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运用“陌生化”理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8-02-09孙秀丽
◆孙秀丽
(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
一、运用多种技巧,升级教学语言
作为语文教师,教学语言除了具备规范性、明晰性、教育性和启发性等特征之外,还要追求一定的艺术性、趣味性。但在长期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曰渐模式化,对学生的吸引力乏善可陈。“陌生化”理论主张强调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技巧,造成新鲜感受,强调事物的质感与艺术具体形式的出人意料。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刷新”和“升级”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的场域。
例如,在《虞美人》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对作者李煜的介绍无疑是一块“鸡肋”。学生食之无味,他们可以借助课下注释、参考书、互联网或道听途说,对李煜有先入为主的了解,如果老师加以补充,也可能仅仅只是一种文学史上的结论而已。然而,弃之可惜。如果不作讲解,对这首杰作的理解会造成巨大的障碍。
对此,我设计了以下方案:首先,呈现的就是“教科书版的作者”,将作者的个人信息直观呈现出来:李煜,别称南唐后主,李后主,词皇;籍贯:江苏徐州;职业:帝王词人。然后提出问题: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难道就是一个履历如此简单的人创造出来的吗?于是,结合李煜生平,向学生展示“文艺青年版”的作者介绍:无心争位的六皇子意外逆袭的幸运儿;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情深意重的痴情郎;仓皇辞庙的亡国君;思念故国的惆怅客;毒杀须命的违命侯;光芒万丈的大诗人;在这个环节,学生的听课兴趣明显被激活了。我进一步提升说:我们能否用更加文艺的方式来描述我们喜欢的诗人?我展示了一个“诗歌版”:
若生于布衣之家,你会是个多情儒雅的江南才子。
却偏偏在命运的巅峰,一夜之间又从繁华梦中跌落。
饱尝千万种的哀痛,在东风徐来的夜晚,
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你把自己的失眠,
编织进不朽的声韵和音符中那些文治武功的王朝,那些战争,和无情的嘲笑,都消散不见。
尘埃落定之后,如果还有月光朗照,
李煜,我们就会不断地,将你失败者的诗篇反复吟诵。
教学语言作为一种密集型文化信息的载体,与日常交际的语言理应有别。毫无疑问,正是通过文体再造和语言重组,打破常规,使人见之陌生,效果随之出现,学生的期待视野被超越。在获得了不同既往的审美感受与体验后,他们也诗兴勃发、跃跃欲试,积极地用形式不拘一格的文字来表达对李煜的态度。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质量
我将以《诗经·氓》的教学实践为例,来浅析“陌生化”对教学设计的重大意义。
我在教学设计中非常巧妙地发现并抓住了在诗中出现三次的重要意象“淇水”,作为构建课堂的钥匙。在诗中,“淇水”的出现和分布非常匀称,分别在文本的前、中、后,这是诗歌自身叙事的合理布局。我将其概括为“温柔河”“苦泪河”“启示河”,是机智的人文主义的做法。课程的最后一个坏节是“水的意象在文学中的体现”,既照应了整个设计的主题“汤汤淇水,悠悠我心”,让教学成为一个闭合的结构;又显得顺理成章,这条从华夏文学源头开始流淌的河水,流经了南朝风流、滋润了唐诗宋词,它不仅为爱情提供场景,还为其负责哲学化的升华。它从不干涸枯萎,至今,仍在那些蓬勃的心中波光潋滟。
教师还可以针对这场古代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抓住了一个“变”字来组织安排教学。我们知道,一首杰出的诗歌,会给我们留下数条进入其核心的通道,只有有心人、有缘人才能得其门而入。对“变”的解读,不应只是停留在现象层面,应该有一种超越了所指的升华。一“变”在人事,称谓暗示了情感;二“变”在景物,淇水流不尽,总是闺中情;三“变”在意象,花叶的盛衰荣枯,都是人间的恩怨情仇。那么,最后才能将“变”提纯出一滴哲思的光芒。
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对“套路”的突破,体现了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高超,也体现了一种诗意化的追求以及一种既能关照全局又能兼顾细节的知性之美,让原本诗意蓬勃的课文,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恢复了应有的生动面貌。
其实,语文教材中的很多篇章都能给学生美的感受。关键在于执教者能否慧眼识珠、匠心独运,使其在“陌生化”的设计中呈现出独特之美。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将语文课堂建设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地方,给学生营造一种有别于“套路重重”的有趣、有料、有味的空间,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倮堂学习活动中,投入到更深层次的审美活动当中去。
三、进行文本互释,激活学生思维
无论多么经典的文本,也只是孤立存在于语文课本中,难以全面地呈现某个特定时间段内作者思想的宽度和深度,也难以全面展现出相关事物的庐山全貌。学生阅读时,往往也就容易将理解停留在文字的表面,难以深入到文本内核中。学习这类课文时,需要借助“陌生化”理论的引领,有意识地引入该作者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或有意识地引入相关或相反的文本进行交叉阅读,创设出超越原文本的新问题,以此达成在文本互 释中使理解逐步深入的学习。
比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停留在单纯的文本赏析层面,抓住“风流”“周郎赤壁”“穿”“拍”“卷”等字词进行解读。这种做法,虽也能够将文本意义梳理清晰,却无法满足学生对苏轼其人更深层探究的学习欲望。有识见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该首词作的赏析后,将《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前后《赤壁赋》等文本材料一起引入课堂,让学生们比较分析相对陌生的新文本和课文间的思想情感的关联点,理清被贬黄州时期苏轼的情感发展变化线索,学生便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精神世界,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作。这时,再读该词,便会发现豪放只是表象,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更多是功业无成的入生感喟,是源自骨子里的生命悲叹。
如果仅仅呈现一首诗,不管讲解得多么充分详实,都只是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狭隘角度,既不能领略历史的斑驳,也无从欣赏人性的丰富。我相信,这种多种文本互相映证、补充、辩驳并带来“陌生感”的课堂,因为其自身的开放和自由争鸣的气息,一定会让新时代的学生大呼过瘾。
实践证明,“陌生化”原理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灵活、恰当、合理的使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观目前存在的或暮气沉沉或华而不实的课堂风气,既能重新激活一位语文教师的专业和情怀,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1]佘文森.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育发展研究,20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