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地学野外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思考

2018-02-09陈宁华鲍雨欣程晓敢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亲和力育人思政

陈宁华,鲍雨欣,程晓敢,王 苑,谭 超

浙江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并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陈宝生部长在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教师应坚持以本为本,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相互分离,教师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实现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充分调动和发挥专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使“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1]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是落实“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作用[2],使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何有效结合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是每个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推进,并非单纯增设思想政治相关课程,也不是新增几项实践活动,而是把时代需要的价值观渗透并融合进所有课程,在传授知识与技术的同时,隐性地向学生灌输时代价值观与正确理念,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到思政教育的浸润。地学专业最大的特点是野外实践,在野外实践过程中,师生同行、同吃、同住、同学、同研,彼此相互加深了解,建立信任,最易解决教育过程中亲和力和感染力不足的问题。成功的野外教学有助于学生兴趣和情感的培养,当学生在野外教学中充满积极的情绪,可更大表现出自我效能,对成功有更高的期望值[1]。教师在野外教学中身体力行,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认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踏实实现远大理想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基于多年的野外地学教学实践,结合思政教育核心和内在机理分析,探讨地学野外实践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育人模式。

一、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地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1. 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

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办什么样的大学、坚持什么方向、高举什么旗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与方向性的问题[6]。我国高等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以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1]。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提高,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向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更多理想坚定、信念崇高、不畏艰苦、勇于奉献、善于创新的青年人,积极投身于我国地质资源勘探、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领域,因而对高校地学学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学源于在野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规律的总结,地学工作往往面临复杂艰苦的野外环境,未来地学教育会成为大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部分,并且成为最有吸引力最崇高的教育[6]。因此,实践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坚定拥护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 为“双一流”建设夯实基础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有利于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中国新时代地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因此课程思政尤为必要。面临纷杂的国际舆论观点,高校地学专业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坚定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工作,既能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理性判断的能力,也能促进高校和谐稳定以及优良的校风学风形成,从而促进地学学科与专业研究领域研究发展,促进我国地学研究跻身国际前列。高校通过课程思政的教育形式,一方面为国家输送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兼备的全面发展型人才,一方面为建设一流高校、一流学科打好思想政治基础。

3. 有效保证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容易出现“两张皮”现象,即思政教育与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无法配合,各行其是,教育内容往往没有把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从而导致学生感觉枯燥空洞、难以产生兴趣,并且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7]。长此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便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向影响,无法起到价值引领作用。课程思政教育则始终围绕育人目标,确保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新时代背景下,地学专业课程思政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抓手,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专业知识技能,而且树立正确的三观,使课堂教学和野外实践成为引导学生磨炼意志、修养品性的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人格魅力,以此将“两张皮”转化为“一张皮”,有效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责更好地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地学野外实践是提高教育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

1. 野外实践,提升教育亲和力

所谓“教育亲和力”,是思政教育对教育主体的亲和程度,是思政教育的本身魅力对受教育者产生的吸引力、感召力、同化力和影响力[8]。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特质和科学性特征使其具有很高的“收视率”或“兴趣指数”[9]。现阶段,思政教育亲和力是影响高校思政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亲和力大大影响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亲和力强,则思政教育效果较好[10]。只有暖心的真情投入,走心的热情注入,才会让双方主体热情饱满、激情澎湃地参与教育,才会对教育活动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期待。地学专业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校外实践,师生同吃、同住、同学、同研,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师生彼此加深了解,建立了牢固的信任,校外实践中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使教学过程充满亲和力和感染力。

2. 长期相处,增强潜移默化

地学校外实践的周期通常较长,而长期的教学与生活相处,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更深的了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人格吸引、情意互动以及真情关爱会推动教学活动的和谐愉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教师如果学识广博、师风优良、发自内心关爱学生,那么会对学生产生吸引、亲和力和感召力,散发出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从而获得学生的高度认可和由衷敬仰,所讲授的内容会获得学生赞同和喜爱,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反之,教师如果不具备以上品德或能力,让学生认为表里不一,则会使学生失去对其的信任感,从而产生疏远、藐视甚至排斥的情绪[8]。

三、地学野外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

1. 因地制宜,坚持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科学的课程思政,能够将思政教育要求与课程本身的思政教育内涵相融合,赋予思政教育以强大的共情性和影响力;并能延展专业课教育内涵,产生全方位育人的效果;需要立足地学专业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找准契合点,建立生成关系。地学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具有不同形式和教学目标的教学实践环节,要围绕教学目标,结合特点因地制宜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注重“术”“道”相结合,系统设计德育递进路径,并固化于教学大纲中。比如,在地学认识实习中,教学目标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对地学专业的兴趣,培养地学思维以及认识地质现象。该实习的地点较为分散,大多是游客集中的风景名胜区,实习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就生态环境、文明旅游、区域发展等主题开展相关生态发展和区域发展调研实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展现地学学子良好风貌。大二阶段的填图实习,相对实习环境艰苦,工作量大。此时,应侧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格,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开展爱国奉献为主题的教育。大三阶段的综合实习,应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拓宽视野、坚定理想,培养奉献精神以及推动创新思维训练。

2. 亦师亦友,弘扬教师立德树人

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身体力行,其个人学识、修养、品格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师者首先应知书达理、明道信道。作为一名地学教师,在“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下,要知行合一,拥护党的领导,传播先进思想,勇担教育大任,传递地学精神,为学生引航,对学生负责。实施“课程思政”,要求所有任课教师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全员育人的共识,也要在专业发展上具备有效育人的能力。教师要设计合理的课程思政内容,并能切实地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学业、专业、就业指导,并深度融合专业教育,加深学生对地学各专业的认识和未来发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引导其提升综合素质并建立崇高的职业梦想,主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3. 坚定理想,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

“两学一做”常态化育人是在实习队伍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加强党员学习和培训,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综合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学科专业特征、课程进度及延展性等因素,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行合理设定,做到既紧贴课程,又科学有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始终把思想教育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科学把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在要牢牢抓住基层支部。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两学一做”做”作为“三会一课”的基本内容,突出政治教育,突出党性培养,达到主题明确、探讨充分、充盈思想的作用,使党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学、乐于学、同时带动周围群众一起学。

4. 传承信念,走访红色教育基地

课程思政要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同纬度的培育,由浅入深,由知到行,由知识掌握到内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而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章,也是向广大青年明确国家历史、国际形势、时代精神与历史担当的重要一课,更是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地学实践教学,可以积极拓展教育载体,实现用红色文化正本清源、凝神聚魂、壮怀励志。比如,通过组织学生走访实习驻地、沿线的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引导学生继承、弘扬并深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

5. 回报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课外拓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是大学生素质教育、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体系把握层面到信仰追求层面的深化,从而增强其在思想、情感和行动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担负起塑造灵魂、坚定方向、培育道德和健全人格的育人责任。此外,志愿服务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坚持“一次实习,一次服务”的理念,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例如景区垃圾清理、游客引导、志愿解说,当地困难群众帮扶,关爱留守儿童和老人,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等一系列活动。在野外实习中融入志愿服务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机制,能够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切实发挥榜样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亲和力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动脉粥样硬化靶向适配子的亲和力筛选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