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再省视”笔谈
2018-02-08
编者按:由《读书》编辑部和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传统的再省视: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二0一七年十二月初在深圳召开。研讨会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和“传统文化与国学教育”等话题展开。这里,我们选登几位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鲁迅与三十年代考古学的几个问题 孙郁
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是胡适、鲁迅那代新文化倡导者的主要工作之一。在一般人的眼里,“五四”那代新文化人对于传统多有偏激的声音,其实我们看看他们整理国故时候的文字,都很理性,对一些问题的思考,至今想来亦有不小的价值。
以鲁迅与中国新生的考古学的关系而言,可以看出他面临重审文化遗产时的多重视角。一九一三年,他在教育部发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提出文物保护的理念。那时候域外考古学的理论开始传入国内,他对于德国、日本的考古报告十分关注,这刺激了他对于历史的新的思考。而他理解考古学问题,借助了自己的金石学研究的经验。由金石之趣到考古学之趣,他的文化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珍藏的《考古学论丛》《东亚考古学研究》《支那古明器泥像图说》《满鲜考古行脚》和《殷墟出土白色图器研究》《安阳发掘报告》《徐旭生西游日记》等,都帮助他拓展出理解历史的新思路。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考古学队伍,知识结构十分复杂,有的从金石学进入此领域,有的是人类学和哲学专业出身,一些文字学研究者也加入此行列。鲁迅认为,考古学的成果可以填补历史学研究的某些空白,他佩服王国维、罗振玉的某些成果,对于徐旭生的西北考古也多有支持,在考古学影响下的疑古派的史学研究也进入他的视野。作为文学家,鲁迅在大量翻译域外文学著作和艺术理论著作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观,他关注考古学领域的状态时形成的几个观点,对不同学科理念也有多种对应。这与历史研究的学者形成了不同的视角,其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
面对国外一些考古学家对于中国文明的简单化的礼赞,鲁迅有一种警惕的眼光。考古可以使人增进对历史的认识。从各种关于中国历史的考古报告展示的信息可以发现,中国文明是一个动态系统,中国文化与周边国家的文化在互动之中。所以他反对大中华主义,借用了“他人的自己”的概念,将托尔斯泰主义的话语从文学领域运用到东亚文化的认识当中,这是溢出了一般考古学家的思路的。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考古学成果也影响了史学界的疑古派的理论,鲁迅对此十分关注。但他对于疑古派的缺少实物论证不以为然,认识历史,仅仅有技术性的手段还不够,倘不了解人文性的因素,也会遗漏一些要素。鲁迅对于疑古派的质疑,有一定的方法论的启示。
应当说,考古学给传统的再省视带来一场革命,但早期学者存在的人文性的缺失,以及认知维度的简单化,被敏感的鲁迅意识到了。虽然他对于历史研究与考古学研究都有许多盲区,但他的多维性的思考,对于不同专业的人也未尝不是一种刺激。
国语的确立与学术审议委员会的导向 沈卫威
一、国语的确立
一九。二年,吴汝纶、严修日本之行,受日本教育家的启发(以“东京语”为“国语”),作为“官话”的“京城声口”,被他们有意识地确立为“国语”,在京津等地逐步实验推广。一九。五年科举废止,公民教育兴起,旧的文体形式不再成为科举考试和个体晋升的唯一工具。一九一二年,皇权终结,三纲五常的伦纽松解,公民成为自由人,国家确立新的“国语”,同时也带来文学创作、出版的自由与繁荣。所以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说科举“真是保存古文的绝妙方法”,“科举若不废,国语的运动决不能这样容易胜利”。
民国同样有兴盛白话文的“绝妙方法”:教育立法。教育部两次通令给白话新文学保驾护航的同时,将白话文纳入国民教育体制,进而使得白话新文学获得了文学的正统地位,白话新文学作家也顺势掌握了文学的话语权。时值一九三五年七月十八日,教育部改“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为“国语推行委员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共同体内,“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大一统”文化观念中,又多了一个“口同声”。
民国的文化教育、文学创作、学术研究都与“国语”密切相关,“国语”逐步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公民思想和日常生活的工具。在民国学术思想史研究中,我强调“国语”的特殊性旨在不可得意忘言。
二、学术审议委员会的导向
学术评价机制的确立是国家学术话语的基本保障。一九三五年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成立和一九四。年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的形成,使得国家层面的学术评议和审议制度化、规范化。中国学术史上所谓门派家法、古今之争、汉宋之别,诗歌创作中宗唐宗宋,文学研究中义理、辞章、考据轻重分别,都被体制化的规约所消解,呈现出民国特有的学术风范。一九三九年三月,国民政府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为审查大学教员资格之机关之决议”及“补助学术研究及奖励著作发明案”,决定从一九四一年起,拨发专款,“列入文化教育事业费,为奖励学术研究及著作发明之用”。由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主持评审的学术奖励,实际上是国家最高奖,为政府行为下的学术激励。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七年,前后共六次。仅一等奖获得者而言,冯友兰的《新理学》、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周培源的《激流论》、苏步青的《曲线射影概论》、吴大猷的《多元分子振动光谱与结构》、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劳斡的《居延汉简考释》等均为优秀之作,而不受政治干预。
