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探究

2018-02-09赵万玲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教师学生

◆赵万玲

(甘肃省临夏县黄泥湾学区鲁家小学)

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还没有定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最好时期,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经典作品中包含很多值得学习的智慧和思想,是普通的文学作品达不到的,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自己的知识。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应该在学生的阅读给予指点。在鼓励学生进行经典阅读的同时,班主任要和学生们一起诵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教师要为学生经典阅读制订计划

为了学生更好的进行经典阅读,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在计划中要推荐合适的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理解、感悟,提高自己的审美层次。阅读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学生掌握基本文学常识,而是为了掌握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通过长时间的经典阅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了,在进行文学作品赏析的时候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比如,哪些地方需要精读,哪些地方需要范读,哪些地方可以一起朗读,哪些地方可以自己选择,等等,通过方法的掌握,学生会提高阅读速度,做题时的正确率也会提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年级选择不同的篇章,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更好地实施经典阅读计划,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专门划出一角,在角内写上本周需要阅读的经典诗文或经典段落。为了更好地学习这些经典诗文或段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做游戏、相互探讨、看图,等等,通过这些方式的合理配合,学生会对经典阅读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教师要为学生经典阅读提供指导

经典阅读篇章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小学阶段是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是很有好处的。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为了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设置情境,使学生投入其中。比如,学习《登鹤雀楼》这首诗,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通过情景的完美结合,表达了诗人开阔胸襟和目光远大的思想。为了更好的学习这篇诗文,教师可以先介绍黄鹤楼的背景,如地址、名字的含义、相关的图片等,再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大意:一天晚上,诗人登上了黄鹤楼,太阳快要落山了,作者向远处看,看到了美好的景象,因此有感而发,写出了这样的名句。再让学生进行朗读诗文,通过朗读,教师可以看出学生的情感,能否体会作者的心境,等等。教师要在此时纠正学生的发音,让学生谈谈对诗的深层次理解,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也可以设置相应的疑问,组织学生进行查找、小组讨论、自由交流等形式完成探究。在进行了这些步骤以后,教师要求学生背诵诗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组织与经典阅读相关的活动,比如,书法、绘画、配乐朗读、话剧表演,等等,通过这些实践的操作、积累,学生仿佛看到了作者登上黄鹤楼的景象,体会到了诗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了学习经典的乐趣。

三、教师要为学生经典阅读准备各项活动

阅读要有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给予学生合适的指点,让学生掌握精读、范读等一些方法,同时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语感,提高阅读的兴趣。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含量,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有系统的材料,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在读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经验总结、积累。在学生刚接触经典阅读的时候会很感兴趣,过一段时间会失去积极性,为了让学生保持长久的积极性,教师要组织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在早晨、中午、课前3分钟等时间段内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朗读可以由班干部起头,大家跟着一起进行朗读,这样更有规范性。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刚开始的头两周可以进行个人朗诵比赛,看看谁朗诵的好,谁的理解能力强。在阅读进行一个月以后,可以将班级的同学分成各小组,在小组内进行评比,选出小组内的优秀人员作为代表,在班级内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的阅读做到最好。这样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每学期的班级联合会上,要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节目,如朗诵、表演、话剧等形式,通过学生的全面参与会带动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阅读不是越多越好,有的学生读了很多篇章,自己的阅读水平依然没有提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没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当中。教师通过设置与阅读有关的活动,能够带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活动中学生加强了合作,沟通了情感,对文章的角色进行了划分,对语句进行了揣摩,会对文章有很好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师要为学生经典阅读建立档案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进行长期的坚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设置一定的阅读任务,每月要阅读多少作品,每周、每天要阅读多少才能完成任务。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情况建立档案,档案记录学生各个时期的阅读情况、进步情况、是否掌握教师所布置的任务,等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档案情况对学生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如朗诵谋篇文章、背诵某首诗等,看看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如果学生的效果不好,要求学生返工,重新进行朗读和背诵。同时,根据学生的档案,教师可以对学生阅读能力有完全的了解,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重点培养。

五、教师要为学生经典阅读加大宣传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告诉学生进行阅读经典的好处,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经典,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建立健康的人格,丰富自己的知识量,有利于交际,等等。教师要向家长指出阅读的各项好处,鼓励家长支持学校组织的阅读活动。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培养人的情感,是现在的文学作品所达不到的,要注重积累和感悟。要让家长实施监督的作用,学生回家以后,家长要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适时地和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和学生共同提高。教师要召开家长会,把学生需要学习的阅读文章告诉家长,同时和家长保持沟通,询问学生在家是否进行阅读及掌握情况,同时学生家长也能够提高认识。

六、结束语

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的内容,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经典作品,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教师学生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