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社会责任研究报告
2018-02-09邸昂
文/邸昂
阿里巴巴集团是全球领先的互联网上市企业。近年来不断成长,成为了网上及移动商务的全球领导者。集团及其关联公司目前经营领先业界的批发平台和零售平台,以及其他多项基于互联网的业务,当中包括广告和营销服务、电子支付、云端计算和网络服务、移动解决方案等。目前,集团为自己定下服务全球 1,000 万盈利企业和 20 亿消费者的长期战略目标,确定了全球化、农村、大数据云计算三大战略,并以此形成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全球化、物联网和消费者媒体七大核心业务板块。同时,还在影业、健康、体育、音乐、本地生活等方面进行布局。
1999 年,阿里巴巴集团作为一家新创的互联网公司开始登上全球新经济舞台。在发展过程中,公司坚持“平台”而非自营的发展模式。随着集团平台的成长,到 2007 年,集团进一步确立了打造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战略。自此集团的生态化程度不断提高,物种多样性也越来越丰富。至2016年,集团发展为一个由5亿多消费者、上千万家企业和创业者、数十万家服务商等共同组成的巨型商业生态系统。
1.阿里巴巴集团执行社会责任现状
集团自2007年开始定期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同时其社会责任部发布了年度基金报告以及公益报告,2016-2017年度的数据详细的展示了集团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依据各方公开公布的相关内容以及权威媒体报道,概述阿里巴集团2016年以来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既是使命,也是一切产品和创新的灵感来源。阿里巴巴集团始终将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互联网精神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经营中,不仅通过互联网文化促进自身发展和进步,更致力于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传播互联网文化,以促进所有参与者发展和进步。在集团的商业生态系统,消费者、商家、供应商和其他人士在内的所有参与者都享有成长或获益的机会,从而实现业务成功和快速增长。我们从利益相关方角度出发,结合网络传媒特点,从以下四方面总结集团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1.1 舆论引导与社会监督责任
1.1.1 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
第一,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2016年马云担任B20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组主席期间,提出了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 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倡议,呼吁顺应当前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更好地帮助中小微企业发展, 促进全球普惠贸易和数字经济增长,孵化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贸易新规则。eWTP将具备物流枢纽中心、一站式外贸服务中心、大数据中心、人才培训和普惠金融服务等几项重要功能,旨在通过实施试点项目、提供能力建设、分享最佳实践,总结提炼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以对话和讨论的方式与公共部门孵化贸易规则,为跨境电商和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有利和有效的政策环境。集团利用自己在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普惠金融和大数据方面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选择部分国家首先落地 e-Hub。
第二,阿里研究院通过主办系列活动推动电商的普惠化进程,推进电商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到县域和乡村,促进电商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如第四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沭阳)、第三届县域电商峰会等。同时,发布年度淘宝村报告和县域电商发展报告,撰写《贸易的未来: 跨境电商连接世界》、《数字经济2.0》等报告,出版《新经济崛起》等书籍,描述以电商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
1.1.2 同政府合作,以科技促进城市建设
