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水西谱新章
2018-02-08党亚惠
党亚惠
溧阳隶属于江苏常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乡”“茶叶之乡”。溧阳竹箦镇有个美丽的村子——水西村。水西村与新四军有着不解之缘。共和国开国中将王必成曾说:“没有水西村,就没有茅山根据地,就没有东进,就没有苏北根据地,也就没有黄桥战役的胜利!”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
1939年8月,为了加强对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的统一指挥和领导,新四军军部决定增设江南指挥部的建制。11月7日,江南指揮部在溧阳水西村举行十月革命节纪念大会,陈毅、粟裕以江南指挥部正、副指挥名义发表讲话,正式宣告江南指挥部成立,至次年7月,陈毅、粟裕率江南指挥部及其主力渡江北上。
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在敌伪顽夹击的形势下,机动灵活地浴血战斗。1939年1月8日,第一支队第二团、新六团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在丹阳以南九里镇、贺甲村一带,与日军发生激战,至9日,击毙日军168人,俘日军3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江南人民称之为“延陵大捷”。1940年元宵节之夜,日伪军800余人偷袭安中里、樊塘村,进犯水西村,陈毅、粟裕亲自指挥“江抗”二团一部、教导大队及机关人员奋起反击,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水西村,保卫了江南指挥部,创造了以少胜多、保卫指挥机关的战例。
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后,向东、向北发展是党中央、毛泽东确定的战略方针。1939年10月,陈毅、粟裕决定西撤至扬中的“江抗”与挺进纵队合编,仍称挺进纵队,管文蔚任司令员,叶飞任副司令员,下辖四个团。根据党中央统战工作精神和苏北具体情况,陈毅、粟裕确定了“击敌、联李、孤韩”的策略方针。陈毅于1939年8月至次年4月间,先后三进泰州与鲁苏皖边区游击正副总指挥李明扬、李长江会晤,经过艰苦说服工作,与二李部建立了一定的统战关系,使新四军得以在江北有了立足之地,建立了向北发展的桥头阵地。在加强向北发展的同时,陈毅、粟裕派杨浩庐等人返回东路地区,并指示“重建武装,坚持东路斗争”。1939年11月6日,留在常熟阳澄湖地区的30多名伤病员,组成了“新江抗”。1940年4月下旬,“新江抗”改编为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谭震林任司令兼政委,组成东路军政委员会,进一步向东发展。从而,苏南新四军开辟了苏常太、澄锡虞和太滆抗日游击根据地。
新四军在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积极培养和慎重发展党员,并着手重建党的各级组织。江南指挥部在艰苦复杂的游击环境中,提出了一边打仗、一边建军的口号。江南指挥部机关和部队在战斗之余,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战地服务团还深入连队开展文艺宣传,进行文化教育,从而提高了部队的文化水平,增强了体质。由此,在革命的大熔炉中,江南指挥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从事党政军群工作的干部和各种人才,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新四军一支队东进江南行动开始时,陈毅就作动员说,我们向江南敌后挺进,完成肩负的光荣任务,就要遵守与执行新的三大纪律、六项要求、十项注意,以模范的行为,团结和依靠群众。我们不拉夫,不派款,不扰民,与国民党军队不同,使群众看清我军是人民的军队。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把在群众中流传的“出门遇见兵,有理讲不清”,改成“遇见新四军,亲如一家人,道理也可说分明”。东进江南的新四军不但以实际行动取得群众的信任,还大力开展抗日宣传工作。江南指挥部政治部民运工作队和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同志,深入民众,运用唱歌、演戏、贴标语、发传单、开大会、办夜校、俱乐部等各种形式,揭露日军暴行,宣传党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政策,与广大民众同甘苦,共命运。在共同的斗争中,军民建立了深情厚谊,使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
1940年6月中旬,冷欣派其第六十三师进驻高淳,与第四十师、挺进军第二纵队形成对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合围之势。江南指挥部为团结抗日,顾全大局,决定北移,到溧武路以北大举肃清敌伪势力。郭村战斗胜利之后,7月上旬粟裕亦率部渡江北上,7月23日,江南指挥部改称苏北指挥部,尔后与兄弟部队共同肩负起党中央赋予的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光荣使命。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从成立到渡江北上虽只有短短七八个月时间,但却是新四军挺进华中敌后抗日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对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向东作战”,开辟与坚持苏南地区敌后抗日游击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原系李氏宗祠,始建于明代。1984年溧阳市政府修复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并建立了纪念馆。随后,又增设了“新四军将帅馆”“墨影室”和新四军老战士题书碑廊等。2006年初,溧阳市政府又投资2600万元,在老馆对面建立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新馆。两馆之间建纪念广场。远远望去,纪念馆呈大写“M”形,右顶侧“N4A”的标志十分醒目,它以纪念碑的现代抽象,解读了新四军的文化肩章符号。
