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回归原点

2018-02-09薛和平

中学语文 2018年1期
关键词:原点作文生活

薛和平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篇优秀的文章,其前提条件是作者要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教导学生写出好的文章,首要的条件就是要帮助学生回到原点,回到作文最简单、最原始的出发点,有感而发、真情表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原点作文强调不忘作文的初心,就是不忘教育的初心。

一、功利追求使作文教学背离原点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有的学生会刻意追求一些套路性的写作方式来获取更高的分数;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也会不断提示学生用不同的写作方式,抑或花里胡哨的文章形式来博取阅卷老师的认可。这些做法都使得学生偏离了作文原点,导致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即面上一套、背后一套;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功利思想;导致学生难以体会到作文的真谛。

功利性驱使下的应试作文训练,不仅浇灭了学生创新的火苗,还把他们的思想禁锢到了功利层面,有的甚至为了追求分数而丧失道德底线。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一种健康的、纯真的、充满智慧与诗意的生活。只有把教育当作是一种生活,教育才能回归它“自然”的本位。否则,可能会出现“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忘却了人的生活,忘却了自主地思考并规划人生,忘却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儿童在生活意义失落的教育中痛苦地呻吟着,挣扎着,过着一种没有激情的生活,没有童谣的生活,没有喜怒哀乐的生活”这些现象。原点作文教学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倡回归到教育的本质,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之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真实想法,理解生活的真谛。所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作文教学的原点。

二、原点作文教学的育人原点

原点作文试图还原作文本来的样子,原点作文教学试图恢复作文的初衷和本意。作文就是做人,做人的原点就是作文的原点。作文是一种自我建构,自我“记录”,写作文就是写自己的“历史”,所以必须负责任,讲真话,写真事,做真人。理解作文的原点,就是要理解为什么写作;只有明白了作文的原点,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原点作文教学的价值。

从写作追求来看,作文的原点是写作的出发点,即求真、向善、尚美。以漫画作文为例,两盆不同的花,一盆沐浴阳光、迎风招展,另一盆在温室中、笑嘻嘻地成长。从图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前者显得更为强劲,后者显得更为文弱。学生需要从漫画中体悟到人生的基本道理,那就是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少年是花朵,需要保护,但更需要磨练。只有读出了这样的人生哲理,才算是找到这篇作文的原点。原点作文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找到这样的原点,回到这样的原点,这样才会在学生的心中种下善的果子,释放正能量,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从生活写实来看,作文的原点是回归生活的情感。情感和思想都要真实,不能为了写作而写作。要着眼于当下的实际生活,把情感、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也许思想并不深邃,但只要以小见大,能够体现生活感悟就可以了。

真是原点作文教学的价值根基。俗话说,如果你撒了一个谎,那你需要撒一百个谎来圆第一个谎。所以说,虚假的成本很高、风险很大。表达的真实的想法、经过独立思考得到的认识,就没有那么多烦恼,即便一开始不为人接受,但因为真实,也会产生诸多共鸣,进而被认同。原点作文教学就是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自我。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回到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回归动态更新的生活世界、回到未来的生活世界、回到学生内心的生活世界。善是原点作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善并不仅仅是善良,也包含完好、美好的意思。原点作文宣扬人的善良本性,宣介正能量的社会风气。美是原点作文教学的高境界。文章表现的意境要有美感,文章的表述也要体现美学特点。行文流畅,语言优美是必须的。

三、原点作文教学的实施路径

学生作文不同于作家创作,也不同于作文竞赛,它是一种训练,是一种教育过程,其目的是培养适应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基本的写作能力。

1.找到作文的自信

平时,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说,我适合写散文,不适合写议论文;我适合写命题作文,不适合写材料作文,这些都表明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作文优势。学生谈及自己适应某类作文时,表明这种作文练习得多,得到肯定的也多,难抑自豪之情。其他作文之所以写不好,重点在于不自信,没有找到自己的自信点。找到这种自信点就找到了作文教学的起点。原点作文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熟悉的切入点,找到自信的起点。其实,作文虽然题材不同,要求不同,但是作文的情感体验、生活感悟等人生哲理都是相似的,没有本质的区别,关键在于能否因人因事发掘出其中的内涵。实际教学必须注重三个方面:一是从不同学生的个性出发,帮助其找到最自信的一类作文题材,并进行深入的训练,找到自己写作的发力点和感染点;二是将学生已经形成的作文优势继续扩大,鼓励其在现有的优势下逐步拓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文体,以寻找新的自信点;三是帮助学生梳理自己作文的题材,针对每一个特点,找出其中的亮点,让学生回忆创作的亮点形成过程,建立自己的思考优势。通过上述努力,就能实现从“奉命”写作的被作文状态向兴趣和爱好驱使的真作文状态的转变。

2.讲好自己的故事

“每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个传奇的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每个学生都有资本讲好自己的故事。因此作文训练要回归简单,从最基本的叙述开始。从内容讲,学生的资源集中在三个方面:个人的、家庭的、学校的。用好、用足这三方面的资源足够讲好自己的故事。叙述能力是指把发生的事情用文字准确记录和叙述的能力。叙述能力培养的基础,要求有一定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量,高中学生叙述能力的训练可以从阅读入手:从词语的选择和训练入手,指导学生巩固和积累词语;从文章的结构分析入手,指导学生谋篇布局;从人物和事件的具体分析入手,指导学生审题立意;从分析写作特点入手,指导学生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来体现自己的意图。