阿里巴巴集团同政府建立合作,如浙江政务云,阿里云配合浙江省搭建了统一政务云平台,全省涉及 4,000 个政府部门共 9,000 余项公共项目可以通过政务服务网来完成,同时网站将全省 50 多个省级部门、11 个市级、90 多个区县级的政府部门共计 2.4 万项政务服务资源连接在一起,实现了网上审批、代办、全程办等流程,让居民足不出户,在网络上实现零距离办事。阿里云与江苏省合作,构建江苏政务网,借助阿里云的技术,实现包括统一的门户网站、统一的客户端、省市两级统一受理平台、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八个统一,促进了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再有,杭州城市数据系统的建设,集团的“杭州城市数据大脑”通过杭州 5 万多个道路摄像头做信息采集,然后后台对数据进行交换与处理,由人工智能系统做出算法决策,再传回到交通设施上执行。城市大脑的内核采用阿里云ET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缺陷,成为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2016 年9月,城市大脑在杭州萧山区市心路投入使用,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试验区的道路车辆通行速度平均提升 3%-5%左右,部分路段提升11%,有效并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1.1.3 推崇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阿里巴巴集团倡议发起“天天正能量”项目,通过发掘、传播和奖励社会上的正能量人物或事件,推崇人性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项目利用互联网及传统媒体资源优势,发动全国网友参与互动,同时邀请一批全国知名媒体单位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对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正能量事件进行推送、传播和评选,每周评选除的获奖正能量故事根据所得票数,分别获得由“天天正能量”项目组办法的正能量奖金。通过正能量的发掘、征集、展示、传播 和奖励,让更多的人看到社会和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让“好人有好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通过公众的参与和评委的投票,在公共媒体平台上掀起“什么是正能量”的探讨,拓展正能量的内涵,推动社会进步,为每个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
1.1.4 运用科技手段贡献社会力量
(1)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全民打拐氛围
面对层出不穷的儿童拐卖犯罪活动,我们需要—个全社会都可以参与的打拐平台,让每一个公众都可以成为寻找走失儿童的眼睛。2016年5月开始,阿里巴巴集团与公安部共同推出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同年11月“团圆”系统2.0上线,该系统接入了支付宝、UC、手机淘宝、YUNOS系统、腾讯QQ、百度、一点资讯、今日头条、360手机卫士、滴滴出行等新媒体和移动应用,失踪儿童信息可自动推送到相关新媒体和失踪地周边一定范围内相关人群。系统由十几位阿里集团安全工程师自愿报名,用业余时间开发维护,全国各地一线打拐民警可以即时上报各地儿童失踪信息,并借助新媒体第一时间对公众发布,自动推送到儿童失踪地周边的相关人群,让社会公众可以参与到拐卖案件中来,成为中国版的“安珀警报”。(安珀警报是美国和加拿大一种专门针对儿童绑架案的全国紧急警报系统。当有确认的儿童绑架案发生时,这套系统就会启动,并使用美国紧急警报系统 (EAS)通过所有途径向社会大众发布,内容通常包含了被绑架者等描述。 )2016年5月“团圆”平台试运行三天后,成功解救出第一个被拐孩子——两岁彝族女童吉吉。平台迅速受到了全社会高度关注。上线3个月,发布失踪儿童信息171条,社交网络参与互助转发284965人。上线两周,找到失踪儿童 24名。“团圆”项目已被确定为阿里集团重点扶持的公益项目之一,集团每年划拨专项经费,长期支持平台的升级迭代。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 大数据和云计算,以及“人脸识别”等高科技手段将逐步投入使用,帮助更多家庭真正团圆。这一平台的上线,可以让官方渠道推送准确信息,加快警方打拐的速度和力度,形成全民打拐的氛围。
(2)运用平台力量,助力残障人士就业
在我国,残障群体共有8500多万,能够实现就业的人员不到50%。 致力于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帮助残障人士实现就业梦想,阿里巴巴集团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开启“橙就未来”互联网助残就业计划。计划在5年内投入3亿人民币,培训10万残疾人,创造5万个适合残疾人的网络就业机会。包括残疾人服务地图(高德地图上将架设首个“残疾人服务地图”,让全国的助残机构一目了然,方便了残疾人寻求帮助)、“可及”APP(阿里巴巴信息无障碍小组将为视障人士推荐便于他们使用的各种互联网产品,成为他们网络生活的起始站。)、“网络无障碍建设指南”(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和深圳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将多年来的实践成果,该指南将为其他的互联网产品无障碍化提供经验指导。“信息无障碍”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译自“Accessibility”,主要用于互联网环境, 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即: 互联网产品通过进行易用性、可用性等优化,可以被老年人、视障者、听障者、读写障碍人士等用户顺畅使用,同时可以更高效、更便捷地被所有用户使用。)
2.阿里巴巴集团的市场责任
