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开放引领和推动创新发展
2018-02-09张来武
张来武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北京 100045)
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国际发展环境等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1],给我国未来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带来诸多重大挑战。今年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刻,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创新中汲取丰富营养,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寻求制胜之道是必然的思考方向。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演讲指出,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开放合作、拥抱世界,求索创新、与时俱进等中国贯穿于整个改革开放全过程[2],成为谱写国家和民族发展壮丽史诗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成功经验。因此,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分析改革、开放与创新三者之间的紧密互动关系,进一步从实践中深入总结改革、开放在推动国家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继续依靠改革开放这一关键招术来引领和推动国家创新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之间的正向相互作用紧密
改革、开放、创新是三个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的名词,剖析其彼此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改革、开放在促进创新发展中的作用价值、战略路径与方式方法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是一个我国古已有之的词语,开放则是近代以来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而后出现的,而创新则基本上是一个现代以来新产生的舶来概念。为辨析三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首先有必要从当代发展的角度对其概念内涵做深入阐释。
(一)从发展的角度再论改革、开放与创新的内涵与地位
一般来说,改革在《辞源》中的本义是改变、革新。在社会实践活动语境下看,它是指统治阶级在不触动社会根本制度的条件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调整和变革[3]。结合中国40年的发展实践看,则是指在保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地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即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局部或者大范围调整完善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发展的角度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不断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来增强全社会的发展活力。
开放在《辞海》中的本义是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在社会实践语境下看,它是相对于原有的物质、精神存在从范围上进行的扩大、延伸,这种实践活动不仅存在于统治阶级,也广泛存在于社会大众中。结合中国40年的发展实践看,开放的对象全面涉及国内、国外,内容广泛涉及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等领域和物质、精神各层面,不仅强调对内和对外开放,更强调双向开放。从发展的角度看,开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互通有无、合作发展、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等方式,不断拓展本国发展的潜力、扩大发展的空间。
创新在《牛津创新手册》中的定义是指将新产品、新工艺、新供应源、新市场开辟、新的企业组织方式等想法付诸实践的过程[4]。从发展的角度看,创新是一个持续不断进行的过程,在这个前后相接、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本身的完成质量及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快速有效衔接非常重要,而且越往创新链的商业化应用与产业化后端推进,越需要更多的创新资源投入和体制机制保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使最初的创新成果能最终转化为经济社会价值,创新也才能真正成为发展的新动能。
从上述对改革、开放、创新三个概念的理论辨析中不难看出,三者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具体而言,其理论上的相互关系可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改革开放为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引领
改革开放为实施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则。早在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国家就提出“坚持改革开放、合作共赢”的方针。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进一步明确指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条基本原则。可见,随着创新发展逐渐成为国家推动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着力点,改革和开放也很快成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之一。
改革为创新发展提供制度和环境保障。早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强调要通过改革创造一种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小平同志的讲话实际上已经初步表明了改革开放是保障创新发展特别是科技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经历了三代领导人的集体理论和实践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进一步将改革开放保障创新发展的作用提到了新高度。在2014年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深化改革”,只有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才能切实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5],其中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共同为推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究其原因,就在于改革能为创新营造更好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6],以便让一切创新资源充分涌流并更好地形成更强大的创新组合力量,更有效地开展创新并更充分地释放创新的成效。
开放为创新发展开拓延伸空间。开放不仅有助于打通内部相互封闭、分割的市场,更打开了通往世界、融入世界的大门,尽管开放在短时期内给地区和本国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但从长远看更能给国内创新者提供开阔视野、融入世界、最大限度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和市场的机遇。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一个部门。两种关门都不行”[7]。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瞄准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通过扩大开放带动创新、促进改革,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8],并通过倒逼机制促使国内产业发展和创新活动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从而可进一步开拓延伸创新发展的市场空间、价值空间、思想空间。
