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兴趣教学
2018-02-09王旭飞
◆王旭飞
(吉林省四平市第十五中学)
一、激发情感,享受体验的激情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以往我们的教学中也恰恰正是忽视了人的存在,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情感、体验、态度、喜怒程度、价值观……我们忽视的还有很多很多。而在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学生不再是完全静听、静观、静思的学习,而是在活动中,在亲历中体验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的才能得以提升,情感得以激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和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做到教学过程与人的开发性相统一。如教学“防患于未然”知识点时,我选取了感染力强的资料《小迪的故事》《一个死刑犯的绝笔》等,运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在听故事,说感受中自然联系到个人的思想实际,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自我教育。“真难想象,看上并不可怕的小错误,积累到最后,竟然使人走上了绝路。”“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很多,自己平时也有许多小毛病,还以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什么,总是姑息自己的错误,现在看来这是很危险的”……真可谓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小品表演《转变》,巧妙设疑,分析思考,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的热情,课堂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师生共进的局面:
生1:违法犯罪害人害己,知法守法利国利民。
生2:增强自制能力,向不良行为说“不”。
生3:克服不良习气,明辨是非,自觉守法。
生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错误也可以酿成大苦果,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最后,学生高声齐读我的寄语:“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教学达到了高潮。
通过创设情境,真情体验,引导学生在突破中认知,在活动中学会思考与合作,在反思中形成新的理念与行动方向,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开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征,要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回归真实的生活,让事实说话。有的放矢地突破课程和教材的局限,广泛引进社会的真实现象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验,拓宽教学资源,加强教学与社会,与生活的融合,使生活融入教学,教学走进生活。在此基础上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组织他们辩论,让他们在课堂上富于灵性地感情,乐之不倦的探索,充满省悟地创造,信心十足地收获,从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先给学生讲了大家熟知的中国老太太攒钱购房,美国老太太住房还贷的事,接着我以“贷款购房与攒钱购房,究竟哪种消费方式好”作为平台,要求学生分组辩论,我只是适时地加以点拨,引导大家形成共识:应该具体分析这两种购房的方式的优劣,不能一概而论。在当前经济条件下,贷款购房有利于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属于“适度的超前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并由此引申:现在银行推行的“借记卡”“借贷卡”等就是一种适度的超前消费的具体表现。这样,问题得到更深层次的演化,既拓宽了教学内容,把课本知识同社会实际融合起来,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听说能力,群体讨论技巧,答辩艺术等,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信心,意志力和参与的热情。
开放教学内容,创设真理辨析的课堂,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三、激发兴趣,营造融洽和谐的氛围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学习的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他们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思品课,不喜欢思品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思品”,怎么能学好“思品”呢?在教学中,为了能够释放学生的情感,唤醒孩子们的心灵,我总是全身心的投入教学之中,首先要保证教师的情感充沛,把自己从“教坛”上请下来,主动走近学生,与学生为善,以师之情激起生之情,引发学生兴趣,变枯燥无味的学习为兴致勃勃的探索。同时,也需要教师加强知识积累,使学生在幽默的学习中学到知识。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意味着师生关系向着师生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民主教学方面的发展。为此,我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意志和人格,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以广博的知识、完美的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和条件,努力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只有在师生合作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中,学生的身心才能和谐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1]屈海娜.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之我见[J].大观周刊,2011,(38)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