阿里巴巴集团经过快速发展,如今已经成长为我国互联网公司巨头,上市公司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2017财年全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为1582.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2017财年经调整后净盈利为578.71亿元人民币。
2017 财年,集团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经济体效应开始显现。而让经济发展更加普惠和可持续,是集团作为经济体建设者和参与者的责任。数据是未来新经济的能源,也是阿里生态的核心资源,集团不断挖掘大数据力量,以互联网技术和思维驱动各个行业的重构,推动效率提升, 创造化学反应,以商业方式帮助社会,是集团承担社会责任的最佳方式。
新经济体的浮现与提出,是阿里巴巴商业生态系统多年演化的自然结果。1999年,集团作为一家新创的互联网公司开始登上全球新经济舞台。在发展过程中,公司公司坚持“平台”而非自营的发展模式。随着集团平台的成长,到 2007年, 阿里巴巴进一步确立了打造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战略。至2016年,阿里巴巴发展为一个由 5 亿多消费者、上千万家企业和创业者、 数十万家服务商等共同组成的巨型商业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在以下五个方面,初步显现出了一个无边界、跨国界的在线化、平台化新经济体的雏形。阿里巴巴自身,在这一经济体中则充当了建设者、参与者的角色。
2.1 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以线零售为例,2016财年(2015.04.01-2016.03.31)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交易额超过3万亿元,比肩工业时代的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2017财年,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全年交易额约 3.76 万亿元,较 2016 财年增加22%。营业收入总计 1,582.73 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6%。
2.2 市场主体之间的超级分工与大规模协作
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卖家约1,000 万,拥有5.07亿移动用户(买家),全球速卖通及Lazada的年度活跃国际买家合计达到8,300 万,服务商数十万家,物种的多样性程度非常之高,同时也实现了高效的大规模网状协作。
2.3 各大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日益显著
电商业务板块之外,金融板块(蚂蚁金服)、物流板块(菜鸟网络)的生态化程度在2016年进一步快速提高,同时,随着大文娱板块的成立,阿里巴巴“meet-work-live”的进阶与格局日趋清晰。2017财年,创新及各平台包括商务、数字娱乐、物流及云计算之间协同效应推动了业绩的大幅度增长。
2.4 自身规则持续完善
阿里巴巴平台自身发育出的网规,有效支撑了大规模交易的展开。大众评审、平台与政府协同治理等多元治理机制,在2016年保持了持续高效的创新。阿里巴巴提出的eWTP写入了G20 杭州峰会公报。
2.5 创造巨大经济社会价值
阿里巴巴零售生态为中国创造3,083万个就业机会,其中包括 1,176 万个交易型就业机会、1,907万个带动型就业机会。2016年阿里集团与蚂蚁集团全年纳税238亿元,平均每个工作日纳税近1亿;平台带动的上游生产制造与批发增量、物流增量等所产生的税收贡献初步估计超过2,000亿元。
3.阿里巴巴集团的社会责任
在获得市场业绩的同时,集团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公益慈善
3.1.1 慈善捐款参与公益事业
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公益并不冲突,如果协调得当,反而会相辅相成。2010年起,阿里巴巴将集团年收入的千分之三拨作公益基金。2017财年,阿里巴巴集团公益基金实现捐赠支出1.6亿元,国内外超过200万弱势群体直接受益。集团公益的特点是“最广泛的参与”,阿里巴巴公益事业的发展受益于自身业务的发展和资源的积累,把互联网技术与公益项目结合,从而保持公益行动的专业化、可持续性。
集团基于互联网文化不断推动公益的可及性,让公益文化融入企业文化。2017年九月,联合cctv慈善之夜,爱德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多家公益机构以及知名企业发起了首届“95公益周”,并向全社会发出“人人3小时”的活动倡议,2017财年,阿里巴巴员工志愿者服务9.6万人次,共计14.1万小时。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各种媒介推动实现人参与公益的目标,集团旗下多个业务部门同步开展了有关助残,助学,心理关爱,公益影像,自然教育,爱心捐赠等公益活动。首届“95公益周”期间,远超预期目标共有2.7亿人次响应参与公益行动,开启了人人公益的新理念。集团坚持“公益心态 商业手法”的理念,通过公益合伙人制度和公益基金制度的构建,不断提升公益的影响力、专业性和可持续性,用互联网的力量作为平台保障,推进社会公益。
3.1.2 平台公益
