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义市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2-09杨晓平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家庭家长孩子

杨晓平,覃 丽

(1.遵义师范学院;2.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201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同年7月,教育部在审议通过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成立家庭教育统一管理部门”“设立家庭教育学科”“制定家庭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完善家、校、社合作协同机制”“指明家庭教育的定位和目标”“编制不同阶段的家教规范或者指南”“明确家长在不同阶段培养内容”“形成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大环境”等八个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随着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家庭教育”这一关乎人的根本课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探讨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明城市的遵义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既是对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的积极回应,也是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的重要行动,更是提升遵义市民幸福指数、让遵义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

一、调查研究设计

(一)调查研究的维度设计

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遵义市家庭教育的真实情况。主要探讨以下问题:

其一,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观念与认识是怎样的,即维度一:家庭教育的观念与认识;

其二,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都有哪些,即维度二: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其三,家长用来实施家庭教育的资源和内容有哪些,即维度三:家庭教育的资源与内容;

其四,家庭教育的环境如何;家庭是否拥有家庭教育的文化;社区、学校、政府是否具有有利于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组织氛围,即维度四:家庭教育的文化与氛围。

(二)调查研究工具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围绕上述基本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访谈,征求了大量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咨询了遵义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相关专家,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认真分析和反复修改后,形成了研究的调查问卷。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的形式,其结构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和家庭教育基本情况两个部分,共计题数28个。其中,家庭基本情况共计6小题,包括家长的角色、职业、学历、月收入、孩子的学段和居住情况;家庭教育基本情况共计22小题,包括家庭教育的观念与认识、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家庭教育的资源与内容和家庭教育的文化与氛围四个方面。

本研究采用克朗巴赫(Cronbach)系数,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测量;采用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测。经 SPSS18.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问卷中的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为0.824,标准化信度系数为0.876,因此说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KMO值为0.813〉0.8,P值为0.000〈0.05,表明本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多级抽样法,抽取了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播州区和新蒲新区共计160个家庭进行调查。实际发放问卷总量共计160份,回收问卷160份,回收率100%,剔除废卷后的有效问卷12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78.1%。裴娣娜教授在《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中指出:“回收率如果仅在30%左右,资料只能作参考;回收率50%以上,可以采纳建议;回收率达到70%—75%以上时,方可作为研究结论的依据。”[1]因此说明,此问卷所获资料可以作为研究结论的依据。

二、调查研究分析与发现

(一)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1.家庭教育的观念与认识

在调查中,选择“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家庭教育的知识是需要学习的”以及与自己情况“非常符合”的家长比例为34%,认为“很不符合”的家长比例仅为4%。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多数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实施具有科学的、理性的认识。在观念上,能自觉认识到在学习型社会,只有做学习型家长,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其中,有42%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家长主要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用”,这属于典型的喂养型家长。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基础作用,没有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指学校教育,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如果作为教育之根的家庭教育一旦出现情况,教育大厦也会出问题。因此,这种类型的家长是最需要学习的,他们差不多是“家庭教育盲”;有38%的家长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教育孩子主要是妈妈的事情,爸爸主要负责挣钱养家”,数据说明,这样的“甩手”爸爸不在少数。他们首先把自己和学习对立起来,把自己和妻子对立起来,不仅为自己不参与家庭教育找借口和理由,还认为孩子的成长和家庭教育都与自己无关。这样的家庭,父亲是“影子”,是一个不可触摸的人;而有32%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长大了,一切就自然好了,不用管太多”,显然,这是“放任自流型家长”。其所占得比例也不低,具有一定代表性,他们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等,各方面都是天生的,不需要人去引导和培养。这样的家长,看起来都很潇洒,实质上是对孩子不负责任;最后,有高达48%的家长明确承认“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经常在内心接受不了自己家的孩子如此平凡”。这和前面高达32%比例的“放任自流型家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他们认为孩子的成长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因此不愿意付出。另一方面,却又“羡慕嫉妒”那个“别人家的优秀孩子”。

