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推进媒体转型发展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探索“互联网+报纸+TV”融合发展新路径
2018-02-08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湖北 宜昌 443000)
一、背景
宜昌地处中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全市现有农村人口282.5万人,占总人口的68%。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时差:一方面,广大农村群众信息需求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生活方面的本土信息需求量大,渴望第一时间了解到党和政府的涉农政策及信息;另一方面,因交通不便、信息渠道不多,党委政府的声音第一时间到达农村进入千家万户,中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少数偏远村甚至数月收听收看不到党委政府的信息。作为党的“喉舌”部门,如何让党委政府的声音在第一时间传达到基层,让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这是多年来摆在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2017年初,集团在推进第二轮“走转改”活动中,通过多名记者深入基层采访报道反馈回来的信息得知,相当一部分村民建议通过电视播“报”的方式,将报纸融入电视,让广大农民由过去的“阅报”变为“听报”和看“电视报”,通过电视“播报”的形式,让农民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第一时间获取农业农村方面的信息资讯。根据这一建议,集团当即安排人员与电信部门取得联系,并进行技术咨询和论证,确认具有可行性后,于3月初和中国电信宜昌分公司达成了战略协议。项目通过湖北智慧电视网络(IPTV)平台,采取“互联网+报纸+TV”方式,以电视机为主要终端,整合集团旗下的多元媒体内容资源,以全真数字报、语音读报、视频播报、个性定制等形式,推送给全市1411个村,实现党报信息资讯全覆盖。
二、实践
在推进实施过程中,重点从技术和内容方面进行完善,从政策方面予以保障。
(一)技术方面。一是保证入户信息与报社“中央厨房”同步。在平台首页开设“三峡日报专区”,“四务通”平台图片新闻、滚动新闻能直接调用当天最新的图片、视频新闻资讯,进入专区即可看到当天的全真数字报纸和相关视频新闻。二是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根据各地特点,将农业方面的信息和便民服务方面的信息综合打包入库,建立强大的后台支撑数据库,同时链接专家库,以满足群众对信息和技术的多元化需求。三是实现移动端、PC端和电视端互动。在电视端通过“扫码”,可直接登录手机和电脑,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信息需求,实现语音图文等多元互动。四是实现分众传播、精准传播。技术上可按IP群和LBS功能,依县、乡、村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发展需求,实现刊播内容个性化定制,从而达到区别传播、分众传播、精准传播的目的。
(二)内容方面。形式上主要包括农家版和社区版,内容涵盖文化、商务、家政、资讯等诸多服务项目。农家版以乡村为单位,开通了“全真数字报”“视频播报”“三峡农报”“定制播报”,打造阅报、办事、农务信息、商务直供多功能平台;社区版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打造阅报、缴费、办事、家政服务、社区医疗、养老、团购为主要内容的智慧生活服务平台。重点打造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绿色食品基地。在全市1411个村中遴选100个村作为绿色食品直供基地,将无公害食品通过订单形式,直供城区128个社区;二是建立生态农家乐休闲基地。在农村遴选100个村,打造以“农家乐、农家游”为主题的农村休闲旅游基地,实现网上预订、支付;三是构建创业就业资讯平台。与宜昌市人社局和大型中介机构合作,面向城乡提供劳动用工、求职、创业等方面的信息,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四是构建信息精准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平台,面向社会提供开机广告、飞字信息、图文视频广告等信息服务,建成依托地理位置和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的精准信息服务平台。
(三)政策方面。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集团除了自投近200万元资金用于前期启动外,还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争取上级有关政策给予支持,先后向国家新闻出版总局、省发改委、省新闻出版局申报项目配套资金2000万元,目前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2017年,集团申报的“电视读党报入农户”建设项目被评为全国报刊媒体融合100佳创新案例,并获省发改委“智慧乡村”150万元扶持专款,被市委宣传部评为“2017年宜昌宣传思想文化创新项目”。
三、成效
项目推进一年多来,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效。
(一)实现了政策惠民。坚持以视频、语音、图文等方式推出政策专栏,在农村大力宣讲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搭建了政策宣讲、解读、答疑的重要通道,成为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户足不出户,打开电视即可学习和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平台。秭归县茅坪镇罗家村干部傅兵对记者说,“我们这里山远地偏,过去报纸要三四天才能送到,有些信息等我们看到时都过期了,现在每天从电视上看党报,再也不担心过期了,有些信息还可以通过电视搜索,蛮方便”。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李家台村民李涛动情的说,“作为一名党员,我平常喜欢看看报,报纸上讲问题看问题还是很深刻,现在电视上随时可以看报纸,手机一扫还可以问问题,真是太好了”。据统计,截至2018年4月,兴山、猇亭、高新区已实现了100%党报进农村,枝江、远安所有村级党员活动室已安装入户。
(二)实现了信息富民。集团通过搭建媒体网络信息平台方式,及时向广大农户推介市场信息、商务信息和服务信息等多种信源,满足了广大农民的信息需求,实现了信息富农。在枝江、当阳等地,一些农户还依托集团媒体信息源,搭建电商平台,实现联合跨区域协作经营,满足了农户需求。2017年4月,集团旗下媒体通过信息平台获悉当阳慈化寺群益村村民李勇家中700万斤莴笋滞销后,当即联合其他媒体,呼吁具有爱心实力的商家帮助推销,短短三天时间即帮其全部售出。《三峡手机报》对兴山种植大户王光知种植穰荷的经验进行报道后,引得本地一农产品公司投入30万元,帮助王光知扩大种植规模到100多亩,产品远销武汉及周边几十家大型酒店,供不应求。
(三)实现了技术帮民。在推进项目实施中,集团加强与农、林、水等部门合作,围绕种植、养殖、田间管理等方面,建立了一批视频、图文专家讲座库,随时帮助农民解答农业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复杂问题,实现技术帮民。同时,还定期策划线下活动,组织村民网上报名,举办了8场“惠农直通车”活动,带农民朋友赴宜都、当阳等地学习“取经”,到种植养殖示范户、大户参观学习;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组织农林专家开展20余次送科技下乡活动,深受广大农户的好评。
四、启示
通过探索“互联网+报纸+TV”融合发展新路径,实现党报进农家全覆盖,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一切工作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探索实施的“互联网+报纸+TV”融合发展办法,较好地实现了媒体转型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自身发展需求的有机统一;通过敞开大门办报纸,吸收群众参与办报纸,从而实现党报“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同行”的办报理念和宗旨。
(二)一切工作必须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党媒和党的“喉舌”部门,只有坚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把握和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方能做到上与党委政府保持同频共振,下与基层群众保持紧密联系。推进党报进农村项目,正是基于此应运而生。党报通过互联网手段,搭载电视这一渠道,实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和谐局面,也展现了党媒的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
(三)一切工作必须体现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推进党报进农村项目,探索“互联网+报纸+TV”融合发展新路径,正是坚持了改革创新的思想,结合媒体转型方向,运用互联网技术,啃下了多年来党报进村入户难这块“硬骨头”,是一次改革创新的大胆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