其次,与单一捐赠方式不同,平台(淘宝)、资助(阿里巴巴公益基金)、 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是阿里巴巴公益的三大基础。集团通过平台搭建、资源和技术支持为员工、用户(包含消费者、网商等群体)以及各类组织等重要参与者构建一个平台。在这里,集团为公益圈的参与者解决资金困难,运用技术资源为其发展赋能,发挥平台优势,将员工、用户和组织联合在一起,共同打造人人参与的公益。2017 财年,阿里平台公益推动社会公众47亿人次参与;累计3.1亿多买家、177.8万多卖家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参与公益。2017财年,公益网店规模达643家,年度筹款总额超4,776万元,订单笔数超145万笔。
2016 年4月,阿里巴巴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和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共同开启“公益宝贝2.0” 计划,希望通过协作参与的互联网公益模式,引入更多优秀公益项目,用商业思维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模式。公益宝贝计划资助的扶贫助困、教育助学、环境保护、疾病及灾害救助等领域的公益项目共 73 个,公益宝贝交易数3,721.4 万件。在阿里的电商平台上,有 5.4 万商家的公益捐赠额超过营业额的千分之三。比如以公益宝贝,2016年共计超过2.8亿买家参与,全年捐赠达到44亿次,募集善款1.8亿元,充分展现出了微公益的力量。公益宝贝计划不仅搭建广大卖家参与公益的平台,而且还融入到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中,通过这个购物的行为,让更多公众了解公益、参与 公益、影响公益。
2017财年,集团通过平台公益的方式和集团公益基金总共实现捐赠善款7.3亿元。这些善款通过与阿里合作的超过600家公益机构,发放给需要的人。阿里巴巴平台和蚂蚁金服平台共推动社会公众47亿人次参与公益;累计3亿多用户、178万多卖家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和蚂蚁金服平台参与。集团发挥平台优势,将公益基因融入旗下各项业务,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发特色公益项目。比如运用钉钉即时通讯定位功能的团圆打拐APP,支付宝环保公益项目蚂蚁森林,菜鸟网络的绿色包裹计划等。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吸引亿万用户广泛参与。如蚂蚁森林,通过虚拟种树小游戏,让用户感受到一点一滴的亲手灌溉,培育出一棵棵虚拟大树,并在现实中落地生根。这种将公益融入娱乐游戏,增进了用户的环保情感和参与感,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
2016年1月至2月,蚂蚁金服公益携手新浪微公益发起“送孩子一个福气年”的春节公益行动,联合多家公益组织及7家企业号召公众关注孤残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受灾地区儿童、贫困山区小学生等需要帮助的孩子,为他们献一份春节祝福和爱心。公众捐赠910万,116万人次,企业捐赠723万。
3.1.3 精准扶贫彰显企业责任
2017年7月,“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项目”启动,该项目由中国扶贫基金会,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三方共同发起,以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为农村家庭中的“顶梁柱”提供保障,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难题。为国家级贫困县20至60岁的建档立卡户免费投保,以集团“公益宝贝”和蚂蚁金服“爱心捐赠”两个互联网公益平台面向公众募捐,募集的善款进入中国扶贫公益基金会,由基金会通过合作保险公司完成投保,并定期向公众反馈项目进展和善款使用情况。集团和蚂蚁金服的移动公益平台,图像识别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让“顶梁柱”项目精准扶贫的效能,效率和透明度得到了极大提升,它也开创了“全民参与,全程透明”,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这一项目的进行将有效降低贫困人口的住院负担。目前在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计生委的指导下,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项目已完成贵州习水76528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投保。此外,很多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利用集团的智能移动办公平台钉钉促进扶贫工作,搭建了“精准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如海南,河北以及陕西等地。
2017年8月,菜鸟网络正式启动“一路无忧”计划,这是首个面向菜鸟乡村物流从业人员的公益型,普惠型保险产品,它着力帮助物流从业人员提升对工伤,疾病,意外事故的抵御能力,从而降低因病因伤致贫的风险,保障脱贫成果。
3.1.4 科技助力公益事业
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地迅速发展不仅影响着人民地生产生活方式,也对公益圈产生深刻影响。阿里巴巴推动两者在公益实践中的发展和应用,致力于通过技术应用解决社会问题。用技术为公益组织赋能,让更多的人因此收益。2016年4月,阿里云在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伤正式启动“公益云”计划,帮助公益组织解决信息化难题,降低技术成本,提升数据处理能力。2016年,阿里云云公益模式服务公益组织达60家。
