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莫桑比克文化交流探析
2018-02-09邢献红
邢献红
(浙江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是非洲两个最重要的葡语国家之一,国土面积将近80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中莫合作不仅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内容,更是促进中非友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6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约翰内斯堡会见莫桑比克总统纽西时指出:“中莫传统友谊是两国老一代领导人亲手缔造和培育的,我们都十分珍惜,要做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双方要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把握两国关系,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继续相互理解和支持;深化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加工制造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投融资等领域互利合作;加强教育、文化、卫生、旅游、青年、智库、媒体等领域交流合作;密切国际协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1]由此可见,加强中莫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双边关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莫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中莫两国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莫桑比克处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南端,也曾经是中国与非洲、西方进行海上贸易的重要停靠地。“丝绸之路”开辟以后,中国的黄金、丝织品、瓷器等远销莫桑比克,或通过莫桑比克再转运至葡萄牙等欧洲国家,深受当地人喜爱。
明朝中后期是中国瓷器远销海外的鼎盛时期。葡萄牙是第一个向中国采购瓷器的欧洲国家。莫桑比克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受葡萄牙人的影响,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当地人有使用中国瓷器的习惯。他们不仅用瓷器盛饭盛水,还把瓷器碎片贴在墙上、镜子上做装饰。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的终点是“比刺”和“孙刺”,“比刺”即现在莫桑比克的中部港市贝拉,而“孙刺”则是现在莫桑比克的沿海省索法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莫桑比克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在莫桑比克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为莫桑比克提供了许多无私的援助。[2]133中莫两国于1975年6月正式建交,双方一直保持政治、军事、经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双边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近年来,中莫两国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矿业、加工制造业、教育、文化、卫生、旅游、能源等领域的交流更加频繁,合作进一步深化。
2011年4月,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正式签署在首都马普托共建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的协议。2012年1月,中方正式派遣中方院长和汉语教师志愿者前往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筹建孔子学院,并于同年10月正式挂牌成立。从此,两国文化交流正式通过官方教育载体得到展开。目前,该孔子学院已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中部城市贝拉、北部城市楠普拉等地建立了11个教学点,共有汉语教师和志愿者24人,注册学员1 000余人。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孔院学生以及孔院所依托的合作方蒙德拉内大学开展的汉语教学和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是近年来中莫文化交流的中坚力量。另外,孔子学院经过前期四年不懈的努力,在2016年与蒙德拉内大学文学和社会科学院合作开设了莫桑比克第一个汉语专业,将汉语教学正式纳入莫桑比克国家教育体系,极大地提升了汉语在莫桑比克的地位和影响力。
2013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太湖文化论坛第二届年会的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希望两国不断巩固和深化两国友好合作关系。201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莫桑比克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发布,明确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双方将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促进两国在文化、教育、卫生、青年、地方政府、智库、媒体等领域的合作。双方将共同建设好莫中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加强两国青年、智库、媒体交流,支持两国建立更多友好省市关系,促进地方政府交流与合作。
二、中莫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
