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一体”教研模式助推职校信息化教学的策略及启示
2018-02-08郑小军唐启焕班祥东
郑小军,王 屹,唐启焕,班祥东
(1.广西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1;2.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1;3.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广西 河池 547000;4.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一、引言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职业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形成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新型教育体制,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以及学生个体本身发展需求,加速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整合。职业教育信息化在职业学校层面,其核心内容是信息化教学。笔者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表明,职校信息化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诸多问题及误区。而“四教一体”教研模式有助于整合多方力量、资源协同推进职校信息化教学,提升职校信息化教学的效率、效益和质量,促进师生发展。本文将在剖析职校信息化教学常见误区的基础上,从教师培训、教学竞赛、教改立项、教研指导四个方面提出“四教一体”教研模式助推职校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策略及启示。
二、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常见问题与误区
近年来,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可喜成绩,但也存在如下诸多问题与误区。[1-4]
1.思想认识(观念)误区
职业学校对信息化教学普遍存在“无用论”“条件不成熟论”“工作繁重、抽不出时间”“干扰正常工作”“与其他工作冲突”“投入大、产出少”“等靠要”等思想认识(观念)误区。
2.信息技术应用不当
职业学校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信息技术应用不当的误区,包括“误用、滥用、盲目追新、注重表演、过度包装、信息化秀、短期功利目的”等。
3.信息化教学设计误区
职业学校教师由于不熟悉信息化教学设计,而在理论认识、选题与创意、前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策略、教学过程、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学评价与反思等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和误区。
4.信息化教学停留在低水平初级阶段
具体表现为简单模仿、机械套用、浅尝辄止、三分钟热度、单打独斗、孤立无援等。例如,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展示上,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性内涵;应用方法简单,没有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和研究学习方面的独特作用;应用模式单一,不能根据不同对象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应用过程模式化,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并不是所有课程、所有内容、所有时间都要用多媒体教学,学生长时间呆在多媒体教室容易产生大脑疲劳,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模式化的多媒体教学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应用特色不明显,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照搬普通教育的应用策略,没有体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5.缺乏高质量培训和专家引领
职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开发、实施、评价和研究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同时缺乏高质量、针对性的能力提升培训及平民化技术方案、应用模板、范例借鉴、合作团队、技术支撑和平台支持,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三、“四教一体”助推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的经验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和误区,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探索出“四教一体”教研模式助推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的成功经验和有效策略。
中心的前身是成立于2008年的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导中心,成立之初就确立了自身使命:①以教改项目、教学成果为抓手,强化教学及教研教改在职业学校的中心地位。②以教改项目全过程指导、教师培训、教学大赛和教学成果培育为途径,切实提升职业学校教师的教研教改意识及能力,进而推动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及学校改革发展。
中心从2008年起,每年组织教改立项选题、申报、开题、中期检查、实施诊断、结题验收、成果培育、成果评审与推广应用,并且针对存在问题开展集中培训、送教到校培训及一对一指导,提升广西广大职校教师专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的意识及能力。目前,广西职业学校普遍强化了教学及教研教改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呈现出“校校申报教改项目、人人参与教研教改”的可喜局面,极大地推动了教师个人、教学团队和学校整体的发展。而“四教一体”教研模式助推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的成效尤为明显。
1.开展系列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近年来,职业学校从数量、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内涵发展,信息化教学建设成为职业学校质量、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抓手之一。中心较早捕捉到这一转变趋势及巨大需求,连续十年组织广西职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共计22期2000人次。培训内容包括信息化教学认识(理论)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多媒体课件制作、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等。许多受训教师返校后作为种子教师开展校本培训,带动提升了更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此外,面对信息化教学如火如荼、常态化发展的新形势,针对广西职校信息化教学意识淡薄、理论素养欠缺、信息化领导力薄弱、信息化教学能力亟待提高等问题,以及一线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繁忙等实际情况,项目组还开发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教学理论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微课设计与创作”“PPT课件制作”和“信息化教研教改”等六大类“短平快”系列专题培训方案。方案按照“十分钟法则”合理设计培训内容,采取“理论提升+案例剖析+实例示范+同步实操+工具资源包”等多种教学形式,注重内容平实化、教学范例化、技术平民化,采取校外集中培训、校内集中培训、自主分散培训和混合型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出良好的适切性和培训效果。中心还开发了《微课设计与制作》慕课,解决了脱产培训成本高、挤占教学时间、工学矛盾等问题。采取混合式、定制化、送教到校、诊断式、一对一指导、“训-赛-研-用”一体化培训,提供优质培训课程资源,有效解决培训低效、无效的问题。[5]
2.组织信息化教学大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针对职校教师普遍缺少大赛历练成长的现状,中心从2009年起连续9年组织全国性职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广西选拔赛、赛前培训和国赛选手培育工作,并且协办语文、数学、德育、美育、体育与健康、机械、文秘和旅游等8个“创新杯”全国总决赛,为边远、后发展民族地区广大职校教师引入全国最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学大赛,把大赛打造成为广西各学科专业广大职校教师观摩、学习、交流、学以致用、检验研修成效、展示研修成果和结识专家高手的专业发展平台。