3.2 保障从业人员权益责任
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健全员工发展体系,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关爱员工的生活,有助于不断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为集团健康运营和发展提供保障。
3.2.1 保障基本权益和福利
集团严格遵守《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严格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保护员工个人隐私, 不断完善劳动用工的管理基础。截至2016年底,全公司在岗员工46,819人。目前阿里巴巴集团有38%的员工是女性, 23%的高管是女性; 36位合伙人中,12 位是女性,比例为三分之一。
3.2.2 职业健康
健康体检率、健康档案覆盖率均为93%; 加强员工职业健康培训; 设立重大疾病绿色就医通道。
3.2.3 平等雇佣
坚持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政策;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女工合法权益; 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法律法规,100% 签订劳动合同; 打造毕业生招聘平台,规范开展招聘活动。倡导“快乐工作,认真生活”,为员工提供和谐的办公和休闲空间,营造自由开放的工作环境和温馨的团队氛围。
3.2.4 履行人文关怀责任
员工自发组织、自主管理的群众性兴趣团体,通过各派的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展现并推广阿里的Fun文化。阿里十派现有兴趣派共有42个, 成员1万多名。另外为了纪念 2003 年阿里人抗击非典时所展现的果断、团结、敬业、互助互爱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阿里巴巴将每年的5月10日定为阿里日。这一天, 阿里人可以带上宠物上班,可以穿着睡衣上班,可以带上孩子上班。这一天, 还有两个传统项目——“亲友日”和阿里巴巴集体婚礼。
3.2.5 促进员工成长
集团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分新人培训、专业培训、领导力培训以及各 BU 培训。2016年,阿里巴巴共开展培训超过 2,000 场,内容涵盖集团战略、业务分享、专业技术、组织文化、员工关怀等方面。培训课程体系涉及公司文化、 价值观、个人管理、企业责任、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团队管理等方面。集团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为员工提供在线课程, 支持在线测试、建立学习档案等个性化功能,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此外,通过设置各种奖项、举办各种比赛等,激励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员工,激发员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培养员工创新意识,以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员工不断成长,工作与生活平衡。
3.3 依法经营
阿里巴巴重视股东权益保护并给予股东可持续的商业回报。一方面通过健全内控体系,加强内部反腐保障股东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搭建和完善与股东交流的平台,通过多种方式与股东沟通,建立和谐的投资者关系。通过小组会议、投资者会议报告、定期电话和电子邮件与股东双向沟通;建立信息披露机制和程序,遵守美国证券法律法规匣的信息披露要求;在投资者关系网站不断更新与股东有关的信息和新闻;提供全面的年度、季度的财务和运营信息;召开机构投资人和分析师会议;通过举办公司业务活动,比如“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等活动,展示企业的文化和价值,从而增加投资者和阿里巴巴之间的互相了解和理解;提供年度股东大会、书面沟通等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遵守所有法律要求。些通过公司 文件英文版本的网站上找到; 召开机构投资人和分析师会议;
3.4 环境责任
环境保护是阿里巴巴重点公益领域,截至2017年,阿里巴巴集团在环境领域共计投入2.2亿元。2016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评审通过67个项目,经评审项目资助的合同金额共计约13,435万元人民币。基金会资助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含互联网+环保、环境教育、环境创新三大板块)、委员会特别项目、集团承诺项目三个方向。
3.4.1 清源行动
“清源行动资助计划”是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水环境保护的核心项目。2016年,该计划推广“数据 + 环保”的工作方式,利用互联网和环境公共数据与各地环保局开展更加紧密的良性互动,鼓励民间机构参与中国绿色经济转型的建设,对重要水源和流域开展保护行动,更多的利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水环境保护,推广绿色金融等水环境保护的创新机制,目前推动在国内进行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等市场化环保方案正在形成。到2017年, “清源行动”从家乡人保护家乡水到创造公众参与机会再到互联网 + 环保,共资助了环境领域 127 个项目, 资金支持总额1.43亿元,与80个机构形成伙伴关系。