大部分学生都内蕴着写好记叙文的能力,他们有独特的青少年视角,有敏感的青春情思,自然地、恰当地落实到文字,就会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就可能脱颖而出。这种训练方法追求每一个学生不处于教育劣势,使所有学生都有同样的机会发挥和完善自己的才能。对不同学生产生不同的效果,使学生按各自的特点有所发展。

原点作文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来提升学生的能力:第一,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晰,在此基础上,凭借广阔的知识面才能够进行多层面的分析,提升分析能力。就整篇作文而言,可以用“加”法来升格。第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选择具有发散性特点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将自己的感想叙述出来,要求学生阐明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切入点;然后选择部分学生的叙述情况进行点评。老师通过对学生思维方式的修正,帮助学生达到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反复练习,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叙述能力和分析能力,夯实写作的基础。

3.练好思维体操

原点作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把事情叙述清楚,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思维的起点和思维的质量都得从分析能力的培养开始。分析能力是指通过比较找出事物间的联系,尤其是相互之间存在的哲理性关系。议论免不了分析,分析就是分解和剖析事物的内部构造和内部矛盾、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并从总体上作出自己的判断。分析二字的造字方法也暗示了其内涵。“分”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它的本义是一分为二。一分为二原为中国古语,指事物内部的可分性、矛盾性。从哲学上讲,一分为二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全面看待人或事物,既要看到积极方面,又要看到消极方面。一分为二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也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析”从木、从斤;用斧子劈开木头;它的本义是劈、劈木头。劈木头按照木头的纹理就会事半功倍。这个“纹理”就是规律,分析就是要揭示规律。所以“分”是方法,“析”是目的。议论要深刻,得用“减”法。

优质的分析能力,首先要养成两种意识:一是问题意识,创新的原点是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原点作文强调问题意识,就是寻求最佳切入点,把自己的独立思考真实地表达出来。思考“问题”的价值所在,思考如何表达真理。二是读者意识,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文章写给谁看,想达到什么目的,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更妥帖。优质的分析能力,要养成严密的习惯。

其次,要突出写作过程的研究,写作的内部研究,即研究如何实现从思维到表达的转换。真正解决学生“心里有手上写不出”的问题,必须研究思维活动转变语言表达的心理过程,这就是写作过程中的“转译”机制。然后才是用合适的、优美的文字,把自己对作文原点的理解展现出来。这些既需要日常的积累,需要让学生在反复地练习过程中提升自己,把大量的体力型练习升级为脑力型的思考优势和经验优势。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一个点的思考触类旁通,实现辐射的效果;也需要在一个点深入思考,挖掘问题根据,打破砂锅问到底,把一个点发展成一个系列。

4.个性表达和创意表达

个性人人皆有,只是有时候被自己有意无意地屏蔽了。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提升学生的个性表达和创意表达的能力,是提升其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原点作文教学反对那些为了花样而刻意模仿、缺少真情实感的无病呻吟之类的、以简单博取高分目的的不实文章,倡导个性化表达和创意表达,积极探索写作的个性视角、语言的个性特征和谋篇布局的个性风格的培养途径。原点作文要求学生用尽可能优美的文字和更富个性的文体,更为理性地阐述自己的真实思想。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诗歌、散文诗等不能简单、粗暴的予以批评,而是鼓励学生以自己的风格来讲述自己的“故事”。鼓励学生参与校外的投稿和作文竞赛,扩大自己的视野,在更广阔的空间学习别人的长处。为了减轻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临场发挥压力,尽可能地展现自己正常的水平,鼓励学生对自己熟悉或者喜爱的文体加强练习,巩固优势。鼓励学生分享最新的新闻报道和时事热点,使思考和表述能够紧跟时代脉搏,不是死读书、读死书。

5.课堂教学与课后自我练习相结合

原点作文教学非常注重课堂的作用,强调老师的引导。通过老师的分类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原意、懂得原理,弥补学生在社会实践不足上的短板,在认知方面存在的不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也更容易理解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并掌握表达情感的技巧和方式以及写作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但是,课堂教学远远不是原点作文教学的全部。课堂教学只能是原点作文教学的第一步,更多的需要学生在实际作文训练中提升。一方面是作文教学的时间有限,老师很难在固定的时间内,快速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过于强调教学的作用,往往不容易掌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理解情况。因此,课堂教学之外,需要强调课后作文练习,包括日记、随笔、自由文及课堂作文。课后作文便于学生充分利用时间的自由性,深入思考、细致作文,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清晰;课堂作文则是模拟考试环境,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既检验日常学习情况,又促进应试能力提升,具有很强的实战意义。当然,仅仅是靠学生作文,还不能体现原点作文教学的优势,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共同点评,共享原点作文的实惠。同时,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心得,将写实、写真的作文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猜你喜欢

原点作文生活
Book Pilot 飞行选书师,让书重新回到原点
重返历史“原点”的旅程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在原点震荡的扰动Schrödinger-Poisson系统的无穷多个解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