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重器

2018-02-08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长征三号高精度北斗

2017年11月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第三代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的首批组网卫星(2颗)以“一箭双星”的发射方式顺利升空,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为何点火4小时后才迎来发射成功

和以往航天活动一样,北斗三号卫星所搭乘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也是在“五四三二一”的倒计时中点火升空的,先是喷出火焰、吼出巨响,随后刺入苍穹。不过,细心的人可能会留意到,11月5日19时45分,北斗三号所乘坐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已经点火,但直到4个多小时以后,整个任务才宣布成功,那时已经接近11月6日零时。

事实上,这一次北斗三号卫星乘坐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左右,剩下的时间则都交给了一个名为“远征一号”的上面级。后者接力,经过3个多小时的奔波,将北斗三号卫星送入目標轨道,才得以完成发射任务。

“上面级”和火箭一样,也是一种运载工具,简单说即是在原有三子级火箭上面,增加相对独立的一级,形成“四级火箭”。其功能类似于机场的“摆渡车”,后者将乘客送往不同目的地,上面级则先后将不同的卫星直接送到工作轨道。此前,在没有“太空摆渡车”时,运载火箭把卫星送入“转移轨道”后,卫星要通过自身变轨到达工作轨道。这个过程需要消耗“数吨”燃料,飞行“数天”。而“太空摆渡车”“接力”火箭飞行后,仅用几个小时就能把卫星送入工作轨道。

从这个角度来看,4个多小时后迎来“发射成功”,已是比较快了。

北斗三号牛在哪儿

应用新突破

相比北斗二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不仅是卫星组网从区域走向全球,同时技术更先进、建设规模更大、系统性更强。北斗三号采用星载氢原子钟,其精度将比北斗二号的星载铷原子钟提高一个数量级。同时,卫星设计寿命达10年以上。

发射新方式

此次发射是借助“太空摆渡车”,将卫星送入轨道。卫星不再需要自身变轨,就可以直达工作轨道。这种采用上面级“一箭双星”直接入轨发射也将是未来北斗三号卫星工程的主要发射方式。

未来新预期

通过北斗高精度,手机定位可以实现1米的定位精度,特别是在卫星信号观测环境较差、短时间完全遮挡的情况下,手机终端通过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中的增强定位服务,可解决手机用户在高架下、隧道、车库等情况下无法定位的问题。

在共享单车应用方面,北斗高精度定位可以实现共享单车1米精度的定位,大大减少定位误差,方便用户找车。此外,北斗高精度还能提供电子围栏,利用厘米级精度定位进行测量划定,支持后台对高精度定位的共享单车是否停放到规定区域做出判断,方便引导规范停车,减少城市管理成本。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征三号高精度北斗
北斗和它的N种变身
北斗时钟盘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长征火箭,例无虚发
高抗扰高精度无人机着舰纵向飞行控制
船载高精度星敏感器安装角的标定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基于高精度测角的多面阵航测相机几何拼接
高精度免热处理45钢的开发
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