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理念下“常态化”课程实施路径探索与实践*
——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例
2018-02-09王兴辉王美荣
☆ 王兴辉 王美荣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一、创客、创客教育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自“创客”一词进入国务院工作报告后,“创客”便迅速进入大众视线。创客是具有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精神的一批人。而之后对创客教育的定义也是百家争鸣,如祝智庭教授将创客教育定义为是一种以培育大众创客精神为导向的教育形态(Makespirit-Aimed Education)。狭义上的创客教育则应是一种以培养学习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者的创客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Makeliteracy-Aimed Education)。它包含正式学习,也包含贯穿学习者一生的非正式学习等[1]。文章中创客教育意指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者和开拓者,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能够互相沟通协作,克服困难,提升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创客教育追求的是学习者落实到实处的思维和行为变化。以学校现行开展的“常态化”课程为例,创客教育理念的引入使之成为可能。
首先,建构主义是一种支持将创客行动聚焦于问题解决以及数字化和实物制造的学习理论。在建构主义中学习环境被视为学习者可以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而认知学徒式作为维果斯基的“邻近发展区”理论的代表和社会建构主义的一种范式,是指允许学生自行获取、开发和使用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工具,支持学习者在相关领域中的学习的方法。其主要强调在学习中实践活动经验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在真实的现场实践中获取、开发和使用认知活动工具,从而进行某一领域的学习,强调要把学习者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学习本身内在固有的、依存于情景的、背景实体环境和文化适应价值的本质。这样使学习者能够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以便达到对该知识内容相对全面而深入的掌握,促进学习者构建新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路径。其次,杜威的“做中学”教育思想对美国当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创客教育不但与此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强调技术资源背景下基于学生自主设计与创造的学习实践[2];即认同“做中学”理念下基于生活、基于体验交流的学习方式,又重视学生通过独立或协同的创造过程建构自己的经验和思维,强调生成有创意的学习产品。
二、创客教育课程实施的要素分析
1.解构传统课程与组建创客教育课程
传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主要强调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在课程的学习形式上以教师讲授为主。解构传统课程的目的是基于教师对整体课程体系的把握,在重新审视职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法与模式下,依据现实的发展要求和实际情况,实现突破式发展,这本身具有一种创新意识。改革后组建的创客教育课程,是由低阶发展到高阶的一系列课程组合或者是具有开放性和独创性性质的课题或项目及相关的组合,它被看做是一种正式和非正式教育课程的结合。创客教育课程中一方面需对学生要达成的目标要求、活动设计上着重突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体现授课内容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创客教育课程面向现实需求,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创新思维发展为核心,技术应用为直接途径,着重突出作品成果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2.基于项目课题或系列课程下的创客教育环境
开展创客教育课程的学习环境,从形态样式构成上来说包括两类,一类是线下的物理空间(Maker Space),指容纳学习者在数字和实体的交叉空间进行设计实验,进行沟通交流、利用工具设备进行制造的场所。一类是在线的创客社区(Maker Community)指汇聚学习者进行思想交流、分享软件、材料、工具的使用等资源,展示创意作品的线上虚拟空间。组织维护创客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培养尤显重要。
3.创客教育的资源建设
创客教育资源建设是保障创客教育课程顺利展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服务于TPACK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服务资源,包括课程材料、课本、视频、软件等各种各样形式的数字内容,使学生能够自由拷贝、自由加工和应用。形成针对不同专业、跨学科之间的开放教育资源(OER)。对于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成果进行整理留存,丰富资源。
4.实施创客教育人员的组成
首先,由于基于创客教育开展的项目或课题所指向的问题解决具有不唯一性,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更加强调问题解决多样化途径,所以,要求创客教育的教师团队应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素养,要保障高质量的教学,强大的教师团队是基础。这里所谈及的专业技能素养指能够具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能够协调相关关系,能够对信息技术类问题给予适当协助、跨学科综合素养较强,热爱教育,能够合理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其次,要求创客教育人员必须具有勇于突破边界和框定的不适合开展实施创客教育的体制。这其中包括引导者即创客教育的推动者、管理者;维护创客教育开展的技术环境的支持者、维护者;学生在制作作品过程中技术和理论的指导者;社区,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基于项目在开发、制作、出品全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协调者。
三、创客教育理念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特征
创客教育课程是推进我国创客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动力[3]。创客教育以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为中心,基于“创”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增长。所谓“创”一是指向前所未有的行为,是原创性创造,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合性创造,“创”既是目标也是结果。以《现代教育技术》这种“常态”课程为例,强调对学生能够应用技术融合教学内容的创造性行为的培养。
