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社会化养老”之惑
2018-02-08
中国石油企业 2018年6期
虽然我们已经迎来了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但包括石油石化企业在内的数量众多的国企治理结构与运营模式仍旧刻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办社会就是这一现象的明证。
《探索国企职工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一文,将企业去社会化改革中最敏感的部分—养老,拿出来放在手术台上解剖,为我们呈现了从“企业养老”到“社会养老”转型中的N种问题,同时提出“PPP”模式解决方案。
剥离企业社会职能是大势所趋,但在剥离交易时,应该考虑剥离成本和效益,从节省社会资源角度完善社会职能剥离工作,通过衡量剥离代价来决定采取何种方式。罗纳德·科斯在其经典著作《企业的性质》中,创建了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确立了交易费用决定制度安排量化尺度。根据交易费用对制度变革效率衡量,假设国企承担社会职能制度下的交易费用为A,总效益为M(包括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企业社会职能剥离制度运行费用为B(包括剥离费用和剥离后交易费用),效益为N。通过比较A/M与B/N间大小,判断剥离企业社会成本效率。若是前者大于后者,证明剥离企业社会职能代价太高,可考虑采取其他剥离方案;若是后者大于前者,说明剥离方案可行,路径最优。
而该文推出的“PPP”(政府、企业与社会资本)养老合作模式,正是对“路径最优”方案的积极探索与精彩呈现,值得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