2.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调查发现,有21%的家长“时刻要求自己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好学爱学的心态,以此为孩子做好学习的榜样和示范”;有23%的家长“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希望努力做一个学习型家长,远离格调低下不健康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家长在家庭教育活动过程中,能意识到自己作为家长的“榜样示范”和镜子作用。然而,竟然有42%的家长“经常自己玩手机、看电视,却要求孩子认真写作业”。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很好地解释了什么是教、什么是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留下了这样的智慧:“教”就是要我们自己做示范,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自己就做什么样的父母,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好镜子的作用。“育”就是要给孩子立下最基本的规矩或者说做人的底线,那就是要善。因为,人性的影响远比智力的教育重要,而家庭教育就是要做好镜子和守好底线的活动。有48%的家长对孩子“最关注的事情就是在学校有没有认真听课,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督促孩子快点做完”;对孩子能做到“总是通情达理,不小题大做、不乱发火、不唠叨、不比较、不说教、不看重分数”的家长比例仅为14%;能“经常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和“经常带孩子外出,或游玩、或运动、或游戏”的家长比例分别只有12%和18%。家长是孩子成长的伴随者,其角色定位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知意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成才。而孩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等,都直接受到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是在得到肯定、承认、赞美中产生的,绝不是在打骂和比较中能够培育出来的。家长要重视榜样的力量,追求两代人的共同成长,把自己视作孩子的学习榜样和标杆,努力追求自身进步,从而带动孩子成长,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3.家庭教育的资源与内容

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当前家庭事务中的重中之重,至于孩子在规矩、责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等以后再说”这个选项,仅有14%的家长认同,有30%的家长不认同。有33%的家长认为“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孩子在未来职场中取得成功,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信心以及应对生活中各种情境的意志力”;有44%的家长认为“除了教育孩子要遵守纪律、好好听课、认真写作业、考试、读书等,还要培养他们自我保护、防范坏人的能力和意识”。不言而喻,家长们都在积极思考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孩子而言,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究竟应该是什么。显然,家长们都意识到,除了知识的学习外,培养和灌输必要的防范意识、危险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等,都非常重要。在“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有没有兴趣,都应该让孩子上一些特长班、课外补习班”这个选项的调查数据中,有26%的家长不认可,而有20%的家长还在摇摆纠结中。其实,对绝大部分孩子来说,上课外班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孩子的发展是需要时间和空间,时间空间全部被填满了,孩子如果根据既定导向不断重复,就无法发展了。但是,不难看出,在“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以考试为中心的评价体制下,处在矛盾、迷茫、纠结、无助中的家长仍然存在,可以用“衣带渐宽终不悔,考试消得人憔悴”来描述这部分家长和学生。

4.家庭教育的文化与氛围

除了对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查外,对家长置身其中的周边环境调查,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一个家长而言,来自其他家长以及学校、社区、政府部门对其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指导、支持和帮助,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据调查显示,高达46%的家长“经常与周围的家长探讨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这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数据。家庭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活动,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然而,从事这种育人活动的主导者——家长,却是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培训和学习的非专业人员,也没有获取任何专业资格。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育人活动呢?在我国,大多数的家长基本是“自学成才”或者“摸着石头过河”,其在“独学而无友”的情况下,势必就只能“孤陋而寡闻”。 所以,能主动与其他家长讨论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方法,这是一种家庭教育学习共同体的萌芽状态,也是家长在主动积极地营造家庭教育的外部文化。此外,家庭所在的社区、孩子所在的学校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又为家庭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呢?在接受调查者中,选择“居住地所在社区经常举行家庭教育的讲座,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识”的比例仅为8%;选择“居住地所在社区有设置专职部门为家长开展免费咨询,对家庭教育有疑难问题的家长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的比例也仅为8%;而选择“孩子所在的学校每学期组织家长至少进行一次家庭教育的专题培训”的比例也只有14%。这反映了遵义市家庭教育进学校、进社区的普及程度不够,政府对家庭教育的投入力度还需加强。广大家长渴望得到专业人士和相关部门对其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高达46%的人选择了“如果政府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和服务,您会积极参与学习、并在需要的时候寻求帮助。”

