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素质教育 促进英语教学改革
——2018年高考英语试题评析
2018-02-08教育部考试中心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8年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关键一年。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考英语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进一步深化。
2018年高考英语命题紧扣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在确保高考公平公正和科学规范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和关键能力;体现了“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有助于引导中学教学,减轻学生负担,发展素质教育。
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高考育人功能和价值导向
2018年高考英语各套试卷的所有语篇和语料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取材广泛(涉及故事、科普、人文、社会现象、文化活动等),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时代性强,考查能力全面,充分体现了高考坚持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
第一,增强中华文化浸润,引导增强“四个自信”。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写作部分第二节设置了外国朋友将到中国家庭做客的情境,要求考生给外国朋友回复一封邮件,告知在中国家庭做客的基本习俗,内容包括到达的时间、带小礼物及餐桌礼仪等;全国Ⅱ卷语言知识运用部分第二节语篇介绍中国近年来根据人民膳食变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节水节肥,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全国Ⅲ卷阅读理解部分的一篇文章报道了中国建筑设计师在其作品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获得国际大奖,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消息。这些语篇的选择和能力考查题目的设置符合考生的能力水平,在自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宣传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引导考生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
第二,融入人文知识,引导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一篇关于世界语言种类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进化和减少的文章,倡导保护人类历史与文明;全国Ⅲ卷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一篇关于加拿大道森市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的文章,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全国Ⅰ卷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一篇关于做起来省钱、吃起来味美的食物的新闻报道和一篇介绍新旧电器使用与能源消耗调查的文章,倡导生活节俭和节能环保。阅读这些话题的文章及相关题目,可以引导考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化考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重视思维品质培养,倡导建立和谐人际关系。2018年全国Ⅱ卷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了一篇研究报道,介绍人们在社交过程中适当寒暄和闲谈可成为人际间相互理解沟通的基础;全国Ⅲ卷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了一篇文章,介绍作者如何引导孩子主动捐献玩具,并从玩耍简单玩具中获得快乐;全国Ⅱ卷完形填空篇章介绍一位父亲碰巧营救了自己的儿子,引起强烈的亲情共鸣;全国Ⅲ卷完形填空篇章讲述一男子在收到陌生短信后礼貌地回复并到医院探望新生婴儿的故事,体现了满满的善意。这些篇章及相关题目让考生在阅读文章内容的同时,深入思考在生活日趋便利的当今社会,更应该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考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人文情怀。
2 体现高考评价体系总体要求,考查主干知识和关键能力
高考评价体系的提出为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指明了方向。2018年高考英语试题在深入理解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和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翼”考查要求[1]的同时,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强调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加强对听说读写相结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第一,强调听说读写四项关键能力的考查。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的试卷结构进一步巩固,全面考查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试题通过恰当的选材和巧妙的设问,不仅考查听说读写等关键能力,还渗透对考生交际能力、思辨精神和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的要求。
高考英语科全国卷既考查理解口头和书面英语的能力,也考查运用相关词汇和语法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2]。听力部分通过10段录音材料和20个问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在材料的选择上贴近考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情境。对书面英语的考查均在语篇层次进行,每套试卷均采用8个题材丰富、体裁多样的语篇,分布在阅读理解、语言知识运用和写作部分,每套试卷的阅读总量与往年持平,体现出对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持续重视。阅读理解部分“四选一”和“七选五”两种选择题题型相结合,既考查理解文章具体信息、进行简单推断与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又考查理解篇章结构和概括篇章主旨要义的能力;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三个考试任务的功能相辅相成,全面考查考生准确运用英语词汇和语法等必备语言知识的能力;写作任务情境设置紧贴实际生活,侧重考查考生使用英语进行书面沟通交流的能力。各种题型搭配科学合理,全面考查英语学科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第二,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要求。2018年高考英语各套试卷紧扣高考评价体系“四翼”考查要求,在试卷结构设计上既有针对各单项语言技能的专门考查,如听力部分、阅读理解部分和写作部分,也有针对综合语言技能的考查,如语言知识运用部分,体现了基础性和综合性的考查要求;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上,既有需要考生进行真实的口语和书面交际的任务,也有需要考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写作任务,体现了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其中短文续写新题型,突出考查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3 试卷内容设计科学,试题质量不断提升
高考注重能力考查,在引导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8年高考英语命题继续采用“一纲多卷”形式,各套试卷充分考虑不同地区考生群体的能力水平,合理控制试卷难度,所采用篇章材料的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考查要点覆盖面广,试卷中各难度层级试题的比例进一步优化。同时,各套试卷通过合理设置选择题的干扰项,进一步提高试题区分度。
在材料难度方面,听力部分的录音材料既涵盖考生十分熟悉的日常话题,如学习、业余活动、旅游、个人经历等,也包括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话题,如租房、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在阅读理解部分,既有相对简单的广告通知类材料,也有中等难度的说明性文章,如介绍语言的种类、水果的营养等,还有较高难度的说明议论性文章,如旧电器耗能调查、闲谈益处的研究等科普类文章。
在题型搭配方面,听力和阅读理解部分考查的是对口头和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多采用难度相对较低的选择题;语言运用和写作部分考查词汇和语法的综合运用能力(前者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准确运用相关词汇和语法的能力,后者考查考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按要求完成书面写作任务的能力),难度相对较高。
在考查要点覆盖方面,布局合理,考查全面,不仅包括理解对话或篇章具体信息、作出简单推断等较低层次能力的考查,还包括理解对话或篇章的主旨要义、识别说话人或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较高层次能力的考查[3]。
4 结束语
改革是高考永恒的主题。2014年《实施意见》颁布后,高考英语学科启动新一轮考试内容改革,一方面强化考试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导向作用,通过选材和题目设置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另一方面强调以语篇为基础,通过设计真实问题情境深入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学英语教育应当进一步领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精神,了解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引导教学回归教材、遵循教育规律,强调学习必备知识,培养关键能力,养成学科素养,内化核心价值。
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并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通过英语教学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英语是语言交流的工具,也是思想与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学习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从全球和全人类的角度看待问题;但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学生在使用英语获取前沿知识和了解全球信息的同时,也承受着不同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中学英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增强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伟大民族精神的认同和使命感,既要有国际视野,更要有家国情怀。
另一方面,英语教学要重视和回归教材,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听、说、读、写四项关键能力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任何一项能力的不足都会影响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整体发展。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提出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对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有重要启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注重真实语篇和真实情境活动的基础上,要将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技能培养结合起来,努力摒弃应试教育,发展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