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微写作”探究小记
2018-02-09◆张云
◆张 云
(青岛延安二路小学)
小学语文课本中含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情感的丰富性、语言的生动性、选材的典范性,足以用来作为范例指导学生写作。从文本的细微之处挖掘切入点,以微小的写作方式,以随堂化、经常化、难度低的优势,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文学鉴赏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徼时代”语文教学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一、微化目标:见微知著
“微写作”之“微”,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微化,那就要找准训练点,给每篇课文确定有效的微观目标。微观目标的确立需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1.着眼于学生需求。“微写作”着眼学生需求,以解决学生写作实际困难为目标,而不求面面俱到地传授写作知识。每次微写作选一个训练重点,习作评讲也依次展开,至于那些基础性目标,只作为常规性要求提出即可,不列入评讲目标中去,否则,会淹没训练重点,也显得浮光掠影。
2.着眼于读写结合。崔峦说:“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阅读、写作能力相互迁移、促进的有效途径,基于阅读的习作,实现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双轨并行,交相辉映。
3.着眼于单元习作。一篇课文可设计微习作的训练点很多,但恰当地选取和设计训练点,让训练有实效,我们要关注单元习作。根据单元习作的要求,将表达方法训练点分解在每一篇课文中,进行单项训练,待习作之时只需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即可将之前课堂练笔连缀成文,水到渠成,避免盲目随意,华而不实。
苏教版六上语文第二单元是作家笔下的“人间真情”,根据每篇课文内容特点,我各找一个训练点,有步骤有次序地进行随堂微习作。《最后的姿势》一课,有四处环境及场景描写,对于渲染谭千秋老师出场的情境、推动情节进展和升华人物精神品质重要作用,本课我设计的随堂微习作目标是:引导学生回忆特定环境及场景下与父母间发生的事情,并将特定环境及场景描写下来。《爱之链》一课,乔依为老妇人修车的动作描写甚是细致,凸显了其无私助人的品格,本课我设计的随堂微习作目标是:细致描写父母做一件事情时的动作,表现爱的主题。一个单元下来,到写习作二“感恩父母”作文时,我将习作目标定为“环境、动作和语言描写有机结合”,学生们自然思路清晰,写起来轻车熟路。
二、微化内容:披沙拣金
“微写作”应该是有态度、有广度、有深度的思维训练。仅有40分钟的阅读课堂,不允许贪多求全,浅尝辄止,这就要求我们披沙拣金,精选“微写作”训练点,在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有效练笔。如何寻找“微写作”训练点呢?
1.微仿写。“微仿写”,旨在于引导学生深入赏析文本,学习作者精妙的表达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教材中有许多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名家名篇,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美段,富有特色的标点,都值得学生细致品味和仿写训练。
当然,“微写作”内容设计要巧妙,围绕着“情感”和“形式”,设计“微写作”话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家对话、与生命对话、与文化对话、与自我对话。
2.微拓写。“微写作”不能仅停留在浅层次的仿写续写层面,还需要“微拓写”,在深度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再探文本,进行合理想象和拓展,对文本进行二次加工和创作,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和表达力。
《麋鹿》一文中,作者运用第三人称,将麋鹿颠沛流离的传奇经历写得生动具体。为了让学生深切感受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便设计了这样的“微拓写”:运用第一人称,合理想象,站在麋鹿角度,写写自己的传奇经历。学生们将感情融入文中,表达出麋鹿被贩卖和伤害过程中的痛苦和在大丰保护区的自由快乐。这是一次基于文本而又充满想象和创造的微写作活动,但是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饱满,进一步凸显了“珍爱野生动物”的思想,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3.微创作。写作的终极目标,是抒发对生活、生命的独特体验。因此,依托文本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微创作”,拓宽写作样式,移植技能技巧,为扩展学生思想认识、提升写作内涵服务。苏教版十一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五课是经典剧本《负荆请罪》,第六课是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最后的姿势》,我设计了这样的“微创作”:运用《负荆请罪》中的剧本知识,将《最后的姿势》中令你感动的一个场景,进行小剧本创作。一个个细致的神态刻画,一处处感人的语言描写,不仅逆向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正向提升了学生分析鉴赏的水准,提高了学生写作的思想高度。
三、微化过程:“细”而不“戏”
“微写作”,是生发于阅读活动的微型写作训练,它微小若花瓣,却承载着作文教学的
花语芬芳。因为有文本范例可供模仿,它便有着很强的方向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更容易取得阅读和写作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做细”是必须的,“做戏”是坚决要杜绝的。
1.微时间。“微时间”概念,最早是电影行业提出的,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创作出优秀的微电影。“微写作”面对的挑战也是如此,要求我们在短时间内指导学生写出优秀的小片段。
一篇课文我们一般进行两个课时,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增加“微写作”环节,要在短短十几分钟内要完成指导、写作、交流是不易的。我曾尝试把“微写作”作为家庭作业布置,收上来的作业远远不及设想,有些学生从“百度作业帮”中摘抄一段,有的学生摒弃范例胡编几句了事,使“微写作”流于形式,成为一次“做戏”。于是,我删繁就简,将阅读和写作更为紧密结合,以阅读为指导,以写作为实践,让课文这个“例子”释放出足够的能量,促使学生当堂一气呵成,再加上相互交流和欣赏,使得原本枯燥艰苦的写作变为有益有趣的思维活动。
2.微指导。“微习作”时间再短,也不能仅让学生照例文模仿和拓写,必须有个微小指导的环节。
如《我们爱你啊,中国》的课后恰巧有个仿写“我们爱你——”的作业,在品读中学生已感悟到作者从“壮丽山河”“丰富物产”“多样民族”“悠久历史、伟大成就”“高尚民族品格”五方面具体表现了“我们爱你中国”的主题。仿写之前,我进行了这样的“微指导”:除了这五方面,我们还能从哪些方面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也可以把这五方面进一步具体化。学生思路如泉,对我国在建筑、艺术、民族英雄、航空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如数家珍,因此就有了“我们爱你——苏州园林的独具匠心,乐山大佛的栩栩如生,大渡河、金沙江的奔腾咆哮,祁连山、兴安岭的连绵不断”“我们爱你——四大发明的博大精深,四大名著的耐人寻味,数学医学、建筑水利的源远流长,航空科技的一飞冲天”等优秀片段。
3.微展示。当然,有些学生觉得十几分钟的“微写作”依然艰苦,为了使他们保持写作热情,我将“微展示”作为评价手段。
每次“微写作”后,我都将优秀的作品展示在班级微信群里,与家长们一起赏析,那滔滔不止的赞扬和真诚善意的点评,激起学生写作的万丈豪情。每学期中段我们评选“最佳微作品”,学期末评选“最佳微写手”,给予文具、书籍等相应的小奖品。这一系列展示活动,成为调味剂,给“微写作”增添了活泼和快乐的味道,让学生觉得写作亦可变为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虽然“微写作”字数甚微,但它着眼于课内阅读和写作,它更扎根于广泛的课外阅读和社会生活的沃土中,以文化为根,思维为干,文字为瓣,经历汗水浇灌、心血滋养,最终必会盛开一树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