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探析
2018-02-08何丽君
文/何丽君
企业标准化战略是企业加快自身技术创新,培育自身动态适应能力,赢得和维持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竞争策略和手段。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大量的具有标准化战略性思维的人才来帮助其进行全面规划,进而占领市场优势地位,谋取最佳经济利益。但是,由于我国标准化工作起步相对较晚等种种原因,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现有的标准化人才队伍都很难满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标准化战略需求。所以,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学历教育培养具有标准化战略意识,具备标准化战略管理能力的标准化战略管理人才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标准化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标准化战略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整合性课程,是标准化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标准化战略思维能力,了解标准化战略的基本构成和具体知识,从战略层面上考虑企业标准化的总体发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标准化战略管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国内国外标准化战略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有效掌握标准化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基本具备利用标准化战略理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能力。
二、《标准化战略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计划安排不当
《标准化战略管理》作为一门具有高度整合性的专业课程,它的有效学习必须是建立在学生对项目管理、质量工程学、生产运作管理、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标准化管理与实务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之上,学生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些标准化基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才能更有效地理解和把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但是,由于标准化工程专业作为我校的新增专业,其课程计划安排还处在摸索阶段,本课程多数被安排在第三学期上课,这就造成很多基础课程与本课程同步开设,甚至是没有开设的局面,学生在不具备较完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课程,就很难做到前后知识的相互照应和融会贯通,这就很难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全局出发来考虑某些相关知识,其学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2.教学内容不够完善
目前,就我校而言,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配备了较为全面的多媒体设施来辅助教学,但专属教材的缺乏仍是影响教学有效进行的一大难题。标准化工程专业作为我国高等学历教育增设的新兴专业,其教学的开展整体上来说还处于摸索阶段,配套教材的缺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现今市面上有关标准化战略的专业书籍少之又少,仅有的专业书籍多是从国家层面上对国际或国内标准化战略理论进行的研究,亦或是对企业或某个专业领域标准化战略的讲解。这些书籍要么理论性太强而超出了本科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要么只注重实践分析而不能满足学生理论学习的需求。而能够满足学生理论和实践学习所需要的专属配套教材几乎是没有。所以,本课程暂时就只能依靠教师凭借自身的经验推荐的学习教材来进行教学。
针对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应该基本涵盖国际国内标准化战略理论、企业标准化战略的实施和某些重点领域标准化战略的开展等几个方面。但是由于没有配套的专属教材,再好的学习教材在知识结构上都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对这些标准化战略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需要。虽然我校教师竭尽所能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设施对学习教材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讲解,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知识点也只能点到为止,学生又没有相应的教材可以在课后补充学习,这就使得学生不能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点,进而影响其系统的标准化战略思维和能力的养成。
3.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我校《标准化战略管理》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解+课下做题”和“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这两种教学方式进行。这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课程的顺利开展,但在实际进行中仍有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课堂讲解+课下做题”是相对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主要强调“教师讲,学生记”,课后则强调通过练习题加强对课堂知识的巩固。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保证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宣贯,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一些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加之缺乏实际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大大降低,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就不能有效得到提高。
“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是教师在讲授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辅以案例分析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帮助学生加深对枯燥的、晦涩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它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标准化工程专业课程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环节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很难深入开展而只能停留于表面。本课程的内容多、案例多,但课时却安排得比较少,只有48个授课学时。这就使得案例教学中的课时分配不足,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展开深入讨论,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就很难实现。另外,本课程案例教学中使用的现有案例大致可分为国外案例和国内案例两种。国外案例虽然比较经典丰富,但由于国内外市场环境的不同,学生在对案例背景的理解上就会有所局限,进而限制了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国内案例虽然在背景认识上容易把握,但案例所涉及的领域比较片面,不能满足学生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同时,很多国内案例设计得又比较浅显,对部分学生来说其挑战性不够,当然也就不能引起其强烈的兴趣参与其中,最终也就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4.课程实践环节不足