经典与阐释的张力 张宝明
就世界近代化的过程而言,无论中西,都有一个传统与现代的紧张范式:经典与阐释的张力。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启蒙运动为代表的理性、科学等关键词中找到依据。一方面是传统的“声名日下”,另一方面则是启蒙的如日中天。譬如五四新文化运动,意欲在新与旧之间画上一道绝对的鸿沟,更在两者之间以好与坏的价值判断(进步与落后)予以断案。“一边是理性和科学知识,另一边是传统和无知,它们各执一端,互不相容。”(希尔斯:《论传统》)启蒙者甚至将传统与愚昧、无知、落后等同起来,准备以决绝的心态将其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陈独秀一再宣稱:“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是典型的“不破不立”逻辑。endprint
在所谓的“进步主义”那里,以传统为代表的“旧”被绑上“黑暗”的标签,以现代为代表的“新”被冠以“光明”的美名。就这样,二十世纪以来的传统与现代、新与旧从来都是以非我莫属、你死我活的态度看待对方,从而难以形成互补为用、并立互鉴的格局。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需要强调中和、涵纳有容之道。我们所有的一切或说所面对的都是传统的馈赠,而面对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馈赠——我们习惯上称之为遗产,就没有造次的权利,只有爱惜、呵护并传承下去的责任和义务。在托马斯-库恩看来,那是一种“必要的张力”。黑格尔就这样说过:“各个民族带着感激的心情,接受这份遗产,掌握这份遗产,它就构成下一代的灵魂。”这是“一条神圣的链子”,它构成了“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名片。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但要防止政治浪漫主义,更要提防文化浪漫主义。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从现实出发而寻踪问道——即对经典的阐释及其承认并享受这个张力。
在此,我想借爱德华·希尔斯在《论传统》中的那段话结束我的发言:“抛弃传统应该看成是新事业的一种代价;保留传统则应算作是新事业的一种收益。”近来几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一再证明,无论是全盘西化还是盲目效仿苏俄,都难以超越回归中国自我话语体系的设计。由此而论,我们一方面无意于照单全收,另一方面也滑向王阳明所说的“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的结局。毕竟,现代性的“隐忧”及其困境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是二十世纪的教训,也是人文学者应有的省视与反思。
戏曲传统的多义与一致 傅谨
现代社会急剧变动,传统却经常在不经意中以其变体出现,借此抵抗断裂的威胁。在今天的中国,广场舞风行一时,传统的秧歌却寥落无声。城市广场舞与传统秧歌的差异清晰可见,它们一是节庆活动,一在日常生活;一在乡村,一在城镇;一是流动的,一有固定场所。然而在最根本的意义上,它们都是群体性的、仪式化的,甚至同样都追求喧闹,均具备狂欢化这一明显特征。我不敢肯定广场舞的流行是扭秧歌的传统在当下的变体与延伸,然而它们之间难道真的没有内在的精神联系吗?
我在戏曲研究领域向来被视为“保守主义者”,“传统”当然是我最常思考的范畴。多年来我经常面对这样的质疑:戏曲的“传统”究竟指的是什么?京剧从晚清到今天发生了很大变化,仅以旦行的表演为例,梅兰芳和陈德霖、王瑶卿不一样,杜近芳和梅兰芳不一样,李维康又不一样,且不说程砚秋、筱翠花,还有今天的李胜素、张火丁。同样一出《玉堂春》,他们都唱,且都不一样,那么,谁是“传统”?如果陈德霖、王瑶卿是传统,那梅兰芳、程砚秋是不是就背离了传统?如果梅、程是传统,杜近芳和李维康是不是传统的背离?但我们说,尽管每一代艺术家都有不同程度的个性表达,传统仍然是个整体,在美学标准与价值尺度上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对京剧的理解、在表演的美学取向上并没有本质差异。恰恰是这种内在的认同,才能确保他们在具体手法的差异之上,拥有审美表达的一致性。
所以他们都是传统的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传统之流。实际上戏曲诞生近千年,传统还形成了呈现在时间上的多样性。贾志刚先生曾经说有三个传统,我基本认同他的观点,但做了一些校正。在我看来,如果落实到具体的作品及其演出形态,戏曲的三个传统,一是从昆曲直到晚清京剧成熟,这一时期包括南戏、杂剧、传奇和明清时期的地方戏;二是从清末到民国年间,因应这个时代蓬勃发展的商业剧场出现了新剧目与新的表演形态;三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戏改”时期,对传统经典大范围改造后形成了新的传统戏及演出形态。我们今天所谓“传统戏”,其实基本上是指经过上述两个阶段的传统戏,又经历“戏改”之后所呈现的形态,只有京剧、昆曲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得以幸免。戏曲史上当然有逸出传统规范的个性表达,比如包括样板戏在内的大量当代戏曲新创作,就没有形成戏曲的第四传统。在今天的戏曲舞台上,人们谈论继承传统时,指的就是继承前述三个传统(尽管它们也是有差异的),所谓回归戏曲本体,同样指的是要矫正以样板戏为终点的、背离传统戏曲表演美学原则的那些舞台手法。
因此,人们通常笼统地将戏曲看成“传统艺术”,却从来都没有说要无条件、无辨别地继承所有过往的艺术作品及其表达,对于那些美学上与之相悖的取向则不应认可。传统确实有多义性,而它的生命力恰在多义中形成的一致性。
