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幸福感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探析
2018-02-09赵书栋陈玉华李炳全
赵书栋,陈玉华,李炳全
(肇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党中央十分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和职业能力标准等内容,强调了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十几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但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和职业幸福感缺失等问题成为制约其职业发展的瓶颈。从职业幸福感视域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探索发挥其职业潜能的内生动力,有助于实现其职业价值。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状况分析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肩负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任,是引领学生成长、维护校园稳定的中坚力量。据调查结果显示,高校辅导员在其职业发展的进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现实性问题。
(一)多重角色冲突,缺乏职业认同
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学生管理第一线,肩负着教育、服务和管理等多重角色,常被冠以“消防员”“后勤大妈”“保姆”等身份。因工作边界不清晰,他们既要负责学生事务管理,也要从事各类行政性工作和服务于学生的后勤工作,凡是与学生相关的工作都要参与或负责。由于在事务性、行政性、服务性等方面均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角色转换频繁,容易产生角色混淆和角色冲突,因此高校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综合满意度并不高[1]。许多专职辅导员除了“专职”身份外,还兼任班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工作繁杂琐碎。此外,一部分辅导员已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家庭事务和子女教育等现实性问题使其更加难以兼顾彼此,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加班更是常态。遇到突发性事件,高校辅导员要立即赶到现场;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他们要马上进行危机干预;学生出现违纪行为,他们也要及时进行问题处置或思想教育等,当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时代特征性,使高校辅导员工作较少花费精力对大学生成长的规律进行科学把握,难以走出事务性工作的束缚,工作的长期性和繁重性使他们疲于应付,无法摆脱“专职”而实现“专业”。
一些高校辅导员缺乏工作经验,不能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已有的成熟经验和理论,难以把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缺乏工作创新。在辅导员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上,精神激励难以发挥职业价值引领的作用,高校辅导员精神性需求难以满足。在繁杂的工作中难免会产生职业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对其职业发展出现迷茫、焦虑等心理,对职业发展的心理期待下降,工作激情削弱。在这种状态下,高校辅导员难以对自身职业产生高度的认同感,更不能有效地体验到所从事职业的幸福感和价值感。
(二)职业发展动力不足,职业价值难以实现
一些高校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缺乏认识,很多时候依靠经验开展,较少学会总结提升,在千头万绪的忙碌中如遇到突如其来的压力和困难,加上没有心理预期,难以自我调节和适应。当前来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高校辅导员并不多,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养难以适应职业的纵深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素养不扎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尚未系统学习,对大学生开展调查研究较少,在工作实践中不能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理论的高度解决现实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专业归属不清晰,职业培训碎片化,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进程。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辅导员接受培训的机会并不多,参与省级、国家级的培训更是有限。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壮大,受时间、区域性等多因素的限制,高校辅导员参与各类专题培训的比例并不高,培训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比较滞后、被动职业化现象比较严重[2]。
一些高校由于岗位晋升竞争激烈,辅导员在职务、职称晋升,工作评价考核上简单参照其他专职教师的考核评定方式,晋升难度加大。部分高校在辅导员管理中将其统一划归为“行政管理岗”,或将其与普通教师一样列入“专业技术”类别,使得“双重管理”“双线晋升”成为空谈[3]。有些高校对辅导员“差别对待”,使得一些教师和管理干部对辅导员持有“专业上不去才来干辅导员工作”“辅导员人人都能干”等偏颇的看法,使得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难以得到拓展。对于已经具备工作经验的辅导员,因“工作待遇不高”“发展空间有限”等顾虑,出于无奈或谋生的考虑,会继续留任于辅导员岗位,但工作热情降低,甚至伺机等待职务晋升或转岗。还有一些辅导员在获评荣誉或职称后,就沾沾自喜,自认为“职业能力提升了”“待遇问题解决了”,进取的动力消退。高校辅导员对职业化发展这条道路能否继续走下去心存犹豫,处于观望状态,是对职业化发展缺乏信心的表现。这种心态也促使他们不愿从自我成长出发,不愿加强专业学习,也使其职业倦怠心理明显,职业发展动力不足,职业价值也难以实现。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审视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时代内涵
《辞海》对幸福的解释是:欲望得到满足时的心理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满足和感受到了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和内在的心理活动过程,伴随有自我需要满足,自我情感表达等。它既是对外在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情感认知,又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价值判断。在国内学者对职业幸福感的研究中,詹雪芳认为职业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在职业经历中的满意度、快乐感和价值感的综合评价,包括工作情感体验和认知评价[4]。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是辅导员根据自定的评价标准,对自身工作的一种持久的、稳定的、积极的幸福体验[5]。幸福是一种伴随着力量增长的体验过程,更侧重于精神层面的体悟。李炳全认为即便物质上再富有,倘若缺乏精神,也不会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幸福更多取决于人的认知、体验、心态或生活态度[6]。高校辅导员是广大青年大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践行者、传递者,理应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丰富的精神境界。如果高校辅导员仅用物质价值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事业的追求,意味着他也难以在其职业发展中有所作为,也难以成为精神富有的人。
