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地方纸媒民生新闻策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08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选题策划

(宁夏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提起民生新闻策划还得从新闻策划谈起,策划一词运用到纸媒由来已久,但真正成为媒体人注重和常用的表现手段还需从20世纪90年代说起。当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舆论环境的进一步宽松,纸质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相关资料显示,从1995年到2006年,纸质媒体由改革开放的180多种增加到1900多种,从单一的党报到党报、晚报、都市报、行业专业报和服务类报纸并存。

报纸繁荣的背后,必然存在着竞争。拿什么竞争更是媒体人反复思考的问题,思考出创新,思考出点子。媒体人从思考中发现了新闻报道策划的影响力,更探索出“策划出精品,出人才”的新闻伦理。所以每遇重大新闻,往往是策划先行。民生新闻策划、会议报道策划、典型报道策划、经济报道策划、科技报道策划、突发事件报道策划便成为纸媒版面上的“常客”。新闻策划手法的运用也从国家级纸媒逐渐浸透到省级和地方媒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优先,富民惠民”已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一切工作的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新闻策划更是被媒体和读者所关注。但据笔者观察,民生新闻的策划报道在地方纸媒中略显弱势,为此,笔者就民生新闻策划弱势存在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提几点建议。

一、民生新闻报道策划较为弱势的原因

1.策划队伍显单薄,模式显仓促。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下滑,加上自媒体的涌现,纸媒唱衰之声声声紧迫。在这不景气的大背景之下,地方纸媒特别是三线以下城市的纸媒犹如媒体海洋里的一叶扁舟经不起半点风浪。报社人员分配也出现了编采人员少、后勤人员多的现象。奔波在采访路上的记者常常是形单影只,如果遇到好的民生新闻线索也常常是记者自己策划自己采写,采写过程也只是一个人的战斗。这样的战斗一旦在采访中遇到临时变动,记者便无人商量,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去应变现实,再根据自己对事件的理解进行采访,然后再匆匆写稿。稿件交到编辑部后,身担多版的编辑也无暇深思记者采写的稿件的轻重,常常是记者写什么编辑就发什么。一个策划性的稿件就这样在匆匆之中见报。这样的策划必然不会赢得读者的满意,也为一期新闻策划留下诸多遗憾。

新闻策划不能是一个人的战斗,它体现的是一个集体的智慧。新闻策划选题一旦确立,编辑部首先要制订策划方案,明确策划牵头人,明确新闻报道框架,说明报道策划意图和目的,落实采写人员和交稿时间,最后还要敲定编采环节的衔接。但综观地方纸媒编采队伍,编采人员少,编辑记者个个是单打独斗的局面,也让策划处于尴尬境地,使新闻策划从开始就陷入无序状态。记者一旦遇到可策划线索,也只是带着策划思考上路。即使编辑部发现了一个可策划的新闻线索,大多是编辑部主任匆匆对记者交待几句,然后记者带着主任的“嘱托”开始了一个人的战斗。新闻策划总是处在一种仓促无序的过程中完成。如此策划过程所完成的新闻报道策划必然会出现内容深度不够、新闻策划活动欠连续性等现象,这些会为民生新闻策划留下败笔。

2.策划选题显琐碎,内容欠深度。民生新闻是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为主,时刻关注群众的冷暖。因此,关注群众热点难点问题是民生新闻的使命。可是哪些是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媒体如何引导?这就涉及到了民生新闻策划选题和记者业务素养成功的问题。每次担当新闻策划的都是一些年轻的记者,这些记者大多从事文字工作一二年,最多的也就二三年,对于新闻策划的理解还处于似懂非懂状态,因此,在选题上常常显得有些琐碎。即使选题视角大,但由于经验有限,采访深度不够,其内容同样显得空洞乏味。每年的端午节、元宵节、3·15消费者权益日等这些常规性活动常常成为一些记者策划的落脚点,但由于这类话题年年都有,各部门、各阶层所举办的活动基本大同小异,所以策划出新出彩的可能性就很小。在某地市纸媒上,笔者曾看到一个关于元宵节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其标题是:“元宵节社区文化活动异彩纷呈”,一个整版的策划,所采写的内容无非某某小演了哪些节目,举办了几场灯谜,慰问了哪些老人而已。琐碎的选题限制了采写空间,信息量又少。有些稿件篇幅虽长,但内容没有深度,这样的新闻策划用去一个整版看着让人心疼。

二、民生新闻报道的改进方法

1.人才是托起民生新闻策划的主力。新闻报道策划就是一次创新的过程,创新需要人才,优质的人才队伍为新闻策划活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尽管近年来纸媒唱衰,并不意味着纸媒就将走向没路,一味地缩减编采队伍更不是解决地方纸媒经济状况的最佳手段。报社作为一个组织应注重培养人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要积极为编采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适当减轻他们身上的任务量,给他们一定的思考空间。要在制度上建立各种奖励机制,鼓励他们自学成才。在思想上,号召编采人员遵循新闻规律,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理想,勇于进取,善于研究。

当今媒体已唱起融合的歌声,甚至有些媒体已完成了融合。广播电视与报纸的融合,并不意味着谁代替谁,而是让媒体资源合理发挥利用,特别是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既是一个媒体组织人文环境正能量的体现,也是新闻文化内涵的体现。地方媒体应抓住这一时机,建立一支思想上、业务上有较强竞争力的队伍。人才是提高民生新闻策划水平的主力,是提高纸媒编采校的原动力。

2.创新是民生新闻策划的必要手段。创新是民生新闻策划的必要手段,也是扩大民生新闻视角的必要手段。地方纸媒民生新闻策划无论是选题锁碎还是内容肤浅,人才欠缺是一方面,编采人员创新意识不强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那么民生新闻策划创新的落脚点在哪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下功夫:

一是扩大民生新闻策划视角。媒体不能只把策划目光停留在群众的衣食住行上,我们还要关注群众的精神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文化自信的理念,群众的文化自信来自何处,主要看群众的精神追求。那么群众的精神追求又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民风民俗、民情民貌,体现在个人理想追求上。所以文化场所的建立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引领舆论是媒体人的责任,我们应对地方城市文化场所,如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馆的建立和管理多加关注,多策划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让这些新闻报道既起到引领舆论的同时,还要起到监督作用。

二是增强新闻的服务意识。群众所关心的,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所关心的。近年来,房价的不断攀升、药价不断上涨、学龄孩子受教育环境的不均衡、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劣都成为群众眼中的焦点。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党中央在生态环境、教育、医疗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些重要举措和惠民政策。地方纸媒要紧紧围绕党中央解决这一矛盾的大政方针开展策划,抓住新闻点,精准选题,围绕群众的需求,将党的大政方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给广大群众,为他们解疑释惑,充分发挥民生新闻策划的服务功能,将民生新闻策划做精,扩大民生新闻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选题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