(一)中莫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广度上,中莫文化交流的领域比较狭窄。双方建交以来,虽然签署了数个交流合作计划,但民间文化交流层面,还没有邀请能代表中国艺术造诣、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团队前往交流;而官方的文化交流,尽管层次较高,但交流内容往往比较单一,大多为展示性项目,仅局限于一些文艺演出之类的具有表演性质的项目上。
深度上,目前中莫文化交流的受众对象主要是莫桑比克的精英阶层,普通民众很少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一方面是因为宣传的渠道不够宽泛,另一方面是因为场地限制,参加人数往往受限,能来观看、参加文化交流的多是来自莫桑比克政府部门和一些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莫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度。
(二)中莫文化交流的语言障碍亟待解决
由于葡萄牙语目前在中国仍属小语种,懂葡语的人相对英语来说要少得多,而莫桑比克当地懂英语的人又很少,所以去莫桑比克工作、经商的中国人与当地人交流沟通就变得非常困难,中国人对葡萄牙文化、葡属殖民地文化的了解也非常有限。没有出现专家学者、艺人、匠人间的深入对话,双方文化理解仍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而从中国留学回到莫桑比克具有相当汉语水平、能胜任中葡翻译和汉语教学的人大多不愿意也不安心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因为在莫桑比克的中国央企、国企和一些私人企业的中葡翻译人员的工资比当地教师工资待遇要高得多。此外,中国的影视、艺术作品、城市宣传片等可视材料很少有精准的葡语表达,文化作品尚未依托有效的官方媒体加以宣传,这也极大地限制了当地人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
(三)莫方对当下中国的了解严重不足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语言、国家政策、经商环境等原因,与非洲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去莫桑比克工作、经商的人相对较少,中莫两国的文化交流也因此受限。中国近40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中莫双方政府依旧在开展年度交流合作,但是对于真正的中国、中国的发展趋势、中国的流行文化以及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知之者甚少。当地很多人对中国的看法和认识仍停留在改革开放前的状态,或者认为葡萄牙在国际舞台上依然占有一席高地。因此,在推动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给予中莫两国文化交流以新的认识和新的动力。
(四)文化交流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
近几年来,中莫文化交流的方式主要还是局限在国家和地方政府艺术团的歌、舞、杂技、武术、书法等传统形式。当地孔子学院也主要以汉语教学、介绍中国传统节假日等形式为主,对中国其他文化的挖掘创新不足,导致莫桑比克当地民众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浅薄,仅仅停留在中国汉字和中国功夫等文化符号的认识上。[3]
三、影响中莫文化交流的主要因素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语言、历史、政治、舆论等各种原因,比起很多其他非洲国家,中国和莫桑比克的文化交流严重滞后。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莫方因素
1.莫桑比克经济非常落后
莫桑比克几乎没有自己的工业,经济主要靠农业和渔业支撑。而农民和渔民的生产技术又非常原始,因此产量很低,很多农作物当地人都不会种植,再加上农田几乎没有水电、水利等基础设施,绝大多数农民几乎靠天吃饭,所以经常会发生“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等现象。尽管近几年也有中国的农业专家过去指导培训,但也是杯水车薪,而且成本很高、代价很大,普及起来相当困难。莫桑比克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而且面临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和经验不足等问题。另外,中国与莫桑比克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政治体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开发中莫投资项目,必然要实现跨文化管理,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涉及到政治敏感问题或政权更迭以后,还可能会出现“翻脸不认账”的情形(下一任总统有时会不承认上一任总统与中国签订的协议),这就很容易导致中国企业投资失败甚至破产。尽管也有一些富裕的商人,但莫桑比克绝大多数人很贫穷。很多孩子仍上不了学、读不起书。公共设施很不完善,很多学校没有校舍,有的甚至连教室也没有,学生就在露天或大树下面上课。当然,这些不仅仅是莫桑比克的问题,也是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政府缺乏资金,对此无能为力。孔子学院在莫桑比克建立以来,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的广告宣传,当地人中也有不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感兴趣的。为了鼓励当地民众学习汉语,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孔子学院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学费,很多时候每学期的学费只有当地货币300梅蒂卡尔(约合50元人民币),但很多人还是支付不起。相当多的人甚至连公交车票都买不起。因此,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推广汉语、进行中莫文化交流,难度可想而知。
2.莫桑比克的语言相当复杂