马克思指出,人的最大幸福是自由全面发展,劳动是是体现自身价值的象征。具有幸福感的辅导员一定会对工作产生一种良好的内心感受,形成积极的心态,并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校辅导员承担着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职责,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其职业价值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实践工作之中,体现在“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之中,这正是其职业价值和的体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的本质是其职业价值的实现,而其职业发展是实现其职业价值和获得职业幸福感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长,和学生打成一片,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容易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也容易得到学生的情谊、尊重和崇敬。其职业幸福感的获得是建立在对本职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和职业的发展过程之中,他们也因学生的成长获得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满足感。辅导员是高校立德树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的认知、情感和意志都会在工作实践中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决定了他们对职业的认同状况、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和职业发展动力。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价值审视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主战场,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因工作多重角色冲突,其思想政治教育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对民生之本的就业问题比较关心,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树立十分期待,而大多数辅导员付出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工作——事务管理,与大学生的期待值不一致[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8]。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价值不仅要体现在切实解决学生群体阶段性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上,还体现在要对涉及学生长远发展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因素上[9]。高校辅导员最基本最核心的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是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粮食。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借助于有效的实践载体和平台,离不开高校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更应该融入到高校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这需要高校辅导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地积极地对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进行探索和研究,创新工作方法,有效引领大学生的思想。
高校辅导员专业来源多样化,一些辅导员在职业素养和专业研究从“零”开始,缺乏专业成长自信。从现实状况来看,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偏低、职业倦怠明显和职业幸福感缺乏等问题,影响着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弱化了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和职业期待,也严重阻碍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多重角色的随意性、岗位职责的无边界性、日常事物的突发性与多数辅导员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10]。高校辅导员具有多重社会属性,有着对精神、爱与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伟大的理想,产生伟大的动力”,高校辅导员的价值在于对学生、社会的贡献,以学生发展为己任,做社会所需要,对社会有价值的人。高校辅导员对精神层面的需要更为迫切,这一层次的需要也将影响着他们能否将这一职业作为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去追求,也决定着他们能否冲破各种阻力,淡化物质利益,努力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职业价值和信仰。个体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发挥并产生行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也将为其实现职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从职业幸福感的视域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从职业幸福感视域
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
(一)强化职业认同,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动机
奥尔德弗的人本主义需求理论认为,个体的幸福感来源于需求的满足,如果个体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幸福。高校辅导员也希望赢得理解,得到支持和尊重。高校可以通过给予辅导员实施“人本化”管理、重视人文关怀,关注其职业成长,发挥其优势特长等,使高校辅导员在赢得尊重、理解和支持的过程中积极进取,有效开展各项工作。搭建多维沟通平台,构建“以情动人”的支持系统,切实关心辅导员的现实需求,为他们构建和谐、友善的工作环境和氛围。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使他们在繁琐事务的工作中忙而不乱,忙而有序。即便身体疲惫,但获得了较多渠道的精神支撑,有同行的理解和帮助,有领导的肯定和鼓励,有学生的尊重和支持,高校辅导员也会获得对职业的积极认同,并有强大的内在动力支撑着自己深入开展好各项学生工作。
