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水市生态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

2018-02-08潘建玲

价值工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态城市衡水市SWOT分析

潘建玲

摘要: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强调城市建设应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涉及城市生态产业、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相互协调。运用SWOT战略分析工具,分析衡水市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而给出适合衡水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Abstract: Eco-city construction is a dynamic and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which emphasizes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urban construction. It involves the development and coordina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industry,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urban ecological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in Hengshui by using SWOT strategic analysis tools, and then gives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in Hengshui.

關键词: 衡水市;生态城市;SWOT分析

Key words: Hengshui city;ecological city;SWO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7-0025-02

1 衡水市生态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

1.1 优势分析

1.1.1 绿色城镇化建设的成果

衡水市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结合地域特点建成了特色小镇,发展了旅游产业,提升了城市绿化和基础设施。在经济产业的生态化、宜居环境的生态化以及文化的生态化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今后进一步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1.1.2 区位交通优势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于环渤海经济圈和首都经济圈的“1+9+3”计划京南区,毗连雄安新区。东部与山东省毗邻,西部与石家庄市接壤。衡水市交通便捷,区域内有京九铁路、石德铁路、邯黄铁路、石济高铁、京九高铁、石津城际高速铁路、衡潢铁路、朔黄支线八条铁路以及规划铁路途经衡水,有京南第一大站之称,被社会经济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黄金十字交叉处”。

1.1.3 资源优势

衡水市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湿地资源和水资源在建设生态城市上具有很好的资源承载能力。湿地资源——衡水湖,已被河北省政府定为湿地与鸟类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水资源丰富,流经衡水境内的较大河流有潴龙河、滹沱河、滏阳河、老盐河、清凉江、卫运河、南运河等,分属海河水系的四个河系。

文化资源方面,衡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人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联合国杰出手工勋章认证”的衡水内画和武强年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县“封氏墓群”和“开福寺舍利塔(景州塔)”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桃城区的“宝云塔”、“孔颖达墓”,有“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有“冀州旧城址”、“西堤北石塔”等20处。

1.2 劣势分析

1.2.1 经济发展滞后

衡水市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总体经济增长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用于城市生态建设的财政投入。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衡水全部GDP为1413.4亿元,河北省GDP为31827.9亿元,占全省的4.4%;公共预算收入为95.7亿元,占全省的3.4%;公共预算支出为300.3亿元,占全省的5%。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导致产出成本较高,污染较为严重。2016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为130天,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污染严重。城市基础设施在承载产业升级和治污与排污上存在突出问题。

1.2.2 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不高

衡水作为北京的果蔬供应地,其产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不高。衡水湖湿地资源开发程度有待提高。地热资源、水资源等没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此外,相应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受首都经济圈的虹吸效应的影响,均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和引进。

1.3 机遇分析

1.3.1 政策与规划机遇

伴随国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及生态城市建设的不断重视,中央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绿色生态建设的政策,包括支持生态城区、建设特色小镇、推进节能环保等方面。

河北省住建厅发布了《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6-2030年)》规划确定了衡水市职能定位,为生态宜居的滨湖园林城市,冀中南综合物流枢纽,安全食品和优质产品保障基地。[1]

衡水市响应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关于“广泛开展质量强省(区、市)活动”和实施“地区间质量对比提升”的要求,衡水市拟组织开展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以“质量衡水、魅力湖城”为城市精神,将“质量、标准、品牌、诚信”融入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城市建设和政府服务等各领域,走出一条标准先行、创新驱动、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的发展新路。[2]《衡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中关于衡水市的区域定位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京津冀区域绿色农产品供应加工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冀东南交通物流枢纽和生态宜居滨湖园林城市。endprint

1.3.2 生态经济发展机遇

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的后花园等区位优势,成为衡水市发展物流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以及旅游产业等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近些年,衡水市积极致力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成功的举办了衡水湖世界马拉松赛、河北省首届园林博览会,积极竞选魅力城市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衡水湖乃至衡水市的知名度,大大推动了生态产业发展。

1.4 挑战分析

1.4.1 来自周边城市区域对相关资源的竞争

衡水市“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战略之一是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基地。河北省在推进各个市区生态旅游开发方面出台了不同的优惠政策。因此,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吸引所需的技术、人才和资金,对于衡水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至关重要。

1.4.2 生態意识淡薄

企业层面,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多种原因,仍然实行粗放的经营模式,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淡薄,导致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产出的不良结果。社会层面,城市居民对生态城市建设参与度不够,市民在美化净化环境方面表现不积极。

2 衡水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2.1 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衡水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政策机遇,为衡水市发展生态产业提供了基础和条件。目前,农业产业和物流产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未来的发展应以提高科技在产业中的应用为主要目标,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提升。旅游产业的提升空间很大,未来的旅游产业应成为衡水市的支柱产业,以旅游促发展,带动相关产业朝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方向发展。

2.2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指标。完善基础设施,可以保障居民居住舒适度与出行的便捷度。目前,首要解决的城市问题是城市内涝问题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城市内涝问题,城市管网工程可以借助衡水水资源优势,实现河流与干渠的蓄水和排水的作用,有效的完成雨污分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可效仿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提高垃圾处理的科技水平,实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实现循环利用的效果。

2.3 形成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是用于衡量生态城市建设的水平和程度的标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包括一般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特殊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特殊评价体系是在一般性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根据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和目标,结合区域特点,设定具体的指标权重,可以具体衡量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和社会生态的水平,确定实际的工作重点。

2.4 实施人才资源的引进与开发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城市建设与开发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作支撑。一方面,采取优惠、福利政策进行人才引进;另一方面就是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开发,鼓励进修与再培训。此外,可以利用地方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服务地方城市建设。

2.5 提高公民生态意识

生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居民的参与与支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要求公民具有相应的生态意识与生态理念。一方面,通过生态理念的宣传与教育,既有利于企业形成生态经济理念,也有利于公民养成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另一方面,通过举办生态城市建设相关活动的方式,邀请企业和市民积极参与,提高公民城市建设的参与意识与生态意识。

3 结论

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将生态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中,涵盖生态环境、城市空间、综合交通、绿色建筑、能源利用、智慧信息、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只有在充分认识自身内部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外部存在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将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融入城市建设,才能最终实现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燕赵都市报.衡水主要打造生态宜居滨湖园林城市.[R/OL].[2017-03-09].http://hs.hebnews.cn/2017-03/09/content_6359840.htm.

[2]中国衡水.关于申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公示[R/OL].[2017-07-10]. http://www.hengshui.gov.cn/HSXW/ZFGG/2017/07/10/content_421922.shtml.

[3]陈玲玲,冯年华,潘鸿雷.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南京生态城市建设进展及对策[J].生态经济,2015,31(05):175-179.

[4]尹少华,米伟明,李少艾.基于SWOT分析的湘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路经选择[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9(02):1-5.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城市衡水市SWOT分析
衡水市博物馆藏民国时期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
衡水市
衡水市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