莫桑比克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但它本身有60多个部族,各部族又有自己的语言或地方方言。整个莫桑比克目前约有13种较有影响的民族语言,包括斯瓦希里语、班图语等。有些语言还保留有书面形式,并通过文字传承下来,如班图语等;但绝大多数地方方言则只有口头形式、只能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因此,在莫桑比克还有相当比例的人不会讲葡语,也听不懂葡语,他们只会讲本地的方言。当然,这主要跟家庭的经济条件和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有关。尽管莫桑比克的周边国家,像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南非等,都是英联邦成员国,它也于1995年正式加入英联邦,但是莫桑比克的英语普及率并不高,会讲英语的人并不多。因此,一个只会英语不会葡语的人来此工作、生活或经商会感到处处不便。另外,莫桑比克由于受葡萄牙几百年的殖民统治、独立后与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旷日持久的内战以及落后的经济状况等历史原因,也造成英语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流行。[2]154
3.文化的隔阂
莫桑比克历史上被葡萄牙殖民统治达500多年。在这500多年漫长的岁月中,莫桑比克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深受葡萄牙的影响。莫桑比克人的思想、价值观等在葡萄牙文化的熏陶下已经潜移默化,甚至根深蒂固。具体表现为:物质文化方面,莫桑比克的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等都沿用了葡萄牙的习惯和风格,尽管有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仍会保留一些当地的风俗和传统,但主流文化已经不可逆转地变成葡萄牙文化。莫桑比克的哲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政府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的办学、教育理念等等也可说是完全“西化”了。
(二)中方因素
1.国内能够胜任中葡翻译的人才奇缺
近几年来派往莫桑比克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和志愿者都不是葡语专业的,尽管他们也能用英语交流,但交流的群体非常有限。当地能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群体主要是有一定经济基础、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而普通群体甚至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长都不懂英语,这给中莫两国的文化交流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障碍。而与英语、法语、德语等语种相比,国内开设葡语专业的高校数量相对较少,所以目前市场上中葡翻译人才往往供不应求。由于莫桑比克相对比较贫困,知名度又不高,再加上语言上的障碍,所以前往莫桑比克发展和经商的中国企业和商人相对非洲其他国家来说数量偏少,这从某种意义上也影响了中莫两国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也影响了莫桑比克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从而影响中莫文化交流的进程。
2.文化交流的内容和载体都比较单一
从官方看,一方面,缺少文化年、合作年等形式的深度交流活动,文化渗透力不强。官方对民间的引导带动也不够,使得双方文化交流渠道不够畅通,市场推广和媒体渠道相对薄弱,影响力不大;另一方面,信息反馈机制不够完善,未能准确捕捉莫桑比克对中国的文化需求,运作经验和合作项目依然过少。
从民间看,商演、画展、设计、音乐、服饰、美食等领域的交流几乎空白,且辐射范围和宣传内容过于狭隘。国内文化经纪公司目标依然主要定向欧美市场,由于对非洲缺乏了解,在开拓非洲市场方面尚未开启工作重心和目标转移策略,态度仍显消极,甚至排斥。
另外,交流的内容也不平衡。中莫官方交流与合作,教育类占比较少,更多地侧重于农业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及经贸洽谈等方面。其主要原因在于,莫桑比克自独立后,经济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状态,人民生活依然处于贫困边缘,发展经济是莫桑比克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与中国建交后,急需得到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渔业、商业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因此,历年来其与中国签订最多的依然是技术合作、国家帮扶方面的协议,而对于教育类的文化交流,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国际舆论环境的影响
欧美等西方国家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故意挑拨中非关系,在国际新闻媒体中制造“中国威胁论”“中国新殖民主义论”“中国无原则寻找在非能源”,散布流言说中国用文化软实力入侵非洲文化,不关心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只为本国经济谋利,廉价索取非洲的丰富资源。[4]而非洲国家的民主政治、人权主义和主权问题也出现了分歧,特别是从20世纪中期以来,非洲人民反殖民主义情绪高涨,特别抵制外来文化入侵。因此,欧美国家所散布的“中国新殖民主义论”必然会影响中莫友好关系,破坏中国在莫桑比克的良好形象。除此之外,当代莫桑比克国家领导人大多接受的是西方民主教育,对西方文化有相当程度的认同感。在政治主张和个人情感上易受西方价值观念和主流媒体的影响。[5]中国的电影、汉语、传统文化、意识形态、音乐、饮食以及价值观等对莫桑比克的影响远不如西方国家,莫桑比克很多人会去学习英语、法语,德语等,却不一定会去学习汉语。
四、思考与建议
在新时代下,为了进一步促进中莫两国关系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结合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
1.中国政府要加大对莫桑比克的扶持力度