所以,在课程的目标设计中首先考虑课题或者项目的发展性,即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又有进一步探究的可能性,在完成过程中要强调项目或课题的设计性与基础性、技术使用的切身性与多样性、内容与学科的融合性、活动的有效性与灵活性。其中,设计性与基础性是指在以“小单位”的课题或项目的完成要强调突出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感、趣味感,布置的题目能够满足实现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并具有演变发展的可能,符合由易到难的基本要求;技术使用的切身性与多样性是指在提供充足资源的同时,任何学科都可以引入各种技术工具、软件平台、媒体素材,根据课题或项目按照学习者自身所掌握的技能情况,选择多样的技术种类,使其在创造过程中减少阻力、同时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内容与学科的融合性是指满足学习者自身能够根据专业特点完成技术和学科的整合,体现技术促进教学的作用;活动的有效性与灵活性是指考虑课题在完成过程中,教师应细化活动任务目标,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自行组队、协助、分享完成目标任务。
四、基于设计型学习的创客教育理念下《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流程
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在面对现实岗位对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要求时,反应最多的问题是如何把自己的一堂课用现在最广泛应用的技术设计完成并应用好,例如:使用最为广泛的PowerPoint软件。文章基于教师职后所面临的问题及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调查的结果,以现实问题需求为导向进行的课题选定,设计了基于设计型学习的创客教育视域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实施流程(如图1)。以期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自主学习空间,精准化的相关资源(案例讲解的微视频、素材等)。教师需要做到对环境的维护(物理和虚拟环境)、课题的选定、目标的确立、资源的选择、随堂的跟踪、作品效果的评价。
文章以某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为例进行案例设计,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课堂跟踪调查,以网络教学平台为载体所开展的智能环境下基于创客理念的课程设计。学生情况:大三师范类化学专业学生,已经学习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课题项目的选择要服务于教学实践同时也要来源于教学实践,例如锻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滴定实验,教师根据以往的实践教学经验结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需求,把课程以“小单位”课题的形式分解开,以完成课题任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包括网络资源的下载、完成实验报告、图像处理、图像合成、音频素材处理、视频格式转化等前期技能铺垫,还包括制作视频短片或者微课;设计制作一节课PPT的完整课题。
完成作品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能力要素需要教师在组建课题项目时,明确具体的知识和相关使用技术要求,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先导性和与预告性说明。例如学习使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图像的选区时,要求对“手”的图片进行局部处理(参考给定的效果图片),最后将处理好的图片另存为“魔棒.jpg”,文件控制在100KB之内,最后上传。(提示:先用魔术棒选取手的大部分,接着使用选区计算功能选取整个手,然后使用“图像-调整-变化”命令处理,处理过程中注意容差值。)
提供配套的小型实例资源有两个目的:一是协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提供可模仿的案例具体步骤,能够使不同学习者自定步调;二是所提供的素材等相关资源指向性强,例如微课,简短精悍地介绍了技术重点和难点以及可探究的突破点。
教师给定或者学生自主确定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时,要求选取符合学习者特征和专业需求的课题。学生从大框架之下确定主题,拣选或制定适合自己的题目,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也为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设了轻松的氛围。
学生通过在课程学习之中进行探究,不断在“试错”的过程中明确各个具体环节的结构,包括如何进行衔接,怎样实现实验效果。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层层深入解决问题,并且通过和同伴交流、探讨、分析辨析自身对各环节的完成情况,通过分享作品以及教师和同伴的评价,逐步完善作品。
案例: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PowerPoint,具体如表1所示。
依据创客教育课程要素论述,创客教育课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系列的课程,简单而言,即是不是传统教学方式中通过一堂课就能实现的。人员组成包括教师、学生、与课程相关的人员。转型阶段主要依托承担本课程的教师,利用开放的网络交流环境。手段方式上学生可自主寻求他人的帮助来协助自身完成作品。本课题的选择来源于实际教学活动,其设计和制作意图在于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并将优秀作品应用到实际教研之中。所选课题在任务难度和时间上都需有一定要求,如案例中需要学习者能够具备完整设计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能力;需要能够根据教学需求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工具和资源的能力;需要根据学习目标科学设计评价方案并进行反思的能力等。
五、实施效果讨论
1.课堂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课堂观察,例如学生在完成滴定实验的作品时,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难点,目标是熟练地掌握动作路径技术并能够契合作品要求,使所展示的动画效果流畅,生动。从操作过程互动沟通上,教师采取语言激励,提示能够完成此作品的步骤,并有针对性地指出改善建议,学生之间能够针对问题的解决,进行沟通协助。从完成内容情况看,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细节的处理不到位,如水滴在滴入烧杯内时,烧杯液体的颜色随时间变化过渡调节生硬,反映的问题普遍集中。从评价效果来看,学生之间通过分享自身的作品,相互评价指出问题,而教师的评价使问题的解决得到优化。
2.学生的反馈结果讨论
通过对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集体访谈,学生通过自主回答的方式参与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通过一学期课程的学习感受,探讨基于设计的创客教育课程教学有哪些优势可以发展,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
