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建设应用型课程
2018-02-09林建胡李文芳
林建胡 李文芳
莆田学院教务处 福建莆田 351100
伴随着新工科教育的不断发展,为培养出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各高校需从服务新经济发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部分,必将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应用型课程的改革力度无疑会加大。其中,基于自身资源的局限性,地方高校迫切需要拓宽有企业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莆田学院为例,自2018年入选福建省应用型示范高校并参与建设在教育部、工信部主导下的新工科产业学院后,打造可复制的、示范性的、可推广的研究成果就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校企协同助推莆田学院应用型课程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1 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是课程设置,课程是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中最基础的元素,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部分[1]。为解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迫切需要重构课程体系,以地方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形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2]。同时,课程体系重构必将引起专业结构动态调整,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及时建立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机制。
应用型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3]。地方高校往往缺少引进企业实质性人才培养的环节,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完全达到社会岗位需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意味着产教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高校应吸纳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共同对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讨、规划与设计,共同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师资队伍、教学环境和实践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坚实平台和广阔空间,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相关负责人应通过广泛调研,分析岗位能力要素,了解对接企业岗位需求及人才规格要求,遵循“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等理念,在培养目标中加入具体的能力培养方案设计,从源头上避免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脱节[4],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毕业就业一体化。
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是体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高校转型的关键就是引导高校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适应新经济发展的社会模式上来。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理念,重构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立足地方产业发展与新型人才需求,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整合教学资源,系统设计教与学环节,从源头上更新、交叉融合相关学科知识。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以体现课程应用性,及时汲取业界的最新技术和知识,增加应用性、案例式的知识[5],推进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鼓励教师与企业行业的专家共同研究开发课程,开发适合培养学生应用型能力的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设置是围绕职业能力构成的课程整合,真正实现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部分,只有实现课程的应用转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才有了立足点[6]。
2 应用型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研究如何在新产业、新经济、新工科背景下结合学校自身资源合理化创新改革应用型课程体系对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实现学校应用转型发展新目标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地方性高校自身资源及指导性缺乏,无法与研究型大学具有的丰富教育资源相比,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应用型高校缺乏与社会资源提供方的深度融合,机制和体制尚待健全[7]。莆田学院在对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认识、师资力量、协同育人、质量措施等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认识不够充分
首先,应用型高校课程设置缺乏顶层上的校本设计,大多地方本科院校无法及时捕捉新兴行业发展和市场结构需求以培养人才[8],缺乏对如何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趋势调整重构应用型课程、如何保障应用型课程建设及如何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等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成为该类院校发展的制约因素。其次,大多数教师未能正确区分本科应用型高校与高职专科学校,偏重“职业联系”(与产业、职业岗位群对接的职业联系),忽视“学科专业联系”。再次,相关二级学院没有认识到应用型课程建设、专业群建设对于学校转型的意义和价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在应用型课程建设上偏重模仿,缺乏创新,课程资源开发的紧迫感不够强烈,主动性和参与度较低。
2.2 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比较薄弱,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参与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导致课程开发能力总体偏低。首先,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的教学经验、学术水平、开发技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尤其专业群课程建设。目前个别专业群内专业关联性不强,未能发挥集聚效应,未能实现群内专业改造与提升。其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如当今热门英语、工程类专业等教师的教学任务往往超出教育部门有关规定,无暇参与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
2.3 协同育人不够完善
应用型课程建设基于立足本地区经济发展之上,通过市场调研、分析,以岗位群和行业需要作为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设置的依据。大部分地方新进本科高校尚未构建良好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校企合作实践学期数仍少于1个学期,缺乏企业工程师对学生技术性岗位等方面的指导。二是当前大部分的实践教学体系仍是依附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有较大的差距。三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较小、企业参与度不够,部分校外企业参观存在“走马观花”现象,实习报告缺乏企业监督,往往流于形式。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缺乏企业优秀一线人员的参与,未完全打通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樊篱。
2.4 保障措施还有欠缺
首先,相关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比例和教育实践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其次,有关实验、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缺乏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质量监控。再次,采取的建设措施与对接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素的契合度不高,无法满足相关关联要求,未能正确分析产业链各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最后,教学质量的保障制订不健全,对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实训基地等的跟踪验收还不够扎实。
3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规划
3.1 正确认识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
要满足当前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与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迫切需要新工科人才支撑。学校积极邀请教育部的优秀同行、企业一线优秀工程师到学校就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点、政策等进行指导和分析。应用型高校教师必须明确自身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和职责,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以技术发展改革内容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综合性课程、多视角解决问题的课程、交叉学科研讨类课程,面向产业需求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建立人才培养需求与产出导向、企业参与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实现应用型课程建设、培养方案动态调整与产业需求的同步对接。
3.2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转型发展的执行主体,也是课程建构和实施的主体。学校围绕服务转型发展,重点加大师资队伍外引内培力度,加大“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和应用型教学团队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一是支持在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提升师资队伍实践教育能力,把新的研究内容带入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学校管理者应保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用在应用型课程的思考、建设上,而不是仅仅以学时的完成进行考核。二是积极开展业界人才选聘协同教学工作,支持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进一步提高业界人才协同授课的薪酬标准,推动了业界人才选聘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企业案例等教学资源带入课堂。同时,“以学生志趣改方法”,有机融合现代技术与教育教学,激发学生对知识、创新创业意识的兴趣,提高课程质量效果。
3.3 推进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新工科”建设要求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融合行业企业资源,将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重视产学合作,打破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实训基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岗位工程能力的培养。首先,构建立足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与培养目标适应机制,将产业需求贯穿到教学之中。建立人才培养需求与产出导向、企业参与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其次,共同建立校企一体化实践教学中心、研发中心和创新创业基地等,为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学校注重项目式、案例式、订单式等市场化模式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步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人才需求,注重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服务、社会服务相结合,“量身定做”企业需要的人才,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留得住、用得上”,实现毕业就业一体化。
3.4 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监督体系
学校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质量管理监督。首先,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需邀请教育部同行、企业优秀人员结合专业对应的行业发展进行参与指导、规划,同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其次,学校应该为应用型课程建设提供制度、智力及经费保障,在应用型课程生成和实施的各个环节上激励教师自觉改进,优化课程体系。最后,学校应该对校级立项的应用型课程进行年度检查、结题验收,并组织专家通过查看结题材料、现场听课、听取课程组汇报等综合评审方式进行考核验收,对在允许的延期内仍未结题的,原则上追回已划拨的建设经费。
4 结语
在教育部推动新工科建设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根据转型发展的要求围绕产业岗位需求推动应用型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培养理念、师资力量、产教融合、管理机制等四方面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有望为地方经济与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