通过央企、国企等大型企业的投资建设,改善莫桑比克落后的基础设施。中莫两国政府要多沟通、多协调,出台一些更优惠的政策,鼓励更多的中国人去莫桑比克投资兴业,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莫桑比克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可以与莫桑比克政府签订有关协议,鼓励地方政府、民间组织,每年定期举办一些文化交流活动,扩大受众面和受众层次。
2.进一步拓宽中莫政府间的文化交流渠道
首先,要通过定期、多维度、多层次开展与莫桑比克在文化领域的协商与对话,以期达到双方相互理解,避免给双边关系造成消极的影响。其次,中国政府应加强同莫桑比克国家电视台、报纸等主流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再次,加大对莫桑比克民众学习汉语的投资力度,加大对当地孔子学院的支持力度。通过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馆,调动各方力量,打造个性化、特色化平台,吸引更多中方、外方、当地的力量加入到中莫文化交流活动中来。
3.提高莫桑比克本土汉语教师工资待遇
鉴于目前莫桑比克本土汉语师资流失严重、不稳定现象,中莫两国政府可以沟通协调加以解决。比如,前些年可以由中国政府全额或部分资助莫桑比克本土汉语教师工资待遇,然后逐步平稳过渡,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再由莫方政府自行解决师资待遇,实现本土汉语师资队伍稳定发展。
(二)打造民间交流活动品牌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在各种媒体平台上加强宣传,客观分析中莫文化优势,扬长避短,将这些特点量身定制,打造出“春节”“端午”“中秋”等中莫文化交流名片,将古典艺术、现代艺术、美食艺术、手工艺术等融入到品牌活动中。既要迎合莫桑比克民众心理、文化需求,更要保留中国特色、中国精髓。在艺术欣赏、观众品味、文化特征、趣味倾向上进行深加工,真正做到“吸引眼球、赚饱口碑”。另外,要结合企业发展思路,定制制作模式,将中国文化通过商业模式,真正走进莫桑比克民众生活,而不仅仅是一个语言传播。其次,要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大力提升民间力量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充分借鉴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法国的“法语联盟”、英国的“英国文化协会”等在全世界文化交流方面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莫桑比克多部落、多民族的具体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打造民间交流活动品牌。
(三)开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交流格局
莫桑比克的文化和艺术有其独到之处,民众深受殖民地文化影响,作品多影射反对殖民压迫、奋起反抗的内容,文学造诣不容小觑。出生于中部城市贝拉的著名莫籍作家米亚·科托曾是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一,在西方英语、葡语学界广受推崇。莫桑比克本土教育机制和教学理念上亦有很多可供孔子学院学习借鉴的地方。因此,一方面应针对对外汉语教师广泛开展葡语以及葡语文学教学,引进莫桑比克学者、匠人等进行中莫双方人才交流,甚至推出年度交换合作计划,不局限于文学、艺术领域,更多地可以是园林设计、土木工程、中医、绘画、音乐、舞蹈、烹饪、服装、手工等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要同时发挥孔子学院中方合作院校的作用,利用中方合作院校对非洲研究的优势,深入开展中莫民间文化、通俗文化、非洲殖民文化研究,并联合国内优秀媒体平台,设计开发出真正符合中莫文化交流的品牌内容。对于当地孔子学院而言,则可通过官方和民间力量,开通电视、电台、广播的影视化、娱乐化、教学化的媒体宣传平台,使之成为一套常态性节目。建立友好城市交流、友好学校交流,年度化开展规模较大的演出、美食节、乐器展、音乐会、讲座等活动。深刻理解“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和新时代大国外交政策,认真贯彻2018年中央深改组第二次会议中提出的推进孔子学院改革发展思路,通过当地孔子学院及中方合作院校的努力,争取中莫文化交流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加大中葡双语人才培养力度
首先,应尽量选派葡语专业的教师或志愿者前往莫桑比克孔子学院任教,以便和当地人能更顺利地沟通交流。在莫桑比克孔子学院的中方合作院校开设葡语专业,外方合作院校蒙德拉内大学可提供强大的葡语师资力量,这样既可以加强校际交流,促进学校国际化的战略发展,同时又可为莫桑比克孔子学院以及在莫其他中资机构输送更多的汉葡双语专业人才,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中莫两国文化交流。
其次,要加大本土化汉语师资的培养力度,编写适合莫桑比克当地的汉语教材。因为中国国内培养中葡双语人才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从长远来看,莫桑比克汉语教学还是要依靠本土化的汉语师资力量。只有这样,汉语才能在莫桑比克获得可持续发展,中莫文化交流才能不断走向深入。
(五)努力消除国际舆论负面影响
面对西方舆论和中莫政治文化差异的不利因素,中国应调整中莫外交政策,秉持共同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和开放发展等五大合作发展理念,维护中莫两国的共同利益。协助莫桑比克科学开发自然资源,优化农业发展模式,将粗放型经济体制转变为集约型经济体制。为其提供教育资金,创办教育机构,借助教育事业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要借助莫桑比克电视节目、广播、报纸等媒体做好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宣传与介绍工作,让中国形象深入莫桑比克民众,树立中国文明、和谐的良好形象,扩大中国在莫桑比克的影响力。[6]此外,在莫桑比克传播文化时还应注重创新,推崇科学、民主与法治,尊重莫桑比克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减少中莫政治文化的分歧,维护文化多样性,实现中莫文化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