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代美术编辑汪飞鹏和他的《漫画千家集》
2018-02-08
(萧山日报社,浙江 杭州萧山 311200)
几月前惊悉上海老报人汪飞鹏去世,心起涟漪……与汪先生的交往是我在吉林《四平日报》当编辑时开始的,那时候,他常为我编辑的漫画专版投稿。让我十分看好的是他每一次来稿都在信封里夹着一封写得工工整整的信。信写得不卑不亢,没有过多的客套话,从来不问发稿的事,也从来不催稿费。
汪飞鹏,1919年7月7日生于杭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1950年进《文汇报》,担任美术编辑,1957年6月4日,在《解放日报》头版发表一幅题为《望而生畏》漫画而被打成右派,1958年离开报社下放农村。1979年重新工作,被上海社科院聘为特约研究员,同时任《世界经济导报》主任记者、美术编辑。62岁,重新开始漫画创作,共发表8000多幅作品,获奖70余次。2018年8月26日去世,享年99岁。汪飞鹏先生是我们美术编辑的老前辈。
2003年的1月31日,那是马年的最后一天,他在很久没寄漫画的情况下,突然给我寄来一封信,信上说他剪辑了我的一些发表在全国各报上的漫画作品,打算装订成册,让我给自己的这本册子封面上题字,最好画一幅自画像。看到他信上的字迹比以前潦草了许多,可以想见,他写字的手已经抖得十分厉害。当时我非常感动,我不知道远在上海还有一位不曾谋面的、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么关注我,我当即画了一幅自画像写上“赵雪峰漫画”,寄给他。
2003年10月,我调到杭州一家报社工作,就再也没有和他联系了。2004年10月下旬的一天,突然收到他寄来的一本厚厚的书,我真的有些吃惊。不知他是从什么渠道知道我现在的地址的。
拿着汪先生寄来的这本《漫画千家集》,我的手里、心里都是沉甸甸的。我不知道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是如何完成这样一个在我看来已是十分浩繁的工程的。他能独立收集、完成一本有1000人作品的书,特别是他完全自掏腰包来为别人出书这个举动,更让我深深敬佩。
从书中,我才知道,他不但自己在全国各报发表漫画作品8000多件,还收集了全国1200多位漫画作者的60多万件作品。汪飞鹏说,一开始,他只打算把自己收藏的《漫画集》封面上题个词或画个画,顺便放在各位漫友《漫画集》的封面上留个纪念。后来心血来潮,面向全国漫友征集,干脆出一本漫画千家集,来一个全国漫画家大展示,于是就有了全国第一本收集、展示这么全的画家作品的《漫画千家集》。
最让我难以想象的是,他在16个月的时间里联系上全国的1000多名漫画作者,发出征稿、催稿、改稿信6000余件,收到应征作品1185件。而且自费为这1000名漫画作者出书,出书后每位作者寄上一本。我粗略算了一下,出书的费用要近十万元,单就寄书的邮费就要7000多元,而且在寄给别人书的时候他只字不提费用的事。如果不是对漫画的痴迷和对漫画同仁的关爱,绝不会有这么大动力的。我详细数了一下,我国目前在报社编辑岗位上工作的漫画家不足50人,其余的950人分散在各个行业中,有的还是农民。这就透露出一个信息——汪老编书不是取悦任何一个人,而且,在他编的书中没有大家和小字辈的区别,一律按姓氏笔画依次排序,就是他自己出钱出的书,他也把自己按汪姓排到了第533位,他也不多发自己的一幅作品。我不知道别人能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我自己就难。因为是我出的钱,谁也无权规定让我必须选发谁的作品,我给不给你编进去都是我说了算,我自己多发几幅,发在头几页,你还能有意见吗?
据说,汪老蜗居一间16平方米斗室,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夏斗高温,寒抗霜冻,偕老携幼,“挖山不止”。劳累让老人病倒过,家人力劝休整,而他却我行我素,不肯歇息。
汪飞鹏先生的女婿徐德庆在后记里说“我的岳父已经86岁,按理说耄耆之年应该好好休息,欢度愉快的晚年,但他就是闲不住……为了编这本书,岳父放下所有的工作,集中精力编辑《漫画千家集》,要编这本书最头痛的是怎样与全国各地的漫友联系,他一边征稿,一边审稿,一边改稿……2003年春节,由于过度疲劳他病倒了。这天我去他的工作室兼卧室,只见岳父斜卧在床上,脸上红红的,还没肯躺下,还要继续工作,我劝他休息几天再干,他却说‘人的生命有限,但时间是靠挤的,只有把这本书编好,我才能睡得香’在四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每当收到一份来稿,他总是感到欣喜万分,更坚定了成功信心”。
《漫画千家集》的出版,引起国内美术界,尤其是漫画界的轰动。日本著名漫画家森哲朗得知这位坚强老人事迹后,连竖大拇指,欣然命笔赠画,表示“友谊永远”。漫画大师华君武致函汪老:“你的确做了一件好事。”
当然,像其他任何一件事物一样,书中也有遗憾,我认为,还有几位很不错的漫画作者的漫画没有被收入进来;书中有的画不是漫画作者的代表作。不过这也不能求全责备,想一想,一位85岁的老人能为我们漫画界做到这样已经是十分不容易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