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赏析
2018-02-08叶舟
叶舟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1)。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2)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3)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濯(5)清涟(6)而不妖(7),中通(8)外直(9),不蔓不枝(10),香远益清(11),亭亭净植(12),可远观而不可亵(13)玩焉(14)。
予谓(15)菊,花之隐逸者(16)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17)者也。噫(18)!菊之爱(19),陶后鲜(20)有闻(2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3)!
注释
(1)甚:很,非常。蕃:多。(2)李唐:指唐朝。(3)独:只,仅仅。(4)淤(yū)泥:污泥。染:沾染(污秽)。(5)濯(zhuó):洗涤。(6)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7)妖:美丽而不端庄。(8)通:貫通;通透。(9)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10)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11)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益:更加。清:清芬。(12)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树立。(13)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14)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15)谓:认为。(16)隐逸者:指隐居的人。(17)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18)噫:感叹词,相当于“唉”。(19)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20)鲜(xiǎn):少。(21)闻:听说。(22)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3)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宜:当。众:众多。
解析
《爱莲说》的作者为北宋文学家周敦颐。其大意是: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感言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行文崇尚自由活泼,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是我国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9字,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容。
这篇文章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三种花尤其是莲花的比喻义,抒发了作者洁身自好、不甘屈服于世俗的高尚情操。《爱莲说》以莲寓志,写出了作者心中理想的君子形象。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品德,特别是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作者还以菊花和牡丹做衬托,菊花象征隐逸,牡丹象征富贵,莲则象征君子,这实际是三种不同的处事态度和人生追求。作者欣赏陶渊明那样真正的隐士,讥讽流俗对富贵权势的追逐,但他更推崇的是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
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备至的理想人格。儒家推崇的君子具有仁厚、正直、勇敢、自重、独立、坦荡等美德,强调安贫乐道和勇敢承担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周敦颐正是这样的君子。他为官正直,数洗冤狱,深受百姓爱戴;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爱莲说》以莲自况,借莲言志,表达了周敦颐的人生理想和人格追求。
我们今天重读《爱莲说》,重在分析其思想内涵,继承其文化精髓。莲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理想人格的写照,也寓意着洁净纯朴、正直刚正和坚强自重。这对推进当今防腐倡廉教育也有重要意义。
《爱莲说》倡导洁净纯朴。莲的特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受环境的浸染而保持自身品质的高洁,象征君子的洁身自好、不同流俗。君子即使在物欲横流、时弊滋生的社会环境里,也能保持真善美的高贵品质,不与假恶丑同流合污。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如果思想稍有放松和懈怠,就可能丧失原则,滑向腐败。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严防“红包”笼络、“美色”迷惑、朋友拉拢和亲属怂恿,像莲花一样洁净纯朴,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爱莲说》倡导正直刚正。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内心通达,行事正直,具有纯正无邪、独立不倚的品格。比喻君子维护正义不趋炎附势,严于律己不胡作非为,表里一致不口是心非,像莲花一样正直刚正。当前,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不虚报工作业绩,不用非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爱莲说》倡导坚强自重。“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清幽洁净、高逸超群,而令德远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比喻君子能保持应有的尊严形象,权势面前不失节,逆境面前不动摇,困难面前不退缩,像莲花一样坚强自重。
由此可见,古代的“爱莲说”正是今日的“爱廉说”。莲花的精神内涵亦值得党员干部在为人处世、执政为官中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