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民生新闻
——浅谈地市级都市报发挥优势创新发展
2018-02-08
(大同晚报,山西 大同 037006)
进入新时代,传统纸质媒体尽管受到互联网、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但地市都市报因在地域、定位、人文特色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但要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创新理念,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做好做强民生新闻,做深做精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
把握实质,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办报理念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精神,是每一位媒体人顺应时代、敢于担当、有所作为的行动指南,也是我们在新闻宣传传播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的必要前提。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媒体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同人民站在一起。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做好做强新闻工作,既是党性原则的要求,也是媒体的本质使然。
我们的报纸是给人民群众看的,党的政策是要宣传给人民群众的,在新形势下,地市都市报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问、所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群众关心什么,我们就深入采访什么;群众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就解决什么困难;群众有什么疑问困惑,我们就解答什么问题。只有实事求是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客观权威地解答了人民群众的疑点顾虑,公正真实地反映了新闻事实,媒体才能取得读者的信任,获得群众的认可,媒体人也才会进一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更高的层面上形成共识,凝聚人心。
人民群众是我们报纸的忠实读者,是我们报纸赖以生存的最深厚的力量和基础,办人民群众喜欢的报纸,做人民群众喜欢的记者编辑,是每一位媒体人自始至终奋斗的目标,这是社会对我们职业的期盼,也是对党的新闻事业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真切实践。每一个媒体都应自上而下形成这样的共识,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内化为每一位采编人员的具体行动,推动新闻业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灵活实践,创新采编形式彰显以人民为中心
地市报纸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许多媒体出现生存困境。但无论如何,用内容制胜是我们的法宝。为此,要进一步强化定位,明确报纸是给谁看的,同时发挥纸媒做深度新闻的优势,赢得读者,赢得市场。
民生新闻是人民群众关注度很强的新闻。《大同晚报》专门设立了一个《民生热线》版面,重点报道民生新闻,市场反应良好。地市报就要这样以百姓关注的新闻为突破口,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真真切切地体现在新闻日常业务上。当然,这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记者的采访作风、写作文风、编辑后期的排版形文等环节上全方位发力。
要进一步深化“走转改”,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创新。互联网带来了便捷,也冲击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以笔者所在的地市报为例,出现了一些记者懒于深入一线采访的现象,习惯从网上、朋友圈内或简单的部门信息、邮件中咨询、了解新闻事实,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极易因记者采访的不深入导致虚假新闻的诞生或部分新闻事实不真实的情形出现,最终损毁新闻媒体客观、公正、权威形象。为此,报社要不断深化“走转改”,出台相应措施,鼓励记者沉下去,从最接地气、最有生活气息的基层中去发掘新闻,采写出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新闻来。因为只有深入到基层去,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才能听到、看到、嗅到最真实的现象和气息,稿件才能更生动、更形象,人民群众也才会更爱看。
要进一步创新稿件版面评价机制,积极作为着眼提升内功。鼓励记者编辑写好稿、编好版,要进一步改革稿件、版面公开评价机制,奖优罚劣,真正让下功夫深入一线采写的原创稿件、花心思谋划编排的版面得到价值体现。《大同晚报》在对稿件评价时,突破了以往一稿一评的限制,鼓励稿件率先在中午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如果稿件同时在报纸上刊登,则分别根据微信的点击量排名和纸质稿件质量享受两次等级评定,最大限度地激发记者的创作热情。
另外,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记者形式多样的抄袭嫌疑,要加大对稿件相似度的比对,可引入读者评价机制,不断提升采编人员职业道德,打造有分量的原创作品。同时强化媒体内部整顿,修炼内功,创新作为。
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激发潜能,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面对纸媒严峻的生存形势,要谨防人才流失甚至坍塌,在进一步优化用人环境的同时,要注重人才的长远发展。从地市都市报来说,要积极地出台政策用好现有人才,发挥他们既有的新闻资源和新闻业务优势,同时结合形势强化新媒体、摄影、视频等技艺的学习,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增强市场竞争力。
多向互动,借力新媒体拓展新闻传播维度
地市报纸固然要守土有责,但顺应时代的发展,也要学会运用新媒体来扩大纸媒的影响力,拓展新闻传播的维度。
传统纸媒与新媒体有着各自的优势,要客观地看待并力求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首先从人员素质上来说,纸媒的记者编辑经过多年严格的历练,无论是资源还是业务水平、经验都较为丰富;其次,纸媒的记者编辑政治第一把关人意识较强,能有力地确保出版安全;第三,纸媒的从业人员有相对较高的政策理论和道德素养,在是非面前能够把握分寸。这些都是纸媒进一步发展的宝贵财富。在传播媒介与新媒体的融合中,要利用好这些优势,在纸媒的基础上,运用新的传播方式和手段,进一步强化纸媒新闻的传播,扩大纸媒的影响力。如对于一些因出版时间限制无法及时回复的群众问题,通过新媒体进行答复,做好信息反馈;进一步拓宽新闻线索,还可以借力新媒体进行不同读者群的信息搜集;对一些涉及面广、新媒体表现无法深入的话题,则可通过新媒体率先发布消息,纸媒全面跟进深度报道等方式,彰显传播服务的多层次和人性化,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的信息需求,提升纸媒影响力、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