦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其就能够对其进行具象化,转化为创新思维。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基础,利用丰富的阅读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帮助其打好扎实的写作基础。

2.利用创造性思维辅助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开展需要以一定程度的创造性思维作为辅助,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以学生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为媒介,帮助其提升阅读能力。同时,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应用创造性思维。阅读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相辅相成,一旦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运用阅读素材,则能够较好地帮助小学生获取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以自身的思维特点作为基础,对教师教学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变成自己独特的思维解读。而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使得小学生在领悟和推敲阅读内容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增强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应用。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很多小学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小学阅读教学质量。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落后地区的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转换传统的课堂角色,导致小学生一直处于教学被动地位。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内容,丰富其知识储备,使其在语文及其他科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灵活运用。但是,很多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是让小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学模式单一也是影响阅读教学效用的重要原因,教师过于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忽视了课外知识的结合,并且没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降低了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1.采取自由式教学方式

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让小学生获取一定的情感体验,使其真正体会到阅读教学相关内容的用处。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好玩爱动的天性,设置自由式教学活动。比如,在开展《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小学生阅读文章,然后再通过对文章的理解,让小学生也成为雪地里的小画家。不同动物的脚印可以变成一幅画,那么小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画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增强教学中的自由性,为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基础。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小学生占据课堂的主要位置。虽然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具象化,需要由教师对其进行引导,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不能过于突出自己的位置。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由自己发掘,教师要摒弃填鸭式教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小学生的思想情感为主体,增强其阅读兴趣。教师在引导小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3.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由不断的知识体系更新作为基础的,这就要求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提出来,不仅能够让教师明确学生的问题所在,还能够与同学一起分享。比如,在开展《掩耳盗铃》和《守株待兔》这两篇文章的教学时,小学生需要先阅读课文,教师可以对小学生讲解课文内容。但是,由于文章本身存在一定的寓意,小学生可能无法快速理解其中的全部意思。教师就能够让小学生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踊跃提问,这样小学生就能够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并且得到解答。这种方式的教学能够使小学生解答自己的疑惑,对知识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在创新过程中就能够对其进行更好地应用。

4.合理利用现代科技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逐渐在教学过程中广泛使用。为了让小学生的思维更加立体,教师可以合理应用现代科技开展阅读教学,给予学生观感上的冲击,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开展《坐井观天》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应用科学技术将文章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在投影仪上,让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讲述动画内容及寓意,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让其了解课文内容,使其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再次将动画内容呈现出来。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构建知识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电脑在线交流等。这种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其知识储备,为其创新思维的内容提供丰富的题材。

5.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教师更加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而为其选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自己的看法,不能将教师的看法强加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尊重每个人的思维能力、特点及思考方式,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对不同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进而形成发散的思维体系。教师就需要对这种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强化小学生独特的思维形式,使其在创新过程中更具特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遵循新课程改革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应用现代科技,采取自由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打好基础,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创造性小学生阅读教学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是小学生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