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媒体人向全媒体从业者转型探讨

2018-02-08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闻线索传统媒体微信

(秦皇岛日报社,河北 秦皇岛 066000)

这几年来,传统媒体全媒体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不管是报纸、杂志还是电视台、电台,都在积极转型,创建和发展网站、微博、微信、手机APP等多种网络媒体形式,打造全媒体。

任何蜕变都是伴随着痛苦的,对于传统媒体的记者和编辑来说,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不能再只凭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再抱残守缺,依赖着过去多年来形成的采写、编辑经验,而是应该主动适应变化、积极学习,提高自己的全媒体报道能力。在愈演愈烈的新媒体竞争中,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人员必须革新观念,学习新媒体、多媒体技术,并与自己多年积累的专业素养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新媒体的优势,由传统媒体记者、编辑向全媒体新闻从业者转型。

新媒体能提供最新的线索

很多人把传统媒体的衰落归咎于新媒体的兴起,但我们应该看到,正是因为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更为迅速和广泛,也为新闻记者提供了更为及时的信息和广阔的新闻视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人都能成为信息传播者,很多人乐于拍照和拍摄视频上传网络,无意识地就提供了最及时的新闻线索。2017年,笔者所在城市秦皇岛的一个著名景观桥上,一位女子爬到最高处要自杀。此事被市民拍照和录成视频发到网上,晚报记者获悉后立刻赶往现场,目睹和记录了女子被救的全过程,采访到一手信息并及时成稿,通过新媒体发布出来,成为对此事最权威、最及时的报道。在这个新闻事件中,记者获得线索、发布新闻,都是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实现的。

让新媒体成为自己的线索宝库

通过微信、微博,记者的“朋友圈”迅速扩大,可以获得方方面面的新闻线索。2017年初,笔者在朋友圈看到一条寻人信息,秦皇岛市一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出门购物,却稀里糊涂地坐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在天津站被铁路民警发现,民警把老人的照片和信息通过微信发送出去,经过朋友圈的不断转发,很快就在本市的微信朋友圈传播,记者连夜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如果是在几年前,难以想象天津的信息能在几个小时内迅速地传到本市并被记者获悉,正是得益于新媒体,才能使新闻从业者的触角延伸如此之远,反应如此之快。现在,《秦皇岛晚报》的记者,都通过网络建立起自己的信息源和通讯员队伍,每天勤翻手机,没准就能挖掘出一个不错的新闻线索。智能手机中的各种信息已经替代热线电话,成为新闻线索的主要来源。

学习新媒体吸引读者的方法

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者除了要利用好新媒体,还应主动学习新媒体的优点。我们不得不承认,进行深度阅读的毕竟是少数人,更多人的阅读方式是一种碎片式的浅阅读,只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不是为了思考。很多新媒体抓住了这一点,利用标题吸引读者点击,比如“家里有这个赶快扔掉,否则……”“99%的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之类,在内容上也会配上图片或是表情包,文字上更为轻松,使得整篇作品显得丰富、有趣。

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也应学习新媒体的灵活多变。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做“标题党”也无妨,内容中增加一些悬疑、调侃的色彩也无伤大雅。笔者曾采写过这样一篇稿件,一个女孩因为与家人发生冲突用刀刺伤自己的心脏和肺部,出血3000毫升左右,送到医院时已经休克,有生命危险。救治女孩的手术难度很大,医生冒着风险开胸在女孩跳动的心脏上缝合,挽救了女孩的生命。因涉及女孩隐私,无法在她自残的原因上做文章,笔者就把新闻点放在危险性和手术难度上,以“医生在她跳动的心脏上缝合伤口”为标题,增加悬疑性,吸引读者阅读,同时也突出了此事的危险性和救治的难度。遗憾的是,最终见报的标题还是改为“女孩自残伤及肺和心脏,医生紧急手术挽救生命”。这个标题固然提炼出了核心内容,却失去了吸引力,读者完全可以看一眼标题就略过后面稿件的内容。

适当借用新媒体热词

网络媒体经常出现新事物、新词汇,虽然只是一时的热度,但确实能增加新鲜感和亲切度,而且更受年轻读者欢迎,像“给力”“蛮拼的”等词语就曾被传统媒体广泛使用。笔者的同事采写过一篇关于一男子冒充美女骗取网恋三年的男友20万元的诈骗案,此男子还同时在网上扮演几个角色与受害人周旋。笔者在修改此稿时,取了这样一个标题:这个“戏精”自导自演的诈骗大戏被戳穿了。其中“戏精”正是近期在网络上非常热门的词汇,褒贬义比较模糊,不会引起争议,不仅增加了标题的趣味性和时尚度,也符合此案中男子同时扮演多人这一特点。但这个标题还是被编辑改成“男子冒充美女网恋诈骗,3年来一人扮多角共骗20万”,改后更直白简练,却总觉得少了趣味。

通过新媒体与读者互动

传统媒体与读者的互动是通过打电话、写信,后来又增加了发邮件。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用手机看新闻,与媒体的交流互动也变成了点赞、留言,随手写几句留言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感受,方便又迅速。作为全媒体新闻工作者,要适应并积极参与到这种新的交流互动方式中去。

活动策划过去是传统媒体的一个强项,既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力和社会效果,也能更好地与读者互动,培养读者的忠诚度。在向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应该发挥这一强项,策划和发起线上活动,吸引读者积极参与,黏合更多的读者,扩大影响力。比如,秦皇岛晚报微信公众号曾发起一个活动:市民拍下自己觉得有纪念意义、有趣的照片,附上文字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由公众号发布并由网友进行评选。这个活动吸引了很多市民参与,点击量和阅读量也非常高,快速提升了公众号的知名度。可见,在全媒体时代,策划的思路和方式都要改变,而取得的效果也会不一样。

信息的传播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作为新闻从业者,要主动适应变化,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读者新的、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应学会运用新媒体,提高采写能力,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本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前进路上不掉队,使自己的新闻作品更具有可读性、感染力及影响力,在向全媒体转型中、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占据主动。

猜你喜欢

新闻线索传统媒体微信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微信
新闻线索
微信
微信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
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的筛选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