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模式”的案例探索

2018-02-09张钰欣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模式小学生语文

◆张钰欣

(重庆市酉阳县民族小学校)

“小组合作模式”较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更具吸引性,但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过笔者对部分小学校“小组合作模式”教学实践探究之后发现,这一新兴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大大增强了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以教学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希望这种探索能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一、关于“小组合作模式”的基本概述

1.“小组合作模式”的基本定义

“小组合作模式”,是指教学老师按照班级学生的人数和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不同。根据实际教学目标将其搭配成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具体的小组划分依据是学生人数,学生基础和能力等重要因素,而最为关键的还是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目标不仅意味着小组划分形式不同,在规则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比如,在语文阅读课上,为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就应该将朗读能力较强和较差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与此同时,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小组学生既可以进行自由探讨,又能实现思维意识上的碰撞,进而也更利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2.“小组合作模式”的重要意义

“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运用,所产生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它颠覆了一直以来“老师一直讲学生一直听”的传统模式。从授课者的角度来看,“小组合作”模式能更好的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思维发散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观点碰撞之后授课老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升华,使得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点和教学重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最终达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让老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角”而是一名“参与者”,学生才是真正的“表演者”。从另外一种角度看,这种教学模式既符合新课标的主旨,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师也不再会为学生在课堂上频频抢答问题和维持课堂秩序而伤神,减少体力劳动。对于学生而言“小组合作模式”让他们提高了遇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之外,还能激发学生热爱学习语文这门母语课程的激情。最终学生会进入一个热爱语文、认真思考、善于表达沟通的良性循环发展快车道。

二、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模式”的案例探索

1.课前引导小学生完成“小组合作模式”(课前“小组合作模式”激发小学生的预习积极性)。通过预习,他们能够对文章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了解,这不仅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也便于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课堂效率。但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至关重要差,教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小组合作模式”能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以《落花生》这篇文章为例,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一个小组合作任务,如A组学生主要对课文内容,作者情感,写作顺序等加以总结;B组学生则负责查阅和收集有关花生生长特点和用途的资料;C组学生每人选择一种干果并描述此种干果的特点等。课堂上教师再引导小组组长将各组所探讨的内容加以整理并由代表成员作观点总结。

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让课文预习变得更加有趣生动,同时也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课中激发小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模式”积极性(课中“小组合作模式”激发小学生参与积极性)。课前引导小学生完成“小组合作模式”十分重要,在课堂之中有意识地加强小学生对于“小组合作模式”的认识同样如此。

以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为例,由于文章讲述的是一个三国历史故事,情节复杂人物相对较多,学习课时较长导致学习积极性减弱教学质量下降。教师通过“小组合作模式”激发学生提高积极性开动大脑发散思维。老师提前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哪个小组给出的答案最多就可得到相应的奖励。答案最少的小组课后表演一个小节目等。在条件激励下,小组学生给出的答案不仅多样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如“他知道三天后有大雾”“能够顺利乘船返回东吴”,由于小组合作具有利益一致性,为了获得共同的奖励,才会促进小组成员对某一问题深入探讨,最终促进了学生深层次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成就了一堂生动有趣高质量的教学课。3.课后提高小学生课外拓展实践能力(课后“小组合作模式”提升小学生课外拓展能力)。语文是一门知识学科更是一门社会学科。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尤为紧密,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课外知识的涉猎。教师开展“小组合作模式”活动时一定要加强学生的课外拓展实践。

比如,教学完《将相和》这篇文章之后,学生对于廉颇、蔺相如这两个人物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为了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加强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教师就可以趁机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合作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演绎文章中所出现的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组学生可以对剧本和台词进行改编。教师通过观看小组学生的演出,既了解同学对于课文内容的学习情况又可以检验课下拓展实践活动的成果。

三、结语

“小组合作模式”既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相比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其优越性有目共睹,此模式的运用提升了学生遇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激发了学生热爱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开展。虽然“小组合作模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师生之间共同努力探索,对其加以有效利用,同样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模式小学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组合作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我是小学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