该馆收藏历史照片810幅,纸质类文物1209件,金、铁、木、布、瓷等质类文物260件,书画近500幅,相关史料1250份及毛泽东像章10043枚。该馆现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0000平方米。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史料展览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设计理念新颖,用抽象的文化符号、丰碑的形式解读新四军在江南的历史功绩。用高科技的陈列手段,以运筹帷幄、东进北上、建家立业、威震敌胆、民族忠魂、华夏脊梁六个部分,展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历史。
纪念广场,以“东进东进”“运筹帷幄”“疆场硝烟”“鱼水情深”为内容的地刻,含义深刻,刻凿精湛;绿化区,松柏葱茏,花木相掩,景色宜人;广场中央的歼-5战斗机,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它以挺拔的雄姿,屹立在此,重新接受新的使命。
毛泽东像章陈列馆,2007年11月30日正式对观众开放,2015年改陈展后于12月26日竣工并重新开放,展览了各时期的毛泽东像章近2000枚,其中不乏各时期珍贵的像章。
陈毅元帅诗词将军法书碑廊,古朴典雅,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10位将军抄录陈毅元帅诗词和为纪念陈毅元帅诞辰110周年题书的作品,文化大师欧阳中石为“碑廊”题名。庭院式的回廊中,敬立着陈毅元帅和夫人张茜的全身铜像。
多年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挖掘红色资源,扩展思路,开拓创新,以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完善的硬件设施服务大众。截至2017年5月底,纪念馆共接待游客26.8万人次,其中不乏新四军老战士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现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翠美水西
溧阳水西村因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而闻名,如今水西人在这片红色土地上饮水思源,开创未来,揭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全村区域面积6.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08亩,下辖18个自然村,31个村民小组,人口3068人,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230元。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文明村工作先进村”“常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当年烈士用鲜血和生命守卫的土地,如今已是青翠的茶园。水西翠柏这个暗喻着水西精神的名茶品牌,就是产自这里。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茶农在这里垦地种茶,兴建了水西茶场,1986年创制成功名茶“水西翠柏”。1986年之后,曾连续四届获江苏省“陆羽杯”奖,2016年又获上海国际茶博会金奖。“水西翠柏”不仅是名声远扬的茶中精品,更是水西村村民的重要经济收入。全村有近千亩茶地,几乎每户都有茶园。每当采茶之季,村民们白天采茶,晚间制茶,整个村庄弥漫着浓郁的茶香。
早在2011年,水西村就开始了三星级康居乡村的建设。村庄之变在于拆旧推新。在打造红色旅游的特色主题下,拆除危旧房屋及违章建筑,在拆迁安置的同时,借助“水西纪念馆”这一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优势,有规划地兴建村民宅院,在推出名茶“水西翠柏”的同时,更推出富有特色的农家乐。村庄之变在于道路硬化通畅。在整治乱搭乱建的同时,推进村庄道路的硬化和通畅。村里澆筑水泥道路及场地近万平米,不仅村内的主路全都浇上平整宽畅的水泥路面,而且家家户户门前、场地都铺上水泥路。村庄之变在于清洁卫生。村庄彻底告别了吃用井水、河水的历史,铺设了约10公里的管道,家家户户通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还新建了村内的排水系统,开展了农村沼气池工程建设,改造了200个家庭化粪池,种植了大片绿化,“小桥流水、白墙黛瓦”的江南水乡风光呈现在眼前。村庄之变在于绿化美化。在给村民房屋墙面粉刷出新的同时,在村内砌有各式花坛,铺设大片草坪,栽种大量的风景树及各类果树。
当年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抗日,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取得胜利,靠的就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如今,水西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要依靠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