3.4.2 自然教育
集团公益基金会希望通过“自然教育”促进公众环保意识唤醒,并着力于推动自然教育行业发展,重点资助自然教育行业的内容开发和人才培养。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在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上公布了2017年自然教育资助计划, 并承诺资助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举办5 年,通过行业推动和公众参与两大方向助力自然教育。
3.4.3 蔚蓝地图
蔚蓝地图是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资助的环保项目之一。2016年4月,蔚蓝地图3.0全面改版上线,公众可以非常便利地了解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90 多个城市、2,540 多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即时数据,了解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以及覆盖全国380个地级或县级城市、12,000多个企业的实时排放污染状况。目前蔚蓝地图 APP3.1 已与国家环保部、住建部的黑臭河公众举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已有数十条河流因公众举报进入到政府督办的视线。公众可以通过蔚蓝地图将黑臭水体的污染向两部委举报,这必将对公众参与污染治理带来更有力地推动。
3.4.4 环境云图
2016年7月,首届全球XIN公益大会在杭州召开,来自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领先的学术机构和公司、社会企业的近1,000名代表参会。XIN公益大会旨在鼓励草根公益组织,支持全球环保行动,关心全国 4,000余万乡村儿童和乡村教师,并推动建立人人参与的 XIN公益文化。2016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环境云图”项目,资助推动中国环境公共数据的有序开放,并应用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阿里数据经济研究中心(ADEC)、高德数据分享平台将提供相关咨询和技术支持。
集团从2007年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开始,每一年坚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并做到不断地进步,完善其社会责任体系,扩充其企业社会责任观。但是对于负面消息地披露并未在历年报告中所见。
4. 阿里巴巴集团执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2016年,集团在社会责任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4.1 打击制假贩假方面成效不足
集团2017年度打假工作沟通会披露出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全年,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共排查出4495个销售额远大于起刑点(5万元)的制售假线索。集团建立了一支2000人的专业队伍、每年投入超过10亿元、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数据模型对制假售假进行主动防控。但是,截至目前通过公开信息能够确认已经有刑事判决结果的仅33例,比例不足1%;在这33起案件涉及的47人中,判缓期执行的有37人,也就是说,10亿元仅仅换来了10名制售假者入狱。根据集团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8月底,12个月间,仅仅在阿里平台上,就共计撤下3.8亿个商品页面、关闭18万间违规店铺和675家运营机构。大量假货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巨大的发展障碍。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联合政府部门共同发布的《中国诚信建设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不诚信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人民币。更为关键的是,假冒伪劣会严重损害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的形象和信誉,已经是一颗不得不除的毒瘤。
4.2 消费者维权方面存在争议
集团的零售平台“天猫”“淘宝”网站,有消费者反映即使在商品购买时卖家是承诺无理由退货的,然而退换商品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当消费者对于商品有疑问时,需在短时间内提供有效商品检测凭证(国家具备鉴定资格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有效凭证),或提供完整、清晰的网聊记录截图证明商家承认商品有质量问题的凭证,当收到有效凭证后,平台才会核实处理。如果逾期未出具凭证或者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则转由商家处理。这样的方式对于销售方的制约力度显得不足从而导致如果卖家不履行承诺,消费者难以维权。
