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思考与实践
2018-02-09◆梁芳
◆梁 芳
(山东省荣成市寻山小学)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心理以及生理将在这一时期迅速成熟,所以在重视智育教育的基础上也不能忽视德育教育。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正确评价其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当采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模式,“油水分离”式的说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原理
因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并没有参照学生德育知识以及德育能力的发展,所以只有正确理解渗透德育的内容以及含义,才能够实现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标。在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要根据具体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和特点,随机展开德育渗透。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看似在写物,其实中间有很多做人的道理与智慧,就像“落花生”那种“不求虚名、默默奉献、从不炫耀自己”的品格需要反复的诵读才能体会,在体会这一精神品格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树立起对于落花生的敬佩之情。为了增加代入感,可以依靠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集中播放与之相关的资料、幻灯片,营造出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由“入境”到“入情”,让学生与作者实现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净化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那份来自于灵魂深处的力量。这类措施的效果是可以预见的,对学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举例分析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德育渗透
1.德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首先应当有针对性的挖掘课文或阅读材料背后的德育价值,如此便有了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从熟读、熟记以及背诵有代表性的文章开始,逐渐引导学生完成对文章主旨内容的分析把握,感悟其中的情感因素,进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具体来说,阅读不应局限于课本内容之上,依托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适当的拓展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求学生以读后感或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在阅读时的所思所想,以便于学生能够在更深层次的学习中进行回顾反思。
2.德育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锻炼的是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组织能力,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来,学生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升华对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的认知。无论是基于语文教育还是德育教育,都应该重视写作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要创新具体的渗透方式。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去接触自然、感受自然、观察自然。这种“走出课堂,贴近自然和生活”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较好地实现了渗透德育的目的。在特定的情境下,学生能够积累素材,进而提升自己的创作欲望,而在体验式的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只有投入感情的写作才是有生命力的,学生除了要描述自然景观中的优美风景、自己所经历的那些记忆深刻的事,还需要在写作中投入感情。
3.德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更是学生获取知识以及培养素质的主要媒介,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解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要优化教学设计、革新教学方法,既要提高教学效率,也要重视学生思想层面的引导。可尝试在临下课时留出几分钟的时间和学生进行谈心、交流,就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让其阐述自己的想法,以达到全方位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将教材中的人物、事迹树立成榜样典型,这是依托小学语文学科开展德育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小学生喜欢“模仿”,模仿自己感兴趣的行为,模仿特立独行的习惯,因此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来展开德育教育。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受人物的闪光点,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真实的感受。
三、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
1.小组合作教学法
小组合作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协同意识以及集体意识都能够得到锻炼与提高。这是德育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更是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所欠缺的品质。鼓励学优生在不耽误自己学习进度的前提下帮助学困生,让学困生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并树立其学习信心。另外,恰当的分组分层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然而教师在分组前还是应当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其摆正对于小学合作教学法的认识。以《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为例,它讲述了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与群众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小故事。解放后,群众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缅怀毛主席为中国革命、为群众作出的贡献。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其教学中渗透德育,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分组搜集革命资料的方式来学习、实践毛主席的伟大思想,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其珍惜当前的生活。
2.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则给了各个层次的学生提高的机会,学生知识储备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学习中的表现难免会存在差异。而因为差异存在,学生也很难全部领悟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内涵。分层教学则要求教师正视这方面的差异,突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就德育渗透而言,要创新渗透形式,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分层代表的不是对学生的否定,可以适当降低对基础稍差的学生的要求,但还是应当明确教学目标。以《人之初》这篇课文为例,其内容为《三字经》的节选,在其中渗透德育有着显著的优势。应用分层教学法,对掌握较为扎实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尝试补充或鼓励学生在课下学习三字经后续的内容。而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则应当引导其分析这篇节选中的内涵、情感,去体味其中蕴含的道德品质。
3.多媒体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设备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展开的德育教学重点突出其感染力、代入感,因此可尝试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下营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实施情境教学法。特定的情境下学生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涵,体会作者情感。所以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这一环节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将以多媒体教学设备为主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以丰富学生在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强化德育渗透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不拘一格,只要对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好处就应当鼓励。以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为例,教学中尝试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与之相关的幻灯片、视频资料,为学生营造出特定的情境,以增强其代入感。这能够塑造学生的心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中笔者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希望对相关工作的落实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