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政治宣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之理论意蕴

2018-02-09吴玉晓吴德慧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80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淄博师专论丛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初心报告

吴玉晓,吴德慧(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许昌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一、鲜明的政治主题

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1](P1)“不忘初心”一词,目前已知最早出自唐代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意思是说时时不忘记最初的发心,最终一定能实现其本来的愿望。《华严经》中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就是当初的心意,指事情一开始所抱持的信念。方:才,才能。得:得到。始终:其实只是指终,终了,完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做事情,始终如一地保持当初的信念,最后就一定能得到成功。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自建党之初就树立的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我们党一成立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此之前,很多先进的中国人也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做出了努力,付出了牺牲,但没能实现。这个责任落在共产党人身上,完成民主革命,实现国家独立,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虽然共产主义离今天还很远,但这个目标始终没有放弃。“不忘初心”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忘记我们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不要忘记我们这个党是要干什么的,我们过去怎么干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1](P1)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毛泽东就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2](P5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同时也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奠基于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毛泽东1956年倡导“进行第二次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其历史起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其理论起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其逻辑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1](P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九大报告的主题鲜明,将党的初心、使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辉煌的历史成就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巡视利剑作用彰显,“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1](P8)

过去五年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在民族复兴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历史性变革和伟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是深层次、根本性的。它的意义在于,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真正拿出民族复兴的时间表、路线图并付诸实施,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了新纪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而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三、浓郁的创新意识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P26)“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创造性回答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治国理政提出的新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P10)十九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这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十九大报告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确定新时代全党工作重点的哲学依据。

十九大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新的奋斗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奋斗目标跨度“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可分为三个目标、两个阶段、两步走,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进行了有机结合。到二〇二〇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和“两步走”是指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奋斗十五年来安排。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P10)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1](P62)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起着统领和决定性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等新措施已写入报告,勾画了一个完整、严密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报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上百条的新举措,对推动新发展、实现新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十九大报告强调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同时根据新时代要求又提出诸多新举措,确保了一张蓝图干到底。

四、强烈的担当精神

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从历史中继承的优秀品质。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无论是回顾历史、纪念伟人,还是谈及改革、出外访问,总书记都要强调责任担当,讲责任意识。

立足中国、着眼世界是习近平谈担当精神的一个特点。在他看来,担当精神不只是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更是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担当是人民的期望,“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担当也是改革的需求,“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地干”。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1](P13)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1](P14)。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1](P17)“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担当精神给人民以信心,给世界以希望。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担当精神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重和爱戴,中国政府做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赢得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一再强调担当精神,是因为只有做到担当,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五、科学的思维方法

干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1](P68)报告通篇体现了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等科学的思维方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体现了系统思维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体现了恢宏的战略思维能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十九大报告,以史为鉴、知古鉴今,不忘初心,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体现了厚重的历史思维能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对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最好写照。报告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比皆是,体现了破除迷信、超越陈规的开拓创新能力。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报告体现了党中央居安思危、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有前瞻意识,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勾画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的底线思维能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1](P22)这是中央法治思维的生动体现。

六、深厚的为民情怀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总书记7·26讲话中强调的这“两个牢牢把握”,是我们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P21)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P45)“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十九大报告指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政治风险是脱离群众。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法宝。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初心报告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永远的初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论“不忘初心”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