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医药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初探

2018-02-09张红珍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师风培养目标医务人员

◆张红珍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

中医药院校是以培养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医务人员为目标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医药院校教师所自身所具备的师德师风将直接的对培养目标能否达成产生影响。从这一点来说,为了保证中医药院校学生能更好的符合社会上对于医务人员的需求,我们必须对新时期中医药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方案进行探究。

一、坚定教师信念,忠诚于中医药教育

忠诚于中医药教育是我们在师德师风教育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后续工作的展开效果才能得到保证。针对现状来说,中医药院校中仍存在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事业心、责任感较低,甚至将教师这一职业当做暂时的跳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这一类教师本身就对教学工作没有兴趣,教学过程的开展也大多以敷衍了事、完成任务为主,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热情,学习效果自然也难以保证。

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首先要加强对于中医药教育重要性的宣传。我们可以定期的通过相关主题研讨会的展开来加强中医药院校教师对于自己所在岗位的认识,鼓励教师在岗位上能够做到积极进取、无私奉献,力求尽职尽责的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其次,我们应加强对于中医药院校教师的监督力度。在监督过程中如果发现教师长期的存在敷衍了事、走形式的状况时,学校就可以视情况对这部分教师进行处罚,督促教师重新树立起坚定的信念。

二、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

针对教师现状来说,大部分的中医药院校教师都是从相关院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这一岗位工作的,这样的状况也就导致了这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可能因为自身教学经验的缺乏和医务工作经验的缺乏而影响教学效果。对于这样的状况,我们必须针对终身学习的意识对教师进行培养,保证中医药院校教师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身的各项技能。

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展开工作:首先,我们应大力推进教学反思活动在中医药院校内部的开展。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教师将能更好的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反思,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能辅助经验较少的教师尽快的熟悉医学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竞赛的形式来辅助教师有效的将学校中学习到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这一活动举办,教师之间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教师自身的教学热情将能得到极大程度的激发,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学生也能更好地吸收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三、辅助教师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研究

我们对中医药院校教师师风师德进行讨论的最终目标仍是通过教师师风师德的提升来保证实际的教学质量。对现阶段状况来说,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将会随着社会需求不断的发生变化,而部分教师由于不能将工作的重心集中在教学上,导致这部分教师不能及时的对这些变化进行研究,课堂内容仍旧是千篇一律的。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之下,我们很难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满足社会对专业医务人员的要求。

对于这样的问题,首先,中医药院校教师要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深入研究,熟悉掌握本专业对学生的在技能和理论上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则要结合这些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量化,以此来保证教学与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其次,对于具体的课程来说,教师仍应结合各个专业的特性来展开教学。例如,对于解剖学的教学来说,针推专业与护理专业所使用的教材是一致的,但教学的侧重点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在了解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确定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针对性。

四、结合医务工作特性对教师的“特别素质”进行培养

医务工作是一项神圣而又严肃的工作,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上对学生展开培训之外还应将职业道德的培养重视起来。对于这一点来说,中医药院校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这些素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面的影响,而不是以课堂的形式简单地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必须对人类的生命有正确的认识。结合我国医疗行业的特点来说,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病患数量是非常大的,而如果医务人员对人类的生命没有正确的认识,反而被个人好恶或亲疏远近影响,那么这些人员的工作效果自然也难以保证。

2.中医药院校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在对病患进行诊疗的过程中,一旦医务人员出现粗心大意或其他不敬业的情况时,病患的生命财产安全就很有可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医学院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忠于职业使命、严格遵守职业操守。

五、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

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之下,我国医患之间的关系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激化趋势,除了医疗资源紧张之外,医务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是导致医患之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现状来说,大部分中医药院校在培养目标中都没有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明确的要求,对于本文所讨论的内容来说,教师应率先从自身做起为学生做好表率,进而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提升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通过以下几点来达到这样的目标:

1.在学校内部加强医德教育。古往今来,我国有许许多多的名医名家为医学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在校内张贴这些人物的事迹来辅助教师和学生同时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在教师之间对这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进行讨论,通过这一类活动的举办,教师自身将能更好的认识到忠于职守、刻苦钻研、谨慎负责等素质的重要性,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也能更好的将这些精神传达出去。

2.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规范教师行为。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对教师的行为也会不自觉的去模仿。以解剖相关课程的教学为例,如果教师做不到对标本的尊重和爱护,那么学生自然也难以做到这样的要求。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必须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来规范教师的行为,避免教师自身素养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通过忠于中医药教育事业、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深入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特别素质”、鼓励教师以身作则等五点内容对中医药院校教师师风师德建设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论述。总的来说,教师自身所具备的师风师德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于医学教育者来说,这些教师的素养还将影响到学生在职业道德上的表现。因此,我们必须将教师师风师德建设工作当作常态化工作来展开。

猜你喜欢

师风培养目标医务人员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雅行教育 立德立行——泉州市丰泽区第五实验小学师风建设简介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新时期独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探究
浅谈高校师风师德建设的践行及问题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