文化自信、文化自省与文化自新 沈金浩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势日蹙,备受列强欺凌,从曾经的“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跌到“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谷底,自尊心大损。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大增,“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及我们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从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的呼喊,到重拾文化自信,我们从中可以悟出很多道理。
中国文化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中国必须有对自己文化的自省。自从欧洲进入工业革命、开启全球化进程以来,客观上已经迫使各种文化必须进入比较与自省的时代。没有比较与自省,就不会有辛亥革命,不会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引入,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所以,若要中国文化保持永久的生命活力,就必须时刻处于与其他文化的比较与对自身文化的自省之中。从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我们的文化不仅有了与时俱进的新内涵,也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如大同思想、和合精神、义利兼顾观念等,在新的形势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做好文化自省后,还要坚持文化自新。清初的杨光先以“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的态度来向皇帝进言,而清朝嘉庆以后不能跟上世界形势变化,正是在这种思想作用下发生的。我们既要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革故鼎新,也要在比较、自省中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自信、自省、自新是一个辩证的动态关系,自信能让我们站稳脚跟,不忘本来;自省能让我们看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吸收外来;自新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面向未来,创造未来。“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學”,正是我们处理好文化自信、自省、自新辩证关系的指南。endprint
古董、艺术与文化遗产:近百年中国绘画信息记录的历史 缪哲
文字所记录的文化记忆,其信息的保存与传播往往无关其原始载体的物质与视觉特征。故先秦以来的古书,即可借竹帛、抄本、印本的誊写而存。虽难有准确统计,然较之“物”所记录的文化记忆,其留存的比例,称是后者的百千万倍或犹嫌其少。原因并不难解:“物”——如建筑、器物、碑铭、书画等——所记录的文化信息,是深嵌于其原始载体的。其最核心的信息,便是原始載体的物质与视觉特征。故原始载体的消失,便意味着物之信息的消失。
虽然至少汉代以来,古人便发明了多种手段,试图保存物中的文化信息,如文字著录、制作拓本(金石)、手工临摹(书画)、木刻制图等。但这些手段,至多是对信息的征引或翻译,而非对信息的保存。物之信息的准确保存,须有待以下二者:关于物之观念的转折;摄影技术的诞生与进步。这一特点,最鲜明地体现于近百年来中国古代绘画记录、保存与传播的历史。
作为古称的“古董”之一,绘画在古代“物”的等级次序中,原是居末位的(所谓“丧志之物”)。但随着现代国家的出现,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黑格尔“艺术”(kunst)概念与“文化遗产”(cutrual heritage)概念由日本的引进,绘画便被重塑为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精髓(essence),或中国作为国家(nation)的文化身份之标志。与此观念相伴随的,是达盖尔摄影术与珂罗版印刷的诞生。此技术经由日本引入,即催生了中国古代绘画记录、保存与传播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的标志,便是《中国名画集》与《神州国光集》于上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的印刷与出版。二者所造成的“物”的观念之变革,及其所获的商业成功,又促动了其他较小规模的出版努力,如故宫的系列出版物。但随着抗战爆发,这些努力即趋于式微。
二十世纪上半叶逐渐开始流行的柯达胶片摄影,虽革命性地提高了绘画记录的效率,但由于国内战乱及一九四九年以后积年贫弱,中国古代绘画信息的记录、保存与传播,仅得在国内小规模开展。较大规模的项目,主要由美国、日本学者启动并维持,如高居翰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创建的中国绘画图像档案,及稍后铃木敬于日本东京大学启动的“中国绘画总合图录”项目。二者皆属档案性质,意在提供中国绘画的图像引得(phnfngraphic indexes),而非对信息的精确复制。国内的大规模努力,是改革开放后开始的。二十一世纪数字化时代之前最具代表性的,是国家文物局于八十年代主持的“中国古代书画图录”项目,与中宣部主持的《中国绘画全集》项目(“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之一种)。
随着数字摄影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以及国家财富的积累,二十一世纪迎来了中国绘画记录、保存与传播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其中的代表,是浙江大学联同浙江省文物局开展的“中国绘画大系”项目。该项目旨在以最高清的摄影、印刷技术,系统记录并出版全球所有公立机构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并提供包括隔水、题跋、裱边、印章在内的完备信息。这一努力,是迄今为止中国古代绘画记录历史上的最大工程。随着此出版物入藏全球的重要机构,中国古代绘画的信息将获得最安全、最逼真、最系统的保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