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与当代创新※
2018-02-09阮红芬潘露茜侍鑫杰陆玲丹陆征宇
阮红芬 潘露茜 王 欣 施 扬 侍鑫杰 陆玲丹 陆征宇*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437;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老年科,上海 200032)
纵观中医学教育的发展史,其人才培养有着多种模式,如师承、祖传、学校教育、继续教育、自学等等,其中师承教育是古代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国医学史上,诸多流派的形成均依赖于该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例如刘完素-罗知悌-朱丹溪-刘叔渊的河间学派,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罗天益的易水学派等[1]。笔者有幸参与了由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开展的中医师承教育的继承工作,从中受益匪浅,并由此引发了对中医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考:中医师承教育是抛弃,还是保留?为何要保留,又如何保留?如何传承,又如何创新?
1 中医师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所谓师承:一是师徒传授的关系,二是师徒相传的系统,三是徒弟学到了师傅的真传。《后汉书·儒林传序》有云:“若师资所承,宜标名为证者,乃著之云。”后以“师承”来指学术、技艺上的一脉相承。中医师承是指在师承教育模式下学习中医,并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使中医理论不断完善。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各大著名的流派大多都是师承教育下的“产物”[2]。师承教育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留存数千年,始终是古代中医继承和发展的最主要模式,不仅具有教育方面的意义和价值,而且也推动着中医流派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1.1 中医师承在中医教育上的价值和意义 中医学以经验医学著称,师承教育则是对中医经验的传承与发展。在师承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为师徒关系,师徒如同父子般朝夕相处、形影相随,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师傅手把手将医学理论、疗效特色、实践经验等传授给徒弟;徒弟则在跟师的侍诊学习过程中,不断了解和体会师傅的临证思维、理法方药,不仅增强了徒弟的从医信念,而且还能使徒弟在学习中悟出心得,从而促进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对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经验和专长,只有通过耳濡目染、口传心授,才能使徒弟心领神会[3]。所以师承教育可以最完整地保留并传承中医特色和学术思想。
1.2 中医师承的流派传承价值 正如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的宗旨——“言传身教,薪火相继”,中医师承同样具有着流派传承的价值,既能继承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亦能大力推动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不仅可以解决名老中医后继乏人的问题,还可以结合时代特点在承接名老中医经验的同时,将其发扬光大,从而为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和师承人才队伍的建设夯实基础。
1.3 中医师承的医德文化价值 古人在师承教育中,师者通常会要求徒弟熟记药物的性味功效、背诵汤头歌诀等,为了让其更好地掌握药性药味,甚至带着徒弟上山采药、识药、试药;在临证时则会讲授其处方原则,并把中医经典融合于临证之中,让徒弟体会《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的博大精深。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扎实地掌握了理法方药等基础知识,对中医理论、临证诊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才有可能将临床经验发展成为中医的学术思想,进而推动中医药文化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对于医生,医术和医德的重要性是对等的。古代有名望的医家,大都有着高尚的医风和崇高的医德。在跟师学习中,师傅们除了传授徒弟们医术之外,还非常注重学徒人品医德的培养,师徒朝夕相处之中,徒弟的医德品性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大概就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提出的关于医风医德的教诲,时至当下依然被中医人所传承和景仰的缘由[4]。
2 古代中医师承教育的不足
当然,如今社会与古代社会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到了人口与信息爆炸及讲求科学的现代社会,中医教育仅靠师承的传统教育方式是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了。我们要客观地剖析古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利弊,不断改进、发展和创新当代中医师承教育的模式,从而更好地发展中医学。
2.1 多为个人传授 挟技自重 难成规模 中国古代文化教育普及程度不高,中医的师承教育通常属于个人行为,一位师傅带一名或者多名学徒,虽然针对性较强,但是培养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培养周期也较长,而且培养方法、教学策略难以复制和推广,所以传统的师承教育较难适应当代医学教学大规模、群体性、开放性的需求,也不利于中医学融入到现代医学的教育体系,阻碍了其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2 学术思想相对局限 古代中医师承教育通常是徒弟跟随师傅在临证治病中长期学习,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受到师傅学术思想的影响极大,而且容易偏重一家之言,从而导致学徒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然而,中医教育应当重视批判性继承,兼收并蓄、博采众方,要形成独特的学术思维,万万不可全盘接受与继承,不思变革和创新。
2.3 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难适应现代化社会的综合要求 近现代以来,现代科学思潮的兴起和西方医学的影响对中医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医学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大量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拒绝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提倡继承与发扬、改革与创新。然而,传统中医师承教育的生源多为从医者,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了解不多,且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明显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和创新,所以很难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医学教育模式[5]。
