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小微企业分化明显 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
2018-02-08陈丽丽
□陈丽丽
近年来,浙江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步伐,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分新设小微企业抓住创业机遇快速成长,个别独角兽企业异军突起,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但多数企业存在扩张动力不足、自主品牌打响不易、技术人才支撑不够等发展瓶颈。本文通过对全省4029家(企业和个体户)新设立小微样本单位近四年的跟踪调查,并对1673家存活单位展开深入分析,综述其发展现状,剖析其存在问题,为小微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新设小微单位生存发展现状
(一)新设小微单位正常营业率下降
调查数据显示,经过近四年的市场演变,新设小微单位整体营业率仍处在下降之中。截至2018年3月底,正常营业单位1673家,营业率下降至41.5%,比上年同期下降6.4个百分点。由于市场需求不足等原因,停业单位增加至817家,占调查单位的20.3%;关闭破产单位860家,占21.3%。此外,在注册登记后,由于各种原因找不到的单位为256家,占6.4%;搬迁或被兼并单位192家,占4.8%;有231家单位长期处在筹建之中,占8.1%。可见,自2014年创业以来,小微单位正常营业率持续走低,单位消亡变化快。
(二)新设小微单位经营业绩分化明显
截至2018年3月未,按资产划分,1673家正常营业单位中,资产超过300万元的有180家,占单位数的10.8%,其资产总额40.09亿元,占83.2%,而资产不足300万元的单位占89.2%,资产总额仅占16.8%。按营业收入划分,1-3月1673家正常营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9.86亿元,同比增长46.3%。其中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有191家,共实现营业收入17.37亿元,占87.5%,同比增长107%;营业收入不足100万元的有1482家,共实现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下降17%。10%的单位集中了80%以上的资产和营业收入,且正常营业的新设小微单位营业收入看似快速增长,实际上主要是依靠少部分单位增长拉动,多数单位营业收入增长缓慢,总体业绩分化明显。
(三)经营状况评价一般,“有名无实”单位占比大
正常营业的新设小微单位多数经营状况一般,总体经营情况呈“中间大、两头小”态势。调查显示,一季度自我评价“好”或“较好”的单位占比18.8%,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2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比66.1%,比去年同期上升2.7个百分点;认为本季度经营情况“差”或者“较差”的占比15.1%,比去年同期下降4.0个百分点。可见,营业单位经营状况比上年有所改善。走访调研中,企业负责人普遍认为当前创业难度远大于改革开放初期和上世纪90年代,甚至有企业负责人认为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艰难。4029家新设小微单位经过近四年的时间,有一半多已淘汰,创业之难显而易见。即便是在1673家正常营业单位中,2018年1-3月营业收入不足10万元的就高达819家,占49.0%。
(四)不同行业优胜劣汰差异明显,部分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分行业看,农业和住宿餐饮业单位存活率较高,营业率在50%以上,而建筑业、服务业市场变化快,优胜劣汰现象更为明显,基本上七分淘汰、三分存活。从营业单位情况看,总体发展较快,经营状况良好;从行业营业收入看,服务业发展迅速,传统批发和零售业呈负增长态势。
(五)行政审批效率加快,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推进
在被调查的新设小微单位中,目前已完成许可办理的占83.9%,不需要办理许可的占15.5%,两者合计占99.4%。调查显示,新设小微单位期盼政府优惠政策进一步推进。1673家正常营业单位中,有998家没有享受过任何优惠政策,占59.7%。而享受的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税收优惠上,优惠政策种类较少。当前加大对小微企业财政金融支持是最受小微企业关注的政策措施,认同率占57.4%,认同率远高于减少审批和资质资格认证、处罚违法违规行为、加大经营场所支持等政策措施。
新设小微单位成长案例:独角兽企业——大搜车
杭州大搜车服务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汽车新零售和新金融平台,由神州租车创始团队成员、前执行副总裁姚军红先生于2012年12月在北京创立,2014年通过招商引资进入杭州,现总部位于杭州余杭。员工总数已发展到1500多人,其中技术、销售和运营各占1/3。
大搜车帮助中国汽车经销商实现在线化、数字化,携手战略股东阿里巴巴集团及汽车厂商共建一个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纵深结合、丰富立体的汽车新零售生态圈,使得行业中的汽车厂商、汽车经销商、消费者等各环节都可从中获益。目前,大搜车旗下有两家公司,分别是杭州大搜车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和浙江大搜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2017年两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超过30亿元。新设小微企业大搜车快速成长为独角兽企业,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综合因素:
(一)天时——适时抓住新经济发展机遇
