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性化需求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综述
2018-02-08潘峰
文/潘峰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交易的快速普及使人们对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服务业逐渐上升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发展,针对服务供应链的研究日益增加,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亦日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涌进,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私人订制服务递增。为了提高物流服务企业在大数据时代的竞争力,基于个性化需求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物流服务供应链
1.1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概念、特征及结构
物流服务供应链来源于2004年Ellram提出的服务供应链,是服务供应链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现代物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物流产业协同化不断发展,针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物流服务供应链被认为是由不同属性的物流服务企业通过互相合作来共同完成物流服务活动同时满足客户需求的供应链形式。物流服务供应链主要由物流服务供应商、物流服务集成商和物流需求方三部分组成,可以应用集成化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来减少物流信息和服务在传递过程中的不稳定性[1]。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型的建立主要基于具有不同能力的物流服务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具有易逝性、不可分割性、不可触摸性、客户影响四个基本特征。物流服务供应链有着两级结构、多级结构和网络结构等不同的结构方式。两级结构是最基础结构,随着客户对需求种类和服务水平的需要逐渐增多,多级结构和网络结构得到扩展和延伸,使得更多的客户服务和供应商均可参与其中。
1.2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产生机制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物流服务企业为应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变化逐渐适应的结果。刘伟华[2]提出
中国储运网 Http://www.chinachuyun.com 103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形成动因机制模型。他认为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产生是外在拉动力、内在推动力和催化作用力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物流外包规模的扩大、物流服务需求种类的增加和物流服务标准的提高是其外在拉动力,它使得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转向低成本和高效率。传统物流企业服务模式存在的不足是其内在推动力,它促使传统物流企业发生变革。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更是其催化剂。以上三种力量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物流服务企业向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转变。
1.3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综述
物流服务供应链是服务供应链的一种典型形式,均采用了整合与协调共同发展的管理模式。“互联网+”模式下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互动发展的六种演化机制,分别是“弱”联动、“点”联动、“线”联动、“面”联动、“网”联动和“生态”联动[3]。物流服务供应链按照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二级服务供应链和三级服务供应链。李剑锋等对二级物流服务供应链定价以及供应链效率进行了研究,认为集成商的最优定价和最优订购量同时受到集成商和供应商所处市场环境的影响[4];刘伟华等针对随机环境下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任务分配问题进行研究,表明其对物流服务供应链中集成商和提供商的整体影响较大,却对其各自的分包商没有绝对的影响[5]。
在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方面,基于流程优化视角,同时兼顾技术和管理两个维度的协同运作方式,可以提升物流服务供应链运作协同绩效[6];白世贞和于丽指出,客户、物流服务集成商和物流服务供应商是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同主体,而整体供应链与外部环境的协同、不同物流服务供应链间的协同和一个物流服务供应链内部各节点企业间的协同是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的三个层面[7]。鄢飞[8]研究了横向公平偏好对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运作模式的影响,表明横向公平偏好能影响功能上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集成商获利,并提高物流服务链的总产出。Zhang[9]等将熵模型运用于大规模定制物流服务链并提出了相应算法和关键技术。Liu[10]等认为由物流服务分包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物流服务集成商和物流服务需求方组成的四层决策网络模型能实现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最大利润。段华微[11]等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影响,表明当物流服务供应链考虑企业社会责任和集中决策时,能获得最大的总利润且成双方利润均与效用因子正相关。
2.大数据时代与需求及行为分析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各行各业产生的数据量都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世界进入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对服务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与私人订制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通过建立顾客满意度模型,构建产品规划质量模型,来获得个性化产品属性指标重要度的确定方法[12];基于网络在线交谈的数据分析口碑传播效应的因素与影响力度[13];通过结合用户情景兴趣与云计算技术,为移动商务用户推荐与当前情景相关的即时服务[14];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段、聚类和时序分析,从而获知用户的行为规律[15];利用将蚁群与聚类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挖掘和处理用户的各种数据,从而使得协同过滤算法技术中的评分稀疏性得到改善[16]。Suziedelyte[17]根据对医疗健康方面大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互联网上获取的健康信息对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影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物流服务供应链提供了准确的定位和服务,在操作上可以实现精准对接。
3.大数据背景下基于个性化需求的物流服务供应链
3.1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个性化需求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概念