(三)创新为改革开放创造更有利的前景条件
创新为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改革还是开放,都必须打破现有的利益藩篱甚至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力阻挠,如果不在理念思想、手段方法、配套保障等方面进行创新,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实际上,很多改革都是创新或者具有创新的成分,改革的是制度或者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宏观体制及其实施机制的调整完善(汰旧立新),而创新则是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制度创新本身也是改革开放的一部分,而科技创新可为改革开放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条件,文化创新则可为改革开放提供更加适宜的思想基础。中央在推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创新就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创新为扩大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创新和改革是相互交织的,创新中包含着改革的内容。同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改与不改、变革与坚守、创新与巩固等是辩证统一的[9],改革中既有汰旧也有立新,而其中立新的部分通常都需要通过创新来完成和实现,创新或者确切地说制度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组成部分之一。从相当程度上来说,立新比汰旧要更加困难和复杂,这也就意味着创新是改革开放中更加重要的内容。
在经济学上,创新、改革、开放都是属经济活动,都是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创新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开放经济学是其对应的专门学科。如果说政府、企业、大学是传统的创新三螺旋理论的三大核心,那么创新、改革、开放则是更广范围上的创新三螺旋结构。在这个广义的三螺旋结构中,改革为开放和创新创造制度和环境保障,开放为改革和创新增加压力和拓展空间,创新则为改革和开放提供手段和支持,三者始终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一旦其中的一个方面停滞或者出现问题,势必对其他两方面产生重要的负面影响。这也就意味着,研究创新、推进创新必须高度重视改革和开放这两大推动力量,要持续不断推动创新向前发展,就需要有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体制机制和开放发展环境。
二、我国依靠改革开放引领和推动创新发展的成就显著
内部改革与对外开放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条主线,也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根本制度与环境保障[10]。在40年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支撑下,国家保持了数十年的战略发展定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一条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逐步转到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康庄大道,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创新发展成就。这些创新发展成就的取得,改革、开放的作用居功至伟,具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持续改善
改革开放持续优化了创新发展的体制环境。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中国40年改革始终贯穿的基本主线之一[11],同时在此过程中相应地对行政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也进行了配套改革,其最终目标是建立完善适应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持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形成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创新发展也逐步被确立为国家五大理念之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是上升和确立为国家的核心战略之一,这些都与改革经济体制及其他体制所创造的外部环境持续优化密不可分。在过去的40年中,尽管我国经历了三次经济过热、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入世和经济新常态等各种重大挑战,最终都通过改革开放等手段成功地化危为机,并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比《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08/2009[12]和2018[13]年版本,可发现我国的市场环境和商业环境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分别从第46名、第49位迅速提高到第28位、第9位,国家间排位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表明我国创新发展的整体制度环境在持续地优化。
改革开放持续完善了创新发展的政策条件。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还处在以政府指令性调节为主的计划经济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无论是财政税收、货币金融、价格贸易等经济类政策,还是劳动就业、科技教育、扶贫收入等社会类政策都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与丰富,各类创新要素在国内外的流动更加便利,各类创新成果在市场转化的速度和效率更加便捷,各类创新主体和群体通过获得合理劳动报酬的途径更加丰富。仅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例,文件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必须要大胆开展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包括创新发展在内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4]。而此后五年的实践中,国家先后推出重点改革文件360多个、改革举措1500多项,包括《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等在内的一大批重大创新政策和制度改革措施在完善创新发展的环境条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持续营造了创新发展的文化氛围。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活动相关的文化形态,其优劣内在地反映了一个社会对待创新的真实态度[15],因而成为检验创新外部环境好坏的重要风向标,优良的创新文化意味着更加适宜的创新氛围,反之则不利于创新。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中央先后推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以及一大批科技计划、人才计划等具体支持措施。李克强总理指出,要通过改革破除各种不合理的门槛和束缚,营造鼓励干事创业、宽容失败的适宜氛围[16],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快解放思想,不断在全国范围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首创的浓厚创新氛围,稳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就实施效果来看,这些措施显著增强了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力[17]。仅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例,近年来我国“双创”蓬勃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达到9800多万户,十八大以来的五年累计增长了70%以上,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市场主体最多的国家[18]。
(二)创新发展的成效成果不断彰显
