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40年

2018-02-09张景安

中国软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科技体制科学技术科技

张景安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北京 100101)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史无前例的改革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这其中科技体制改革更是影响深远。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一直走在改革的前列。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被国际上同行专家评估为改革成功,并且说是改革的典范。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与兴起,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的态势,颠覆式创新不断涌现,有人说创新的竞争需要创新体系做支撑。世界各国纷纷加快战略部署与体制变革的步伐,表面上是应对新的科技变革的浪潮,而实质上是为了争夺未来主导权,其背后是理念的交锋与体制的竞赛,看谁体制与政策更具先进性、适用性和凝聚力。面对未来的竞争,已经不是退则败进则胜的问题,而是不进则败,慢进也必败。在这个背景下,回顾总结和发扬改革的经验尤为重要。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40年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伟大实践。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至今历时40年,这40年里中国科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取得众多的进展与辉煌的成就,回顾40年科技改革不平凡的历程,这些成就的取得最关键是有党的领导。是党领导了这场历时40年的伟大的科技体制改革。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展,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回顾40年改革的实践,有6个重要的里程碑,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6次重要的会议,开创了6次科技改革的新局面。

第一个里程碑:科学的春天 科技体制改革先行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随着这一庄严宣告向全党全国的发出,广大知识分子在“四人帮”时期背负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沉重的十字架终被摘去。他们,特别是一些老知识分子,个个欢欣鼓舞,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第二次解放”。

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科技研发机构9153个,总职工数111.9万人,全部政府主办。在这段时期,一系列重要的会议召开,重要的举措、规定的实施,激发了创新活力:中国科技界开始了以科技体制改革来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伟大实践。

1977年9月,恢复重建国家科委。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迎来科学的春天。制定《八年科学规划(1978—1985)》,包括三个规划:《全国长远科技发展规划 》《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全国技术发展规划》。邓小平强调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四个方面:一是领导制度和组织改革;二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三是改革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四是发展科技必须有创新精神和自主精神。科技界启动了这四个方面的改革。

1980-1984年,国家科委会同计委经委开展能源交通通讯等12个领域技术政策制定。

1980年11月,由国家科委主导全国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在合肥召开学术会。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与人才繁荣祖国的未来。

1982年10月,全国科技奖励大会提出我国科学技术新时期的指导方针: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1983年10月9日,开始新技术革命与我国对策研究。特别是在1983年12月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时,《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刋登会议经过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六条政策界限!全国轰动。科技的改革与发展,对解放思想起到重要作用,当时被称为中国科技改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六条政策界限分别为:

一是应当鼓励科技人员努力学习掌握世界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自然科学和技术是没有阶级性的,不要把当代人类创造的新成果当作异端邪说、资产阶级糖衣炮弹。

二是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正在不断出现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应当认真了解、研究和学习,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拒绝了解,害怕接触,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三是在讨论科技方面重大决策和论证技术经济可行性时,应当鼓励科技人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畅所欲言,展开争论。不能把与领导、同志意见不同说成是“同党不保持一致”。

四是在科技政策与管理方面,进行国内国外经验的比较研究,对于我们探索改革的路有启发和帮助,不要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就拒绝研究和借鉴。

五是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思想,要提倡自由讨论,科研工作中要允许有一部分自由选题,管理工作中要进行人才流动和自由组合等试验。不要把这些说成是“资产阶级自由化”。

六是应当在“双百方针”指导下,进行同志式的讨论,开展必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但是,在自然科学和技术工作中不要提反对精神污染。

第二个里程碑: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1985年3月,召开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绘就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宏伟蓝图。制定了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政策与措施以及步骤。邓小平发布重要讲话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邓小平就关心和培养人才的问题提出:第一,能不能每年给知识分子解决一点问题。第二,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他在随后的即席讲话中又说: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邓小平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中央决定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改革对研究机构的拨款制度,按照不同类型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实行经费的分类管理;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调整科学技术系统的组织结构,鼓励研究、教育、设计机构与生产单位的联合,强化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开发能力;改革农业科学技术体制,使之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合理部署科学研究的纵深配置,以确保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劲;扩大研究机构自主权,改善政府机构对科学技术工作的宏观管理;对外开放,走向世界,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改革科学技术人员管理制度,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当时,全国有研究机构4690个(共77万人,其中科学类工程师23万),中科院122个所69650人。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后,《国务院关于科学技术拨款管理的暂行规定》《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通知》《国务院关于扩大科学技术研究机构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国务院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4个配套文件相继发布,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技扶贫等相继实施。我国科技工作从开拓技术市场,允许人才流动,技术开发类院所减拨事业费三至五年到位,筹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等开始,科技战线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勇于改革的新局面。

第三个里程碑: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结构调整,人才分流

1995年5月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

中央决定指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调整为“面向、依靠、攀高峰”,主要政策走向是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要求,分流人才,调整结构,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科研力量合理布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构筑新的研究开发新格局;推动实施“973”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加强超前部署。

随后,国家科委和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分流人才、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意见》,将改革重点逐步转向结构调整和综合配套改革,尝试性地提出了“进行分流和调整的基本路子是稳住一头,放开一片”。

稳住一头:重点稳住一支精干的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攻关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的科技队伍。以政府投入为主,稳住少数重点科研高等学校的科研机构,从事基础性研究、有关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应用研究、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活动。在开放和竞争的动态过程中,保持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放开一片:放开、搞活技术开发型和技术服务型机构,通过实行结构调整、人才分流,将这些机构面向市场。使绝大多数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机构逐步由事业法人转变成企业法人。

第四个里程碑: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

1999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确立企业是技术开发的主体地位。提出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向企业化转制。对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实施分类改革。在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

中央决定要求以10个国家局所属的242家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为突破口,进而推动全国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1999年开始,全国县以上2000多家,包括国务院各产业部门所属376家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陆续通过转成企业、进入企业和转为中介机构等方式全部实行了企业运行机制。社会公益类院所分类改革,农林、水利、卫生等3批共18个部门的248个机构,其中149个可以企业化运行的转成企业,剩余99个改革后按国家公益院所予以支持(后加2家,共101家)。

1999年5月20日,科学技术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转制方案的通知》,要求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242家科研机构按期完成转制。

2000年7月7日,《关于印发建设部等11个部门(单位)所属134个科研机构转制方案的通知》公布了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不含电子部分院所)、药品监管局、中科院、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所属134个科研机构的转制方案。

在这期间,颁布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财政经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采用投资、贷款贴息、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补助资金等形式为创新活动提供支持。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深化改革。教育改革使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正在形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成为科学创新投入的重要力量。

通过改革,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以研究型大学为主,重大应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等以中科院为主,公益研究以101个国家公益所和地方公益类院所为主;技术开发以企业为主体,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为适应时代发展,我国对科研布局的结构进行了建国以来一次最大的调整,逐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新体制。至此,我国科技结构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布局合理,人员精干。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结构调整取得了辉煌成就。

第五个里程碑: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6年1月召开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此次会议,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确定了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发布16个重大科技专项。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第六个里程碑:进入习近平创新强国新时代

2016年5月30日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纲要》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部署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从党的十八大就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开启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进入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新征程。

总体来看,中国40年科技体制改革初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国家创新体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未来,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辉煌!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科技体制科学技术科技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以人才创新为主导推动科技体制创新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