大数据时代,世界各国均在积极探讨供应链管理服务热点问题,将互联网、供应链与服务融于一体的创新思维模式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大数据如同新鲜的血液,为供应链物流服务注入全新动力。目前,关于同时涉及个性化需求和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文献较少。陶茂华和张仲义于2010年首次将个性化需求和服务供应链相结合,提出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供应链概念,并对其框架及运作模式进行研究[18],为更有效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建立了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供应链模型。随后,刘另和彭岩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基于个性化需求的物流服务供应链(Individual Demand-Oriented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IDOLSSC)的相关概念并对其能力合作的协调问题进行研究[19]。IDOLSSC是从客户的个性化物流服务需求角度出发,将物流服务提供商和物流服务集成商集为一体,充分利用并整合物流服务供应链上的资源和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协同运作,并注重客户的个性化体验,来获得最大化的客户满意度。
3.2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个性化需求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
研究得出通过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理论架构的分析,运用服务主导逻辑,提出应当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视角从保障能力供应转为满足客户需求[20]。客户评价对物流服务供应链激励效果的影响,表明加入客户对服务质量评价会对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集成商和服务提供商带来一定影响[21]。为实现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公铁联运参与者的共赢,研究了两种不同收益共享机制对分散决策下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影响,表明基于系统贡献度的收益共享机制时,公铁运输企业成本优势越大,获得利润越大。张广胜[22]和刘伟[23]研究了应急情况下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任务分配问题,表明考虑服务时效的任务分配模型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探讨大数据背景下,不同参数对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验证其模型的有效性和可信性[24]。总之,在大数据背景下物流服务供应链为实现大数据时代供应链更好地运营发展,充分分析并肯定了信息聚合的价值。
4.未来研究展望
在大数据分析、处理和挖掘等相关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而关于客户需求的研究较少,为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还应继续利用大数据技术针对不同需求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进行研究,提高物流服务供应链在满足具体需求时的适用性,为社会实践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Choy K L 1.Managing uncertainty in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isk Assessment & Management,2007,7(1):19~43.
[2]刘伟华.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合作的协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张建军,赵启兰.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供应链联动发展的演化机理研究——从“去中间化”到“去中心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5):5~15.
[4]李剑锋,陈世平,易荣华等.二级物流服务供应链定价及其效率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21(2):84~90.
[5]刘伟华,曲思源,钟石泉.随机环境下的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任务分配[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2,18(2):381~388.
[6]李毅斌,董千里,孙浩杰.基于流程管理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运作协同研究[J].物流技术,2012,31(9):174~177.
[7]白世贞,于丽.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研究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114~116.
[8]鄢飞.横向公平偏好对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运作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7,34(4):139~145.
[9]Zhang R L,Shan M Y,Liu X H.Research of MassCustomization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Measure Based on Entropy[J].International Asia Conference on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IEMI2012)Proceedings,2013:1121-1129.
[10]Liu W,He C,Xu X.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Network Equilibrium Model[J].LISS 2014,2015:233~240.
[11]段华薇,严余松,张亚东.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定价与协调[J].控制与决策,2016,31(12):2287~2292.
[12]孙园园,刘飞,李丽.基于Kano-QFD的个性化产品属性指标重要度确定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20(11):2697~2704.
[13]Godes D,Mayzlin D.Using Online Conversations to Study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J].Marketing Science,2004,23(4):545~560.
[14]刘海鸥.云环境用户情景兴趣的移动商务推荐模型及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3.
[15]常慧君,单洪,满毅.基于分段、聚类和时序关联分析的用户行为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31(02):526~531.
[16]任帅,王浙明,王明敏.基于用户行为模型和蚁群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J].微型电脑应用,2014,30(3):5~8.
[17]Suziedelyte A.How does searching for health information onthe Internet affect individuals’ demand for health care services?[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12,75(10):1828. Medic
[18]陶茂华,张仲义.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供应链初探[J].物流技术,2010,29(19):87~90.
[19]刘另.基于个性化需求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协调研究[D].天津大学,2014.
[20]宋志刚,赵启兰.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从供应到需求的视角转变[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3):14~22.
[21]卢安文,荆文君.考虑客户对服务质量评价的物流服务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5,57(1):166~174.
[22]段华薇,戴玥,严余松.铁路物流中心参与的公铁联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6,22(6):1590~1598.
[23]张广胜,刘伟.考虑服务时效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应急任务分配[J].计算机应用,2016,36(8):2335~2339.
[24]吴成霞,赵道致,潘新宇.大数据服务商参与的三级供应链动态合作策略及其比较[J].控制与决策,2016,31(7):1169~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