大搜车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当前中国新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大搜车开始提供的SaaS产品一直是免费服务于汽车经销商,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线下车商渠道和相关数据,但是企业本身的收入并不多。直到2016年11月,大搜车与蚂蚁金服集团联合推出中国首创汽车融资租赁产品“弹个车”。战略股东蚂蚁金服集团从金融、信用、风险控制等多方面赋能大搜车,共建汽车新金融平台,业务覆盖汽车融资租赁、汽车消费贷款、车商供应链融资以及汽车保险等产品和服务。在短短1年内形成近百亿优质金融资产,业务覆盖200多个城市、1700多家汽车经销商,联合了30余家主流汽车厂商,成功把之前4年铺垫的渠道资源变现,推动大搜车2017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二)地利——杭州具备大搜车优厚的成长环境
大搜车总部设在杭州,杭州整体营商环境好,地方政府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了优厚的政策支持,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集群大量成长,使杭州具备了最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区域集聚效应。大搜车最初打算做二手车零售连锁,2014年转变模式,开始做系统开发和线下车商渠道的搭建。开发“大风车”“车牛”“车行168”等服务于二手车商、新车二网以及4s店的产品,服务了全国11万多家汽车经销商,覆盖率达到60%以上。“车牛”是一款专为中小车商提供服务的APP,新增车源每天10000多台,占全网商品发布量的30%以上。“大风车”是全国首款专门为中大型二手车经销商打造的管理软件,包括库存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CRM)、营销平台、财务系统(ERP)以及实用工具五大体系。“车行168”是国内第一家新车B2B平台,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新车货源平台、唯一的价格行情参考工具。
(三)人和——借助海创园和阿里巴巴带来的人才效应
大搜车总部搬迁到杭州未来科技城创业,利用海创园和阿里巴巴带来的人才效应,方便寻觅单位所需人才。未来科技城是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集聚了高端研发人才和科研骨干,是国内一流的人才创新基地,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具备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另一方面大搜车与阿里巴巴毗邻,拥有大量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企业能够利用阿里巴巴带来的人才效应,通过引进阿里巴巴的成熟团队,进而形成人才优势,使大搜车创办成功并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新设小微单位发展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扩张意愿不强,新设小微单位融资招工需求弱
2018年一季度,1673家被调查的营业单位无融资需求的占91.3%,比上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在有融资需求的单位中,66.4%未获得融资或获少量融资,仅33.6%的单位获得大部分或全部融资。从融资渠道看,68.8%的单位通过银行融资,26.3%通过个人借款。新设小微单位融资成本基本稳定,2018年一季度新设小微单位银行贷款年利率6.89%,个人借款年利率为11.52%。根据调研,企业流动资金基本以自有资金为主,市场导向明确,形势好转时扩大规模,反之则缩减业务活动。另外,新设小微单位招工意愿也显得不足,88.3%的单位没有招工需求,11.7%的单位有招工需求,但其中60.5%招不到员工或仅招到少部分,仅有39.5%招到或大部分招到所需员工。
(二)自主品牌创建难,新设小微单位开拓创新能力弱
新设小微单位创业伊始,部分单位依靠模仿生产开始创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支撑。企业自主品牌创建是漫长的发展过程,人才和市场因素制约新设立小微企业打响品牌。据云和某工艺品有限公司反映,企业从事木制玩具的生产和制造,自建成投产后生产经营稳步发展,90%以上产品出口外销,下一步准备注册自己的玩具品牌,但面临自主品牌难打响的问题。国内市场产品鱼龙混杂,不正当竞争乱象频现,企业自主研发的外观新型等专利很快被同行模仿,产品投放市场后有业内单位以更低的材料成本模仿上市。新设小微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滞后,创新能力弱,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同质化严重,同行之间通过降低产品价格等恶性竞争手段分得一些市场份额,抗风险能力弱。
(三)技术人员招留难,新设小微单位人才虹吸能力弱
新设小微单位规模小、实力弱,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海宁海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集成电路研发和设计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于2014年3月成立,现有员工20多人,包括两个研发团队。企业在景观灯芯片细分行业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设计公司之一,下一阶段将向照明、家电等其他领域不断延伸。企业负责人表示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成长空间和潜力很大,将努力争取在2019年实现申请上市的目标。作为技术型企业,目前最大的困难是设计、创新类人才稀缺,虽然通过“潮乡精英”赛等方式招聘到部分技术人员,但县级城市缺乏相对应的圈子文化,高学历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即使被高薪聘请,也无法长期留住。企业转向选择培养高校对口专业的本地年轻人,但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般需要3年以上才能给单位带来收益。因此,企业持续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