改革开放不断释放了创新发展的内在活力。当前,我国的改革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正处在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重要时期,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些多年想碰而不敢碰的“硬骨头”都在中央的坚定决心下被成功拿下,整个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更进一步激发和明显增强了全社会发展活力,使得全社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据科技部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通过新设立14个自主创新示范区、78个创新型城市试点,已经带动形成了一批区域创新高地,北京和上海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正在加速形成;通过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大幅提升,2017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3.6万家,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500万人,营业总收入超过30万亿元;通过大力扶持创新创业,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凸显,创业孵化体系累计服务40万家在孵企业,政府84亿元扶持资金撬动社会资本930亿元,累计培育挂牌上市企业1871家、总市值2.7万亿元[19]。
改革开放不断提升了创新发展的效率效力。在一系列科技和经济体制改革等措施的推动下,全社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提升了创新创业效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对比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08/2009、2018年的综合指数排名结果来看,在142个国家中,中国从第37位不断前移到第17位;同样,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公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2年[20]和2016年[21]的结果来看,在40个经济体中,中国从第21位也前移到第17位;两大权威报告的结果都惊人的一致。从吸引留学人才的情况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累计回国人数231.36万人,占40年间回国总人数的比例高达73.9%[22]。上述两组数据鲜明地展现出中国在近年来一系列包括改革开放措施在内的各方面努力下,创新发展的效率和效力得到极大提升的事实。
(三)创新发展的潜力空间加快释放
改革开放扩大了创新发展的要素流动空间。尽管近年来全球化部分受阻于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影响,但从长期看全球化仍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只有对世界敞开胸怀才能持久地拥抱世界、融入世界。历史经验表明,凡是经济发展快、创新水平高的国家都是开放程度高的国家[23]。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所指出的那样,中国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也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24]。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改革开放扩大了创新要素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以我国人才国际流动的情况为例,1978-2017年期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19.5万人,同期回国人数也达到了313.2万人[21],人才的流入流出规模在近年来一直高居全球榜首的位置,这种合理的流动显然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和留学目的地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供给规模和质量,从长期来看也是互利双赢甚至是多赢的。
改革开放扩大了创新发展的市场合作空间。改革开放极大地催生了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家的市场创新精神,他们思考企业技术获取、经营管理、市场开发、商业模式、资本引入等的角度也逐步摆脱了区域、国内市场的框框,开始更积极地与国际社会、国际市场接轨,更多地开始主动布局研发创新和发展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更多地开始通过兼并收购和国际创新链整合,更多地开始在国际上(而不仅是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企业在红海市场开展正面竞争,发展到后来甚至开始在引领国际发展潮流方面跃跃欲试、努力开拓新的蓝海市场。根据商务部网站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显示,自2003年国家开始发布权威的年度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以来,截至到2016年底,我国的全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连续14年保持快速增长,2016年流量更是高达7264.81亿美元,是2002年的72.6倍之多;同时,国内创业金融资本市场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资身影,仅2016年中国创投募资的资本结构中外资就已占到了4.42%。科技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604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成,进口5237亿美元,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是2000年的16.3倍[21],并在2004年成功摆脱高技术产品贸易逆差国的地位。
总体上看,尽管2018年初爆发的中兴事件对我国进一步在创新发展领域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切实的负面影响,中国坚定地推进开放创新、改革创新的大方向依然稳如泰山般未做更改,而且变得更加坚定稳妥,需要调整的更多侧重于策略方向、步伐节奏和措施手段。
三、深化改革开放,引领推动创新发展新时代行稳致远
经过40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中华民族开启了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转变的新时代,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奇迹。要继续比较平稳地沿着这条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开创出来的道路奋勇前进,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来的14大实施方略,而改革、开放、创新在其中扮演极为关键的角色。正如《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所指出的,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从宏观上看还存在着一些重大挑战,其中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需进一步培育和优化,高端创新要素特别是人才集聚使用不足仍然是其中最需要攻克的“三座大山”,从前述对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总结来看,进一步依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仍将是解决这些重大挑战、继续引领推动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的“左膀右臂”。
