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全域大美新格局
2018-02-08本刊评论员
本刊评论员
全力建设诗画浙江大花园,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将“美丽”这一基本要求贯穿于生态环境、产业转型、人文底蕴、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构筑全域大美新格局
生态、绿色是浙江独特的优势,是“八八战略”中的八方面优势之一,也是长期来浙江“走在前列”的法宝,更是当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大花园建设这一具有浙江特色的“大手笔”决策部署应运而生,将大花园定位为现代化浙江的普遍形态,这足以令人神往。在全省大花园建设动员部署会上,浙江明确提出了“2018年开好局、2022年走前列、2035年成样板”的目标,要求高质量建设“诗画浙江”,加快打造“幸福美好家园、绿色发展高地、健康养生福地、生态旅游目的地”。这样的目标定位更是令人振奋。
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高质量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全力建设诗画浙江大花园,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将“美丽”这一基本要求贯穿于生态环境、产业转型、人文底蕴、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构筑全域大美新格局。
坚守生态环境之美。生态良好是大花园建设的底线。要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巩固全面消除劣V类水成果,着力稳定全流域水质,加强近海海域污染治理,让浙江的水更绿、海更碧。纵深推进“三改一拆”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继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让乡村更美丽、大地更洁净。实行源头治理,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体系。
聚焦产业绿色之美。绿色产业是大花园建设的核心。将浙江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绿色发展高地,须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一关键环节,全面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打造一批生态产业平台、培育引进一批生态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生态产业项目、创建一批优质生态产品品牌,推动自然资本和城市乡村大幅增值,变美丽风景成美丽经济,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彰显人文韵味之美。文化是大花园建设的灵魂。大花园建设要把文化展示出来,既要充分展示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又要充分展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为契机,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打造一批黄金旅游线路,全面建成“诗画浙江”最佳旅游目的地。要全面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系统修复历史文化遗存,传承好优秀文化传统。要深度发掘农耕文明、乡村传统、特色文化、民族风情,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重要作用,守好乡愁古韵、树好文明新风。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不断提升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精神文明素养。
落实生活幸福之美。增进民生福祉、创造美好生活,是建设大花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确保全省人民共享大花园“红利”。一方面,要发动最广泛的力量,共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美好家园,努力实现绿色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看见绿水青山、呼吸清新空气、吃得安全放心。另一方面,要扎实抓好各项民生工程,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推进民生实事件件落地,为人民群众在大花园“遨游”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