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一种文化存在,实践对自身的存在更有效和更适宜是人类最根本的实践目的,人的存在包括人的生存、优化或发展[11],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塑造了人们的心态或生活态度。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文化是其长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人文精神,积极向上的职业文化能够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也能够培养辅导员的敬业品质、思想情操和专业能力[3]。通过“平等、开放”的交流方式,改变“一言堂”模式,使高校辅导员在相互支持和尊重的文化氛围中树立职业信仰,体会到职业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乐于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动机。以励志沙龙为例,通过体验式的活动,使他们相互鼓励支持,克服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增强职业认同,并能更好地悦纳自我,以积极的心态开展各项工作;又譬如通过专题培训拓展、辅导员专题活动研讨等形式,增强同行之间的互动交流,这个过程不单单是专业知识的分享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了同行之间的情感联盟。在上下级之间沟通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我向领导诉诉苦”等形式,加强学工领导对辅导员的充分了解,切实关注到每一位辅导员面对的现实问题,尊重每一位辅导员情感和个性,并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这种人为的“职业文化”能够很好地让辅导员也找到不良情绪的发泄渠道,感受到学校和领导对他们的关心,使其产生“家”的情怀,最终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
(二)树立职业自信,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
高校可以把具有相同兴趣或发展方向的辅导员组织起来,成立工作室,基于项目运作的方式展开协作,提升辅导员的主体自觉性,共同构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发展平台,大家通过沟通与交流,赢得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能够把工作职责履行、个人价值实现与辅导员群体价值追求有机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职业归属感。另外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各种机会和渠道拓宽视野,客观认识和评价职业价值。通过实践指导和培训引导,促进辅导员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结合个人兴趣和某一领域的特长,实现专业化发展。譬如设立辅导员专项课题基金和辅导员培训基金,鼓励辅导员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相关的课题研究,选拔优秀辅导员到国内知名高校进行交流学习等[12]。
针对高校辅导员学科专业的多样化,对他们的专业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其充分利好已有的学科知识,开展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各种培训,引入导师帮扶制度,学校可以为不同层次、不同兴趣方向的辅导员配备有经验、有理论深度的导师,使辅导员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升职业自信,并自觉、自愿留在辅导员岗位,摒弃把辅导员岗位作为一个“职业跳板”的念头,消除“干几年就走人”的迷茫心态,真正形成把辅导员岗位作为终生追求的事业干下去的决心。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优势,搭建高校辅导员网络沟通学习平台,让高校辅导员在“忙里偷闲”中随时随地的交流。高校辅导员都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通过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做到“学马”“懂马”“信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自身所学专业的优势互补。发展平台扩大了,自身的职业信心提升了,才能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实现职业素养全面发展。
(三)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高校辅导员职业价值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促进职工在工作中感到满意或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有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升职工的满意度,要用“激励因素”去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升职工的满意度[13]。高校一方面要完善辅导员流动晋升机制,鼓励辅导员深造学习,实现辅导员的阶梯式发展,切实落实好“双线晋升”政策,加强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一些优惠政策适当向辅导员队伍倾斜,要充分体现对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律和辅导员个体存在价值的尊重,有利于增强辅导员的工作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利于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
同时,高校要强化对辅导员的精神激励,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职业自信心,提高其职业素养,激励他们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奉献与收获中体验快乐。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时代英雄的“面对面”交流,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考察等体验式活动,使高校辅导员把个人发展与职业价值统一起来,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文化建设,形成团结一致、合作共赢的格局,促使他们全身心地发挥个人潜能和实现职业价值。高校可以对表现优异的辅导员事迹进行深入挖掘,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对表现优异者进行公开嘉奖,使辅导员群体树立“干得好就会得到尊重和肯定”的意识,以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鞭策自己,不断成就自我。宣传表彰一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优秀辅导员,这不仅仅是高校辅导员获得个人荣誉和职业认同,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够在职业发展中获取自信,促进其产生职业发展动力,最终实现职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