大赛期间,还举办专家报告会、展评优秀作品,赛后在大赛官网发布获奖作品。据不完全统计,累计200多所广西职校、超过10000人次参与中心主持和协办的大赛。通过参与大赛,职校教师开阔了信息化教学视野,提升了信息化教学认识和能力。2009-2016年,中心组织指导广西341位职校教师参加全国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创新杯”全国职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等全国性大赛,其中荣获一等奖54个、二等奖121个、三等奖138个、优秀奖28个、组织奖20个,总计奖项361个。
3.将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纳入自治区级教改项目范畴
自2008年以来,中心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信息化教学大赛、教改项目指导等多种途径鼓励职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与改革研究。2012年,中心在每年一度的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中增设“信息化建设”类。这一举措得到了职校的积极响应,教师们纷纷申报“信息化建设”类项目。这标志着广西职校教师从单一的信息技术学习、应用能力提高向项目研究与教学改革创新转变。目前,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已成为广西各中职学校关注的热点。例如在2014年广西中职教改立项中,“信息化建设”类选题共60项,占总立项数的10.05%。其中,一级(重点)立项中有8项是“信息化建设”类选题,占一级立项总数的20%。在2016年广西15个中职教改重大招标课题中,《“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职业教育微课创新改革研究与实践》和《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研究》等3个课题为“信息化建设”类选题,占立项总数的20%。其余12个中职重大课题大多数包含了信息化教学研究类子课题或相关内容。
4.加强信息化教学类教研教改项目指导,培育教学成果
(1)各种培训方式相结合
采取集中培训、送教到校培训以及一对一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化教学类教改项目的跟踪指导,在选题、论证、申报、开题、中期检查、实施诊断、结题验收、成果培育等关键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点拨,通过教改项目带动辐射更多教师。
(2)打造“五大团队”
成立教育技术研究室和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所,牵头打造“五大团队”,引领职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及能力发展。通过合作研究、承办大赛、组织培训、网络研修等途径打造了广西一流、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职业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该团队具有十余年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积淀,从早期关注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到中期聚焦网络教学、网络化学习和网络课程开发,再到近五年来专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和职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取得了众多“区内领先、全国先进”的研究成果。以专家团队为依托,打造了广西近30所职校信息化教学的管理团队、名师团队、开发团队和技术支持团队,在近年来的全区、全国信息化大赛中表现优异。
(3)牵头构建“五大平台”,打造了混合互补型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
①通过研究制定广西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广西中职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广西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实施方案、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构建了有利于职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及能力发展的信息化政策平台(激励机制)。
②通过培训项目开发构建了涵盖包括区培、校本培训、赛前短培、国赛选手培育、专家送教到校定制化培训以及集中培训、线上培训和混合式培训相结合的职校教师信息化培训平台。
③通过连续9年承担全国大赛广西选拔赛,协办全国总决赛和指导市级、校级选拔赛,牵头构建了“国赛-区赛-市级-校级”四级信息化大赛平台。
④通过成立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所、设立“信息化建设类”教改立项和一对一指导,牵头构建了“自治区-市(县)-学校”三级教改教研体系,打造了信息化教学研究平台。
⑤通过专家博客、QQ群、微信公众号、慕课、门户网站构建了职校教师信息化教研教改交流平台。中心创建了3个中职信息化教学大赛QQ群,成员包括广西500多位全国大赛获奖教师、指导专家和研究生团队。创建了6个职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QQ群,800多位培训班骨干教师参与讨论交流。
(4)开展一对一指导,培育信息化教学建设类教学成果
近年来,广西越来越多的职校认真总结信息化建设经验、凝练相关成果申报教学成果奖。例如,经过中心组织专家培育,广西医科大学附设护士学校主持完成的《基于网络资源平台的仿真模拟护理实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广西第七届中职优秀教改成果一等奖,并获2014年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在2017年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有11项“信息化教学建设类”成果获奖,其中《职业学校仿真教学应用研究及实践》和《基于地方产业的汽修专业品牌课程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等2项成果获一等奖,《中职服装专业共享型数字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中职模具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职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引领式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等3项成果获二等奖,《基于网络资源学习平台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互联网+”翻转课堂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易平台下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教学应用的实践探索》《基于“三化两平台”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现代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提升民族地区职校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等6项成果获三等奖。另有若干项教学成果包括信息化教学建设相关内容。
(5)开展一对一指导,推动示范校建设
2011-2016年,中心指导广西32所职校获得国家示范校建设立项,并且全部顺利通过验收。其中,信息化教学建设是这些示范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或特色项目。此外,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和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获批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两年后全部顺利通过验收。
5.指导各职校实施“四教一体”教研模式
在中心“四教一体”教研模式的有力推动下,广西各职校纷纷成立学校信息化教学领导小组和教研中心,实施“四教一体”教研模式。①按照“学科(专业)-校级-自治区级-国家级”四级教师培训体系,实现全员培训。②全员参与“学科(专业)-校级(市级)-自治区级-国家级”四级信息化教学大赛,实现全员提升。③积极开展“学科(专业)-校级(市级)-自治区级”三级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助力课程教学创新。④搭建“三大平台”(数字化校园、“班班通”和教学云平台),助力信息化教学发展。⑤名师引领、传帮带,打造信息化教学的管理团队、名师团队、开发团队和技术支持团队。
四、结束语
“四教一体”教研模式助推职校信息化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概括而言,就是促使广西职校信息化教学完成了如下六大变化:①从全面落后提升为全国中上游水平,部分学校及学科(专业)迈入全国先进行列。②从个别、偶尔、被动、功利性参赛向全面、经常性、主动、发展性开发及应用转变。③从个人单打独斗向团队合作转变。④从个别知识点、课时内容向整个单元、整门课程开发转变。⑤从纯技术学习、能力提高向项目研究、专业发展转变。⑥从单纯信息化教学建设向学校内涵建设、整体提升转变。“四教一体”教研模式助推职校信息化教学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有待探索出更多更好的经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