(二)调查研究的发现

1.家长责任错位与家庭教育观念混乱

首先,在参与调查的对象中,其身份有58%的“妈妈”、19%的“爸爸”和23%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说明遵义市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家长责任错位”的突出问题。“家长责任错位”是“指家庭成员原本的成员角色,由于成员间未能履责或半履责的状态而造成的或产生的混乱角色,进而隔阂了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与交流,从而造成的家庭教育的缺失。”[2]从参与调查的对象可以看出,一方面,家长与父母的角色并不是完全重合的,有23%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充当着家长的角色,履行着家长的责任。而父母才是给予孩子生命的人,才是应当承担起家长角色和责任的不二人选。有58%的“妈妈”在独自扮演着家长的角色,独自承担着家长的责任。有38%的家长高度认同“‘男主外,女主内’,教育孩子主要是妈妈的事情,爸爸主要负责挣钱养家”的观点。这种角色混乱和责任错位,将直接导致家庭教育责任的转移,而这种责任在转移中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顺利实现,并且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地、合格地履行,就不得而知了;另一方面,调查显示,虽然有一部分家长认同“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家庭教育的知识是需要学习的”,但更多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家长主要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用”,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长大了,一切就自然好了,不用管太多”,但是“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经常在内心接受不了自己家的孩子如此平凡”。显然,从对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情况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与自己教育不教育关系不大,家长的任务只是供给孩子吃喝,把他养大。这属于典型的喂养型家长,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在一个多元复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环境,然后才是学校和社会环境。要想孩子健康成长、和谐发展,不是任何单一环境能实现的,其理想的状态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环境有效结合,协同发挥作用。

2.家长家庭教育方式取向理性与实际教育方式不理性

调查显示,较高比例的家长“时刻要求自己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好学爱学的心态,以此为孩子做好学习的榜样和示范”“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希望努力做一个学习型家长,远离格调低下不健康的生活”。这说明,家长能理性地认识到家庭教育中自身的榜样作用,能自觉地把对孩子的教育和家长自我的教育结合起来,能认识到家长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就是教育孩子、促进孩子成长的过程。但是,家长在实际生活中却“经常自己玩手机、看电视,却要求孩子认真写作业”,不能对孩子做到“总能通情达理,不小题大做、不乱发火、不唠叨、不比较、不说教、不看重分数”,“最关注的事情就是孩子在学校有没有认真听课,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督促孩子快点做完”。极少“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极少“带孩子外出,或游玩、或运动、或游戏”。这表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自我分裂倾向,虽然有理性认识,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存在教育方式粗暴、不理性,且极度单一,缺少科学性和多元化。

3.家长家庭教育功能定位准确与自身能力不足

调查中,大部分家长能自觉意识到在家庭事务中除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外,还要重视孩子在规矩、责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较高比例的家长认同“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孩子在未来职场中取得成功,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信心以及应对生活中各种情境的意志力”,他们认为“除了教育孩子要遵守纪律、好好听课、认真写作业、考试、读书等,还要培养他们自我保护、防范坏人的能力和意识”,并不认同“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有没有兴趣,都应该让孩子上一些特长班、课外补习班”。显然,大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功能有自己准确的定位,不再停留在保姆式吃喝拉撒睡的家庭教育功能区。家长虽然有了准确的家庭教育功能定位,但是,由于家长自身教育知识素养、学识水平及教育能力等的不足,迫切需要接受大量高效、优质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培训和学习,而当前学校、社区和政府提供的相关指导和支持力度显然还不够。另外,一部分经济状况不佳的家庭,他们对家庭教育的投入“心有余,钱不足”,需要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经济支持和帮助。

三、对策与建议

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是一项巨大而系统的工程。这项工程需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短板”,都会造成这一系统工程产生“木桶效应”。

(一)家庭层面

1.父母加强自身学习,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素养

家长是一种需要投入教育情怀、需要具备家庭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独特职业,这个职业具有终身性。家长是孩子的学习标杆、终身学习者和学习型家庭构建者。虽然,家长会因自身条件、特殊情况等,无法掌握正规、系统的家庭教育学知识,但是,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要践行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

2.父亲加大家庭教育的参与度,强化作为家长的责任意识

“父者何谓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这说明,“父亲不是因为生下孩子,而是因为教育孩子,才被称为父亲。”因此,父亲必须积极参与到家庭教育活动中。这里的参与,不仅指经济层面的参与,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参与。父亲只有加大在家庭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度,才能不断强化自己作为父亲、作为家长应该具有的责任意识。