《标准化战略管理》是一门综合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其课程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标准化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更要培养学生利用标准化战略理论知识解决和分析企业标准化管理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授本课程时,在强化课内教学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但是由于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和教学课时较短等原因,校内的教学实践很难得到全面的开展。加之现有的校企联合培养深度不够以及很多合作单位没有对应的实习岗位等原因,校外的教学实践也就难以深入展开。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不能充分地得到开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不够,学习效率也就偏低,当然就不能实现提高学生标准化战略管理能力的目的。
5.教学评价不科学
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合理地评判。我校《标准化战略管理》课程以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学生课程的成绩评定一般是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作业和课堂表现三部分构成。由于课程以考查形式进行,很多学生就会因为考查课程通过的难度相对较低而忽视了本课程的重要性。同时,这样的考核方式仍然较偏重于期末最终结果的测验,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相对较少,没有真正体现出标准化战略管理课程的特点,尤其是无法衡量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不能较为全面地评价学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完善《标准化战略管理》教学的对策
1.合理调整课程计划
合理的课程计划有利于学生对标准化专业知识的系统把握和融会贯通。实践证明,作为新设的标准化工程专业在课程计划的设计上还有待完善。笔者认为最好把本课程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作为本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这样,学生在经过前面至少四个学期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后,再学习本课程时就可以从全局出发思考问题,就容易运用本课程的理论知识把前面所学串联起来,最终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如果条件允许,本课程的课时安排最好增加到64课时,或者专门在该课程结束的学期末开设相应的实训课程。随着课时的增加,教师安排教学时,就可以在保证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给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留足时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标准化战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好的教材是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所谓好的教材就是要尽可能地满足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发现《标准化战略管理》课程专属教材的编写是当前本课程教学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但是考虑到学校教师现有专业能力有限和课程专业知识的复杂性等问题,教师虽然暂时没有能力独立编撰相应的课程教材,但是可以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为依据,结合本校和本专业的特点,在总结现有的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自行编撰适合本课程的详细的教学大纲,以缓解现时专属教材缺乏的燃眉之急。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本课程长远地顺利开展,还可以考虑与标准化科研院所、兄弟院校和企业里的标准化专家、学者和精英协同合作,共同编撰理论充实、案例详尽的专属教材,为学生的系统学习奠定基础。此外,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给学生推荐本领域内的专著、期刊、论文或公众号推文,促使学生在课后积极投入自主学习,在开拓视野的同时强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把握。
3.改进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案例教学优势的发挥。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不应只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教”上,而应该着眼于教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和学生相互之间彼此互动的“学”上。所以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应当是案例教学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分析本校学生特点和以往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转变案例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导,负责案例材料的收集整理、问题的讨论分析和结论的最终得出。这种全过程的参与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则主要发挥其引导作用,负责课前案例题目的布置,课中引导案例问题的提出和分析以及对最终结论的点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课堂时间的有限,教师可以牵头建立一个本课程的资源共享平台,把学生自主分析的案例和教师补充的案例共享在平台上,这样学生就可以跳脱课堂时间的限制,与教师在课后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学习,以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延伸。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学院在进行标准化实训室建设时,可以考虑将本课程所需的实训软件和设备纳入其中,以便于学生在校内完成本课程的部分实训项目,从而强化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还应积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努力挖掘校企合作的深度。利用已有合作企业的资源,邀请企业里有经验的标准化战略管理人员来校举办讲座,以企业里的一线案例给教师和学生传授最实用的标准化战略管理技能和方法;并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合作企业参与见习或实习,通过企业的实地锻炼以提高学生的标准化战略管理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5.改善教学评价方式
《标准化战略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为了更加有效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综合地评价学生,有必要尝试着对现有的教学评价方式做进一步改善。在保留本课程原有的以考查为主的考核方式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适当地调整课程成绩的计算方法。新的课程成绩主要由期末实训报告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和作业)和模拟报告成绩这三部分构成,分别以60%、20%和20%的比例折合算成本课程的最终成绩。调整后的教学评价方式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就较容易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促使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