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向荣教授治疗痹症的临床经验

2018-02-09李向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秦艽痹症威灵仙

黄 杰 李向荣

(1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中医临床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湖南 长沙 410005)

李向荣教授系中医内科专业,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行医30余年,中西医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随老师学习,现将老师运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痹症的临床经验做一总结。

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邪侵袭后,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筋骨、肌肉、关节、肢体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关节肿大和屈伸不利等,统称为痹症[1]。临床上多见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等病。

1 痹症的病因病机

1.1 风寒湿邪 《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古人就已经对痹症的病因病机与风、寒、湿邪有关。张仲景认为“风寒湿”中“湿邪”为痹症的主要病因。《金匮要略》云:“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指出湿邪累积关节筋骨,继而出现疼痛、烦躁等症状。

1.2 痰瘀阻滞 风寒湿邪入侵,气血运行受阻,使血脉凝滞,导致产生瘀血。而痰的产生,一是外感湿邪,日久不除,湿聚成痰;二是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成痰;三是痹症迁延不愈,正虚邪恋,津凝为痰,停积日久不除,导致气血瘀滞,形成痰瘀互结的严重痹症,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2]。

1.3 正气亏虚 正气是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内经》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正气不足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因素。人体先天禀赋不足,则脏腑功能低下,《灵枢·五变》中就指出“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痹证日久病在筋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腠理空虚,易感受风寒湿邪。

2 辨证论治

李向荣教授认为痹症多由正气亏虚,风寒湿邪侵袭所致,治疗上以祛风散寒除湿,补益肝肾为主,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使用独活、桑寄生、桂枝、川芎、白芍、党参、秦艽、细辛、茯苓、海风藤、威灵仙、乌梢蛇、薏苡仁、黄柏、杜仲、川乌、附片、豨莶草等药。独活、细辛、防风、秦艽、桂枝祛风寒湿邪,桑寄生、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当归、川芎、白芍养血和血,党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疼痛较剧,可加川乌,寒邪偏盛,可加附子,湿邪偏胜,可加薏苡仁、海风藤、威灵仙,正虚不甚,可去人参、地黄。李向荣教授在治疗同时也强调患者平时应注意局部防寒保暖,适当锻炼,预防感冒。

3 典型医案

3.1 肩周炎 赵某,男,58岁,初诊2018年6月17日。患者1年前逐渐出现双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外展、上举、后伸受限,天气变化时症状明显,纳可,夜寐差,小便黄,大便正常。舌淡红苔黄腻,脉沉细。血压:120/80 mmHg。治法以祛风散寒除湿,补益肝肾为主。处方:羌活10 g,桑寄生20 g,桂枝10 g,川芎10 g,白芍20 g,党参20 g,黄芪30 g,秦艽10 g,细辛3 g,杜仲10 g,狗脊10 g,威灵仙10 g,海风藤10 g,苍术10 g,黄柏10 g,薏苡仁60 g,茯苓20 g。服药7剂后诉上症较前稍好转。遂继予上方7剂,患者诉肩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较前增大,小便已正常,遂去黄柏、苍术,继服7剂后患者诉肩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活动范围已大致正常。

按:本案患者年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腠理疏松,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邪滞经络,气血凝滞发为肩痹。治法以祛风散寒除湿,补益肝肾为主。方中羌活、桂枝、秦艽、威灵仙、海风藤、薏苡仁、细辛祛风散寒除湿,川芎、白芍、党参、黄芪益气养血,细辛止痛,桑寄生、杜仲、狗脊补益肝肾,黄柏、苍术清利下焦湿热。李向荣教授认为川芎用至10~15 g,白芍用至20~30 g止痛功效更好,患者小便色黄,舌苔黄腻有明显湿热之象,故加黄柏、苍术,重用薏苡仁至60 g以加强祛湿之功。痹症患者多有痰湿、血瘀阻滞经络,当归、熟地过于滋腻,易阻滞气机,不利于经络疏通,除非确有血虚之证,一般不用。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 陈某,男,39岁,初诊2018年3月25日。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痛,坐起时加重,夜间疼痛明显,无下肢放射痛,在外院行腰椎CT示:L4/5椎间盘突出。舌暗苔薄白脉弦滑,查体:L4/5椎旁左侧压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处方:独活10 g,桑寄生20 g,桂枝10 g,川芎15 g,白芍20 g,当归15 g,秦艽10 g,党参20 g,细辛3 g,牛膝20 g,杜仲10 g,威灵仙10 g,海风藤10 g,乌梢蛇5 g,薏苡仁60 g,川乌5 g(先煎)。服药7剂后患者觉腰痛稍减轻,腰腿部活动仍受限,故在原方基础上加黄柏5 g,豨莶草10 g,继服7剂。再诊时患者诉活动后腰痛较前稍有加重,且服药后全身皮肤瘙痒,故去乌梢蛇,加制附片5 g(先煎)。服上方后腰痛基本消失,未再觉瘙痒,嘱其继服上方7剂以巩固疗效。

