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
2018-02-09余敏
余 敏
《秋天的怀念》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在母亲逝世后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讲述了自己双腿瘫痪后,几乎丧失了生活的勇气,是身患重病的母亲用体贴入微、深沉无私的爱,使自己明白了生命的意义,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鉴于学生年龄较小以及生活阅历少,我把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由浅入深的两步:感受深沉的母爱,体悟生命的真谛。
在教学中,我强调三个方面:在读中受感受、在说中体悟、在思中感悟。在读完第一遍课文之后,我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然后同学们根据自己在文章中的发现,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然后重点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于细微处感受细腻深沉的母爱。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找到重点字句进行有效分析。比如“扑”“抓”“忍”等动词,“央求”“喜出望外”“高兴”等神态描写,让学生反复品读,分析母亲心情变化的原因,从而感受到母亲爱得小心翼翼、深沉卑微、坚持,这份母爱更是一份责任和力量……学生最终在这些分析中明白母爱既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在这里,我还补充了几段课外资料《我与地坛》《我二十一岁那年》《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帮助学生理解。有了初步的理解,我让学生再来读文章,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情感。
最后一段话意蕴丰富。我让学生先读,看看能想到什么,学生说似乎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还能从绚丽多彩的菊花的描写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变化。的确第7段是文章的一个重点,作者的情感态度在此刻有了质的变化,他在母亲逝世多年后的,终于体悟到了母亲的用心良苦,明白了母亲未说完的话,也努力的按照母亲想要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并且在此处补充了作者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以此来证明作者在“好好儿活”。于是本课教学的第二个目标似乎也就达成。
回想自己这节课,纠结多,遗憾更多。这是一篇比较有难度的文章,由于担心初一学生的理解有限,如何设计问题、设计哪些问题,我的确是反复思考。课堂上为了帮助理解,我反复提问,并不断补充资料,学生看似从表面的理解到深层的感悟,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有条不紊,扎实有效。但是从情感的角度来讲,我虽然希望学生能置身其中深入理解,但我自己似乎离课堂很远置身事外,我个人的情感投入不够,似乎也影响了学生的代入感。而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我觉得过多的提问、学生过多的琐碎的零散的回答,减少了学生独自思考的时间,这对学生的理解还是有很大影响的。至少这堂课是会大打折扣的。我需要给学生的思维留下空间,课堂中要有“留白”。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还需改善:
一、教学目标还需要更加明确。教学目标不需要设定太多,一个就够了,这个目标是基于对学情的考虑、对课本单元的理解、甚至是统编教材特色的把握,每堂课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每一项小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设定,一堂课结束之后再来反思自己的这堂课是否达成了目标。平心而论我的教学目标过多、过大。如果这45分钟学生能理解体悟出深沉而伟大的母爱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第二个目标,不仅时间上不允许,就是对于13岁左右的学生们来说,理解上还是达不到的。我总是担心学生理解不到位不够深刻,所以补充了一系列的资料,这样就不知不觉中扩大了课堂的容量。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学会取舍,学会做减法。先有目标定位再来安排教学设计。
二、朗读还不够。在教学中虽然有多次朗读,但是都是齐读,齐读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而这篇文章最拨动人心弦、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刚好是朗读,最好是“裸读”,通过学生自己的读,去感受去体会作者的生命体验。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朗读时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其实,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所以,这节课如果再多些朗读,效果或许会更好。我想这样的方式学生可能会收获更多。
三、老师板书不到位,学生做笔记的习惯还有待加强。我之前考虑到课件上的资料已经齐全丰富,在黑板上就只板书了课文的标题以及几个最重要的词语,而学生也会因为我板书的过少而减少做笔记的次数。刚好初一的孩子正是养成好习惯的时期,如果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会帮助孩子做笔记,比如什么时候做笔记、如何捕获重要信息做笔记以及怎样做等等,这样看来老师的书写是很重要的,不仅是课堂内容的高度浓缩,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这一点。
反思这堂课,如果重构我觉得应该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应反复诵读,读通课文,理解词语,并补充与本文有关的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第二课时在朗读的同时重点进行品读感悟,学生最好在“裸读”中得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第三课时体会作品的现实意义以及进行仿写练习。也许这样来设计,这篇经典的文章才会显现出经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