4.3 扶贫效果方面存在挑战
在参与精准扶贫方面,集团更加重视扶贫对象、扶贫项目选择和扶贫措施,在脱贫成效精准方面存在不足,在保持扶贫效果的长效性方面存在挑战。
4.4 对于经济和税收贡献的争议
电商平台无论是B2B、B2C还是C2C等模式下,涉及税收的不透明度还比较高,逃税的灰色地带也比较多。集团于2017年1月3日15:50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日均纳税1亿,创造就业3000万”。数据显示,2016年集团和蚂蚁金服全年纳税238亿元;集团生态体系带动上游纳税超过2000亿元;全年创造就业机会超过3000万;年度年累计投资传统产业超过1000亿元;年度销售总额超过3万亿元。亮眼的数据背后逻辑存疑。首先,企业的税收占比约为销售额的30%,按3万亿销售额计算,应纳税6600亿,而官方数据显示纳税238亿,带来2000亿间接纳税;其次,数据显示2016年集团创造就业机会超过3000万,而2015年12月的数据显示当时集团创造了1000万直接就业,352万个间接就业。对于一年内就业数字增加一倍以上达到3000万是否有足够的论据支撑,我们知道,事实上集团在创造就业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失业。在产能过剩情况下,大量传统企业或倒闭或裁员,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导致了大量人的失业;最后,对于累计投资传统产业超过1000亿元,反哺传统产业的说法存有疑问。如前述,大量传统企业受电商模式冲击而被淘汰,而我们所看到集团的所有投资都与其加强或健全自身业务生态体系利益相关,因此单讲反哺意在驱动传统产业向新零售和新制造升级,此处欠缺说服力。
5. 阿里巴巴集团提升社会责任的路径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从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集团社会责任执行力。
5.1 通过平台严厉打击制假贩假
互联网和电商平台本身并不产生假货,其问题的根源在于线下。
阿里巴巴携手消费者、卖家、品牌商、权利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公安、质监、知识产权局和版署等政府部门共同形成政企合作的机制,基于网友举报、权利人投诉等多维度信息为各级政府部门输送打假信息,未来可以通过发布“全国线下假货分布及流通地图”,更加全面的展现假货分布情况,并对重点区域、类目等信息进行标示,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如今,电子商务将生产者、物流供应商和消费者整合在同一平台上,网购加快了全国市场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了商品流通效率。电子商务平台的完善,同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监控和跟踪假货流通的过程,从而为监管部门在生产和流通环节追溯假货提供便利,通过输出线下假货制造流通路径数据给相关合作部门,同各级政府一起寻求促使假货制造商转型的相关治理办法。
5.2 加大完善消费保障措施
集团详细披露了2016年以来消费保障新举措,其中“数据和技术驱动服务升级”成为主线,基于大数据积累,消费者诚信水平可量化,并据此推出极速退款、极速退货、极速维权等多项诚信分层服务,“诚信有价”式服务正式公开。随着技术升级,阿里巴巴已与工商、消保委、国家认监委等多个职能部门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案件及维权极速响应,处理效率大大提升, 同时针对典型消费维权难题应不断推出新的品质保障标准,降低消费者举证要求, 同时加强清理山寨品牌商品,针对知产侵权等问题开通大众举报、与工商合力打击,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使未来网络购物真正无忧。
5.3 建立互联网传媒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
互联网传媒企业的社会责任目前尚且缺乏明确的、统一的标准。我们注意到在历年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主要阐述了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成绩和努力,而对于存在问题和不足几乎不提。未来应当依据互联网传媒的特征,外部环境以及行业发展的状况,制定统一的社会责任履行标准,并且可以通过第三方对企业的履责情况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估,引导互联网传媒企业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执行力。
[1] 乔占军.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阈下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J]中国出版,2013(10):45.
[2] 许岩.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J]中国集体经济,2011(1):69.
[3] 2017阿里巴巴集团公益报告。
[4] 阿里巴巴集团.2016-2017年度阿里巴巴社会责任报告.
[5]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2017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