学生A表示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首先,学习氛围轻松又紧张,他愿意参与到实践的探究学习之中,而且通过克服在学习创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了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增强了自信心;通过与同学、教师的沟通交往,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多的感受是完成项目课题的成就感。学生B表示教师所提供的课题体现出的切身性(例如滴定实验),增强了与自身专业学科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课题要求看似简单却很有挑战,只有不断的尝试、探索并与同伴之间相互沟通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期间极大的锻炼了自身的意志力。学生C表示通过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课题项目,缩短了学习的时空限制,他表示自己可以更自主地选择和完成任务,课程的相关资源可以通过平台下载使用,快捷方便,对整个课程的把握更全面细致,学习更有系统性。学生D表示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学习,自己不仅可以求助身边的同学,也可以求助身处异地的教师,朋友,解决问题的渠道全部打通,可以线上检索,收集自己想要的素材,线下可以询问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学生E表示通过分享自己的作品,其内心感到很愉快,有成就感,也很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克服困难的经历和巧妙使用技术的乐趣。学生F表示资源素材自主选择过程中,虽然灵活性较大,但在选择过程中,主题很难确定,或者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往往对形式上的关注大于对内容的处理,例如对于PPT模板的选定。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在实践中动手操作这种学习形式,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分享自己的作品,从对作品的评价中进行反思,从而提高基础知识和技能,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同的学科教师对学生作品提供了不同侧面的支持,对学生在完成作品各个环节的过程中进行指导,使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得到提高。同时,线上的资源往往繁杂,如何缩短挑选时间找到合适素材,限定一定的范围,重视技术手段应用和内容处理安排值得教师去深思。
六、创客教育理念下培养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路径
1.要有针对性地创设基于设计的课题或项目
教师可以基于历年实践教学中所总结的经验,整合现阶段国家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在课程最初的教学计划阶段,安排好各个环节之间所组建的微型课题或项目,对课题或项目的要求是能够针对中小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使用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挑选,强调课题的设计感,实践中的创新创造来源于实际问题,学生在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基础上,能够设计、开发、整合、绘制、实现课题等。课题要具有系统性、探究性、发展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课题要有较高的实用性,学生们的所学所做要能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更改、调整,促进学生能够最终从优化解决问题中,提升自身的能力,为创新实践发展提供可能。
2.线上资源应具有学科融合性,确保素材种类的完备性,资源下载的便捷性
创客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资源组建对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给学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学习资源(教学视频、图片素材、声音素材、媒体素材、优秀作品),同时学生也能够在网络资源平台上搜索课程中关于重难点技术技巧讲解的微课视频,学生能够下载相关零散素材,按照要求完成预先的知识与技能。师范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所以,资源的配置上要能够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设置,化学实验中需考虑如何用技术实现化学实验的展示,学科教师能够从学科角度上进行实用性的判别。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线上的资源时,资源的配置在呈现方式上应散中有序,学生自主选择组合和修改应用,通过整合各独立元素,找到实现完成作品的方法路径。
3.依据进阶式的“小单位”课题组建,其活动安排应散中有序
创新要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谈及,所创造的灵感可能来自于现有的优秀作品等。所以,在课程的最初安排制定中,应考虑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情况,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后续的作品制作预留出更多的时间。而在活动的安排和组织上,应注重实现符合小群体或个体的个性化需求,使其能够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自定步调完成阶段性的任务,教师能够把握活动最终所要达成的目的,能够给予学生最大限度完成作品的灵活度,针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对策。
4.建立良好的校、企、社区的联系
学校的学习不仅要丰富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走向社会时,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针对职后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放到职前进行探求,这就需要学校、企业和社区之间能够建立密切的联系。通过建立职前和职后的纽带,缩短职后的不适应性,强化创新设计意识,从平时的学习锻炼中养成系统性和发散性的解决问题意识。
5.强化融合多学科教师队伍建设
在培养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对学生兴趣的养成和意志力的培养起到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完成项目或课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融合的多学科的知识或技能,此时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来解决最直接的问题,学校是面授传达最好的场所,而强调融合多学科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因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即时解决,需要跨学科的相关知识。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不同学科教师的讨论群或者建立相关的社团,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建立联结,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授的过程中都能够得到发展和锻炼。
6.举办优质活动、突出创新意识
学校、社会等相关组织机构,能够适时举办以“创新意识”为主题的优质活动。学生们可通过比赛不断的学习、锻炼、成长、分享、挑战自己,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形成跨学科领域的交际圈,促进自身能力和作品的完善。
7.多方支持和经费保障
首先,创客教育需要校际之间的高效协作,利用在线社区分享、交流实验创新产品和思想。学校内各学院之间应形成无障碍的沟通[4],对各个学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即时性学习解决的良构问题,还需要社会企业的创客联盟提供满足现实生活的真实案例,包括成功和失败的作品展示。其次,进一步加大创客教育的相关经费投入,加强创客空间的建设,改善实验的条件,购置和更新仪器设备,提高实验设备的技术层次,以便满足创客教育的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01):14-21.
[2]埃里卡·哈尔弗森,金伯利·谢里登,陈卫东,梁敏.教育中的创客行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3):3-8,52.
[3]郑燕林.美国高校实施创客教育的路径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03):21-29.
[4]杨现民.建设创客课程:“创课”的内涵、特征及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6,35(0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