(二)学校和社区层面

1.借助地方高校专业教育资源开设家庭教育相关课程,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优质家长培养模式

专业化发展是当前行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对影响孩子一生发展的家长而言,更应该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在专业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专业标准,而唯独承担着艰巨育人任务的家长却没有这个标准,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没有人意识到满足家长的专业化发展需求,已经刻不容缓。基于此,可以借助遵义地方几所高校的教育资源,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的基本功能,开设家庭教育相关课程模块,培养和提升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核心素养。接受学习的家长分两个层次,通过两个阶段分别参加学习,一种是正式成为父母前的“职前”培训,一种是已经成为父母的“入职”培训,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优质家长培养模式。所谓家长“职前”培训,就是指即将做父母的夫妻,要学习家庭观念、家庭角色、家庭职责等方面的知识,树立他们的家庭意识、家长意识、责任意识。家长“入职”培训是针对已经为人父母的家长,根据他们在孩子成长、夫妻相处、家庭建设等方面的实际困惑,进行诊断式、问题解决式培训。

2.发挥各级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职能,形成市、区、县三级“线上线下”一体化咨询服务体系

当前遵义市已经建立了市、区、县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和组织,这些机构和组织里,具有一定数量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兼职专业人士。他们可以给既想提升自我却又没有系统学习时间的家长,提供即时性“菜单式”咨询服务与指导。他们的本职工作就是服务遵义地方家庭教育,他们有能力为家庭提供丰富的教育指导。基于当前家长工作繁忙、角色多元以及生存压力巨大的现实情况,这样的服务机构和服务体系,能提供家长随时进行咨询的服务,且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

(三)政府层面

1.设立“父亲假”,为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家中有生产坐月子的妻子,相关部门也可以借鉴“产假”,为丈夫设立“父亲假”。为保证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应从立法及政策层面,鼓励并保障父亲的相关权益,才能使父亲在参与育儿时没有后顾之忧。从目前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对于父亲此项权益的保护,使用得最多的形式就是设立“父亲假”,也可以称为护理假。

2.建立家长家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搭建家庭与学校互通的“立交桥”

学分银行是在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这一伟大目标下,提出的一种成人学习制度,其模拟或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学习者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时间、学习地点进行学习的一种管理模式。其设想是学习者无论在哪里学习、学习什么,只要其进行了学习,都可以将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并存进“学分银行”,需要时可以取出使用。“学分银行”的特点在于边学习、边实践,是典型的“做中学,学中做”模式。建立家长家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敦促家长积极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让家庭教育结出丰硕的果实,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相关部门可以依托社区居委会,建立家长家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家长组织的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活动都可以前往社区居委会进行登记,社区居委会将其转化为一定学分“存储”到该家庭的账户下,涉及孩子转学、升学、评优等事项时,该学分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划拨到孩子的成绩中。家庭教育活动越多、家庭教育质量越高的家庭,其孩子的总成绩将会越高。通过建立家长家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搭建家庭与学校互通的“立交桥”,整合学校与家庭的有效资源,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功能和促进孩子成长。

3.加大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视和资金投入

《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无论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完善,还是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对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各级各类家庭对于政府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怀有极高的期待和信任,他们认为:在政府主导和推动下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惠及到有需要的家庭。但是,目前的工作力度和普及范围还远远不够,这需要政府加强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吸纳更多的专业人士从事该项工作。同时,现有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师资队伍,专业水平急待提高。

4.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才的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基础性和务实性,且自成体系。目前遵义市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从事该项工作的骨干教师皆属于兼职教师,他们以做公益为主,所提供的服务还不能满足家长的需要。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专门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社会组织逐渐增多,而且他们可以从专业性、人员的配备、服务体系的配套等方面,提供更有效及时的服务。政府可以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把专门的事交给专业的组织去完成,这将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一条思路。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杨新晓,陈殿兵.当代家庭教育的迷失与追寻[J].基础教育研究,2016,(9):76-78.

猜你喜欢

家庭家长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