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中医统归为 “腰痛”或 “痹症”,多由感受寒湿、跌扑损伤及肾虚所致,尤以寒湿引起的腰痛居多,寒湿腰痛多因劳累汗出后,衣着湿冷,当风受寒,或久居湿处,淋雨涉水,寒湿之邪客于经络,气血阻滞,经络不通而致腰痛。李向荣教授在初诊时以散寒除湿,温经通络为主。方中独活为君药,善除久痹,且性善下行,以祛下焦及筋骨间风寒湿邪。臣以细辛、秦艽、威灵仙、海风藤、乌梢蛇及辛热之川乌共祛风寒湿邪,佐以桑寄生、杜仲、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当归、川芎养血和血,桂枝、白芍通络除痹,党参、薏苡仁健脾去湿。二诊时患者诉腰腿部活动受限,故加黄柏、豨莶草除湿止痹。三诊时患者诉服药后全身瘙痒,考虑是由乌梢蛇引起的过敏反应,遂在原方基础上去乌梢蛇,加附片以散寒止痛巩固疗效。

3.3 膝骨关节炎 尹某,男,68岁,初诊2018年5月20日。患者2月前出现左膝关节疼痛,外院X片示:左膝关节骨质增生。局部肿胀,灼热感,膝关节屈伸时疼痛明显,口感,纳寐可,二便调。舌暗,苔薄白,脉沉细。处方:桑寄生20 g,桂枝10 g,党参20 g,茯苓15 g,川芎15 g,白芍20 g,秦艽10 g,细辛3 g,牛膝20 g,杜仲10 g,续断10 g,薏苡仁90 g,苍术10 g,黄柏10 g,威灵仙10 g,乌梢蛇5 g。服药7剂后疼痛如前,但肿胀较前减轻,大便偏稀,2~3次/天,在原方基础上将黄柏减至5 g,薏苡仁减至60 g。继服7剂后患者觉膝关节肿痛明显好转,灼热感减轻,遂嘱其继服上方14剂以巩固疗效,服药后膝关节肿痛基本消失。

按: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其症状多表现为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劳作虚损,或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及外邪侵入、外伤久积所致[3]。本案患者以虚为主,治以除湿通络,补益肝肾,患者年老、疼痛日久,故加续断以加强补肾之功,而局部有红肿热痛等表现,故加黄柏、薏苡仁、苍术以清热利湿。

4 结语

痹症主要指因风、寒、湿等外邪侵入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的酸痛或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李向荣教授认为本病主要因正气亏虚,感受外邪所致。一方面由于正气不足,腠理不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痹阻于肌肉、骨节、经络之间,正气受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发为痹症。另一方面饮食失节,体虚劳倦,起居异常,以及汗出当风等,也可导致风寒湿等外邪乘虚而入,痹阻血脉经络之间,脉道运行不畅,气血运行不通,从而产生痹痛[4]。治疗上以祛风散寒除湿、补益肝肾为主。

在遣方用药上,李教授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对于风寒湿重者,可加用海风藤、威灵仙、乌梢蛇以加强祛风湿通经络之功效,也可酌情加用川乌。而经过多年临床使用,川芎常用至10~15 g,白芍用至20~30 g。方中合用加味二妙散,以加强祛湿之功,薏苡仁可用至60~90 g,酌情加用黄柏。教授认为痹症日久,患者多有痰湿、血瘀,一般不用当归、熟地,以免滋腻阻滞气机,不利于经络疏通。方中秦艽一药,可在开方时另包,因为少数患者在服药后出现腹泻,多与秦艽有关。如腹泻不甚,可继续服用,大部分病人在继续服药过程中腹泻会减轻或缓解,如腹泻较重,大便呈水样,且量多,则可去秦艽不用。最后痹症多为慢性病,病程缠绵日久,易反复发作,故在接诊病人时应嘱患者树立信心,耐心服药,坚持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局部防寒保暖,适当锻炼身体,预防感冒的发生,以防痹症再发。

猜你喜欢

秦艽痹症威灵仙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威灵仙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威灵仙治手足不遂
Efficacy and Safety of Wuling Powder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祛风除湿威灵仙
试论威灵仙功用*
体、火针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
自拟吉杰呐博“粗茎秦艽”散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痛40例
TLC法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白芷、秦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