(一)进一步消除制度阻力、市场阻力、政治阻力和社会阻力,营造创新发展新氛围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链曾经说过“制度高于技术[25]”,对这句话要客观看待。它本质上并没有否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而是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思路,突出强调了任何经济活动(当然也包括创新活动)只有在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下才能够获得长足进展和更好发展,这与美国经济学家、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提出的“西方世界的崛起在于发展出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是一脉相承的。事实上,英国经济学家、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希克斯在其《经济史理论》中的研究证明,英国工业革命本质上不是技术革命而是金融革命,因为工业革命前蒸汽机等技术就已出现,而股份公司、现代证券制度和专利保护制度的出现才最终使得技术成了最重要的生产力[26]。进一步从创新链上看,我国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最主要的瓶颈是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19],其中前者需要结合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打破,后者则重点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加以消除,因此,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着力消除制度瓶颈制约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塑造良好创新发展环境的主要倚靠。进一步而言,消除制度环境阻力要从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管理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等着手,系统性消除创新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制度阻力、市场阻力、政治阻力和社会阻力,为创新活动的开展创造更加宽松包容、稳定可预期、公正透明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
(二)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制,注入创新发展新动能
正如前所述,创新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除了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以外,还包括经济社会等领域与创新有关的制度,狭义的则仅指前者,两者都非常重要。如果说前面重在强调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优化广义的创新制度,这里则想进一步突出与改革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的体制机制的重要性。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此都有比较系统的阐述,其中重点突出的内容包括抓好深化知识产权和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和诚信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等,以便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提升创新人才保障能力、释放科技界的创新活力。对于教育与人才的作用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这里只想再重点强调一下知识产权的问题。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识产权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经济发展对知识产权的依存度显著提高。有报告显示,目前国际上半导体芯片价格的86%以上用于支付知识产权费用,知识产权资产在上市公司估值中的占比高达75%,发达国家无形资产占其市值比例通常可达25%-30%[27],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对于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极为重要。为此,要以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并积极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开展试点示范,力争在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创造运用、国际布局与对外合作等领域尽快取得突破,尽快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造知识产权、善于运用知识产权的制度环境和社会风尚。
(三)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农村经济、区域经济、健康经济和生态经济,开拓创新发展新空间
创新发展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是培育壮大创新型经济,这一方面要求改革供给侧结构,另一方面则是培育、挖掘、壮大各类市场。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后消费能力提升和需求档次升级的趋势也将更加明显[28]。尽管当前中国创新发展的主要瓶颈无疑是在供给侧,但这不意味着需求侧已经无所作为。实际上,无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扶贫攻坚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还是推进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协调发展,都蕴藏着潜力巨大的创新产品、技术需求和市场新空间,更不用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身就能创造广阔的新需求。这里以农村经济为例,伴随着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特征的六次产业的兴起,农村经济向第四产业、第五产业和第六产业延伸的过程中有大量的科技创新攻关任务,或者在这些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新技术作为支撑,比如第六产业是以第四产业的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第五产业的创意创新开发,进行跨行业特别是一二三产业融合而形成新的产业态[29]。为此,为不断适应新的经济形态的发展壮大的需要,为不断创造更大供给以满足国民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更丰富的需求,今后,应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和中高端产业、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整体升级,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和健康保障制度、促进健康产业和老龄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绿色产业和生态经济发展,不断丰富和扩大创新型经济的发展空间。
(四)深入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完善一国两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打开创新发展新局面
创新资源一般都分布于两个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国家安全和发展两大系统中[30],通常情况下两大系统内地创新资源是很难自由流动甚至是融合开放的,这通常会导致创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从而极不利于创新资源更好地同时服务于国家维护整体发展利益的需要。推动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创新发展和国防发展的共同要求,这是由现代战争主要是高科技战争、现代军事装备主要是高科技装备、现代军事组织主要是高科技条件下的信息化组织等所决定的,军民融合则是确保我国同时赢得国际科技和军事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同样地,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推动形成包括对港澳台地区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也是营造我国长期和平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我国创新发展的必然之举。今后的重点工作可考虑从选准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要节点入手,尽快推出开放创新能力合作的顶层规划,进一步扩大军民相互开放、推动国家安全和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努力争取和扩大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相互开放、推动两岸四地创新走向深度融合发展,有重点、有步骤地扩大国内国外相互开放,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外交、科技援外、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等措施在开放创新中的开路先锋和铺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