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写”入手,提升作文素养
2018-02-09王晓明
◆王晓明
(四川省南部县第二中学)
一、写随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
“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现代汉语词典》)当然,在具体的指导中,则要求学生把自己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形成文字,或记叙、或描写、或说明、或抒情、或议论,不拘一格,用我手写我心。
随笔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知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作文本身就是观察力,想象力和体验感觉力的综合表现,是知识经验的整合,更是个体心灵与客观世界碰撞发出的火花。每次写作都应该是一次知识能力的提升,也是个性的张扬和灵魂的升华。随笔训练能达到这一效果。
首先,老师不能将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学生,也不要刻意追求文体,追求立意,要帮助学生破除怕写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每周、每月、每学期坚持写,兴趣自然就浓了。其次,老师要因势利导,指点学生观察客观世界,要调动眼、耳、口、鼻等多种感官,从事物的形、色、声、味多方面入手去描写,这样自然就写得具体,写得生动了。对高中生的指导,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联想和想象,将对事物的思考引申到对社会、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层面上来。如看到路边的小草,便联想到平凡,生命的顽强,想象小草家族绿遍海角天涯的情景,想象春发芽、夏茂盛、秋枯萎的情景……这样一来,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提高了档次,思维的发散也得到了训练,何乐而不为。最后,老师要及时收集、评价学生写的随笔。每月将全班同学的随笔收起来,将优秀的随笔整篇或摘其精彩的句段编辑印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的劳动得到认可,从而对写作充满自信。如有的同学写“雨”:这黑色的精灵冲破乌云的束缚,伴随雷电的轰鸣来到人间。有的同学写“英雄”:问天下谁是英雄?“登东山小鲁”的智者;傲视群雄,一统天下的勇者;“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善者;一诺千金,义薄云天的义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者……学生在随笔中写出了自己的认识,想象力和联想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写札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札记是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现代汉语词典》)学生广泛地阅读,是修炼人品、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启发思考和处理事务的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从名著名篇中领悟重要的思想内涵。学生阅读儒家经典,可以明白“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以及用这些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办法,即所谓“德政”思想;读鲁迅,可以培养关注底层百姓,以冷静的思维来了解社会的意识;读梁实秋,可以从中享受到雅室的淡然情怀……当代作家毕飞宇在讲读与写的关系时,说到:“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出生的作家,更多靠生活阅历写作,而‘60后’及之后的作家的写作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我们的人生没那么丰富。”作家尚且如此,更何况中学生。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的积累,逐渐形成对世界、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通过摘录、写心得、写短评的方式,在阅读中融入自我的意识,从而丰富了自已的思想、唤醒了生命的觉悟。其二,从阅读中训练批判意识和发散思维。读了文章后,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如阅读古诗词“咏梅”,通过写心得,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诗词来品味梅的寓义,体味林逋笔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高洁,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坚贞;毛泽东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乐观。同时,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写短评可以学会批判性思维,读《祝福》时对祥林嫂的“捐门槛”的认识,思考这是体现了她的反抗还是体现了她的愚昧;读陆蠡的《囚绿记》,批判人性中“自私”和“占有欲”等“魔念”。这样一来,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就可以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有个学生读《泪珠与珍珠》后在札记中写道:眼泪因磨难而美丽,眼泪因亲情而美丽,眼泪因感恩而美丽,眼泪因博爱而美丽。其三,通过札记从阅读中积累素材。教材中古今中外的名人是作文的素材,报刊上的时文、美文是作文的素材,文学艺术形象是作文的素材。学生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他们积累的素材就丰富了,写作时自然会水到渠成,发挥自如了。正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四,通过札记摘抄,向阅读要技术,读写景状物的散文,摘录描写的精彩段落,学会了多角度描写,学会了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会了情景交融;读记叙类文章,从中借鉴细节描写,点面结合,侧面描写等技巧。这些都是从阅读中逐渐学来的。
三、写片段,从小处着手,提升学生作文能力
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小变大是人的认识规律。高中语文教材在作文和表达方面也是遵循这一规律的。
第一册: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记叙要选好的角度,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
第二册: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学习虚构。
第三册: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学习论证中的记叙。
第四册: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学习辩论分析。
第五册:学习写得深刻,学习写得充实,学习写得有文采,学习写得新颖。
如何去落实这些任务,笔者坚持从写片段抓起,逐步地去完成这些目标任务。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使用五种表达方式,即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弄清五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和运用。高一年级重训练写景,写景要写出景物特征,多角度描绘,做到情景结合,叙事要写出生动的细节;写人要从言、行、貌、心理活动、神态。在这些片段描写上下功夫,先写片段,练好了,再综合。高二年级训练写议论文的片段,落实引证、例证、喻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演绎论证、归纳论证等操作方法。如使用例证,必须做到“议—例—评”,段落中要有这三个层次,明确举例是为说理服务的,不是为了堆砌材料。高三年级重点训练立意、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必须经过相关的多个片段训练之后才进行大作文的综合训练,如此,便可让学生写作完整的作文时有话可说,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综上所述,写作要做到观察生活,借鉴他人,开阔视野,锤炼思想,一步一个足印地去落实,让作文真切、生动、充实、深刻而富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