3 改革创新中医师承教学模式
改革与创新中医师承教学模式,承前启后,培养卓越中医人才。正如笔者参与的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的流派传承项目,自2008年创办以来,不断继承弘扬中医流派的特色,抢救性整理和挖掘各流派传人的经验。所选流派继承人大多都如同笔者一样,是受过正规医学院校系统医学教育的医师,不仅如此,大部分流派所选继承人也都是在多年临床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才获得此次向名老中医拜师求学的机会。通过三年跟师学习,老师的言传身教、谆谆教导,使笔者得到了脱胎换骨般的成长。经过亲身体验,笔者对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当代创新,有如下的一些思索:
3.1 以现代院校教育为基石 夯实地基 如前文所述,古代中医师承教育存在着诸多不足,学生对一些系统性的中医理论难以理解和领悟,培养或成长周期较长,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中医医生的培养模式,因此当代的中医师承教育必须建立在医学院校系统教学基础之上,前期必须学习和掌握中医和西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包括人文医学和交叉学科的知识,同时应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这也是选拔通过师承模式来进一步培养高级中医人才的必要条件。只有这种建立在医学院校系统教学基础上的当代中医师承教育所培养出的医学人才才能对临床了解得更深入、更透彻,成长和发展得更快。当然,愿意主动接受师承教育的医学人才一定都是热爱中医药事业的拥护者,有着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尤其是有着一定临床工作经历的医生,更相信和理解中医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更加珍惜再学习的机会,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更为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有使命、有责任地总结、继承和发扬导师的学术经验。
3.2 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 实施个性化教学,以培养高层次的中医学术人才为目标,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师承教育模式,如院校学生普及性师带徒和临床医师高层次师承教育,并采取教学团队形式,像黄瑶等[6]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开展海派中医学术流派医案课程,鼓励医有专长的老师培养学有专长的学生,不仅有利于继承老一辈中医名家的临床经验,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师承教育中进一步领悟中医学博大精深的内涵,把握中医学的独特思维方式,增强对传统医药的信心。培养卓越的中医人才,还应该提倡开放团队,打破学科的限制,将同行之间的竞争转化成合作,在校门之间、乃至国门之间穿越。
3.3 提高素养 重视经典 中医学扎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医乃仁术”“人命至重”很好地诠释了人文精神在医学形态中的重要地位[7]。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和特点是形成中医学术流派的重要基石。如果想要深刻地领悟中医流派的核心和精髓,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切入,将中医学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研学。针对中医学的文化属性,中医传统师承教育不仅要扎实掌握各类中医经典的内涵,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等,还要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道家、法家等文化体系方面的研究。
3.4 大医精诚 德艺兼优 当前社会,医德医风建设至关重要。“医乃仁术,医者仁心”,医疗工作者不仅要有丰富而精湛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如古代著名医学大家孙思邈所提出的,为医者应当具有大医精诚的职业操守和高尚医德。要想成为一代中医名家,万万不可心胸狭隘、唯利是图。中医师承教育中,为师者收徒都会将医德品性作为首要条件。师傅对待患者“如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一一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皆如至亲之想”,徒弟在侍诊过程中对师傅一言一行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并将其高尚的医德医风作为自己的行医准则,是为言传身教。
3.5 博采众长 甄别民医 中国医学史可以说是一部民间中医的发展史,诸多名留青史的中医名家,如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无不来自民间。当代中医名家,如岳美中、李聪甫等,也曾经是民间中医。如今,传统中医师承教学模式的师资力量主要来自于高等医学院校或各大医疗机构。然而,在民间也确实存在着大批身怀绝技、享誉一方的中医“民医”,他们依靠祖传的技能治病救人,也保留了中医的精髓和特色,他们同样是高水平的“明医”[1]。即便师承教育在民间,亦能获得“独门秘籍”。对于这类民间医家,国家应鼓励对其继承和发扬,政府可以对其技巧或偏方进行一定的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经验整理成册,出版发行,造就更多“名医”。如此把民间医家吸纳到中医流派队伍中来,才能扩大师承师资队伍,从而发扬中医的步伐才会迈得更稳健。
4 结论
以上是笔者对于当代中医学教育中师承教育模式的思考。师承教育具有很多特点和优势,例如充分发挥师徒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能够高效地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等。所以,为了培养卓越的中医人才,师承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中医教学模式,但为了与现代社会接轨,必须以院校教育为基础,而后力求更高层次的中医师承教育,这样便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良好传统文化和高尚医德医风的优秀中医继承者。
[1]李磊,陈仕杰.论中医师承教育研究进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0):894-899.
[2]张霆.现代中医教学中师承教育模式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4,8(1):10-11.
[3]方九亿,郭飞.中医药师承教育价值浅论[J].实用全科医学,2008,6(6):603-604.
[4]温茂兴.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J].江苏中医药,2005,26(10):60-60.
[5]丁舟,钟石磊,邱昕,等.当代中医传承教育模式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3):F0003-F0004.
[6]黄瑶,张振贤.海派中医学术流派医案课程在临床教学中的实施与效果研究[J].中医教育,2014,33(6):66-68.
[7]张勇峰.传统文化与医德医风建设的关系和作用[J].中医医学伦理学,2007,20(3):91-9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