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车实训基地培训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2018-02-08杨战康
杨战康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侯马车务段,山西侯马043000)
1 引言
调车作业安全,是铁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调车人员素质,是运输生产秩序畅通的基础保障。太原铁路局调车实训基地开发建设和运用管理,为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调车队伍提供了学习和锻炼的平台,通过采取“3561”调车实训模式,参加培训的学员在理论知识、实作技能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升,为现场调车作业安全提供了素质保障。
2 调车实训基地创新培训的必要性
铁路车站调车工作具有劳动强度大、作业组织复杂、作业方法灵活多变等特点,加之作业环境、人员素质等变化因素,导致调车事故的概率较高。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全路车务系统共发生主要责任及同等重要责任事故45件,其中调车冲突事故4件、调车脱轨事故7件、调车挤道岔事故8件,调车事故占比高达42.2%,是车务系统发生事故的“高发区”。目前,太原铁路局管内有11个车务站段从事有调车作业,各类专用及区域调车机车共计90台,日常编解、取送调车作业量频繁。调车人员基本素质低、实作技能差是直接诱发事故的重要成因。
调车实训基地把如何提高车务站段培训质量、补强调车人员素质短板,作为确保调车安全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进行了分析、探索与实践。
3 调车人员素质状况调查分析
3.1 调车人员年龄结构
太原铁路局现有2644名调车人员(调车长、连结员、制动员),按年龄段及所占百分比情况分类如下:
①年龄在50岁及以上者205人,占总数的7.75%;
②年龄在40岁-49岁者720人,占总数的27.23%;
③年龄在30岁-39岁者819人,占总数的30.96%;
④年龄在20岁-29岁者900人,占总数的34.04%。
从以上统计数据分析,30岁以下青工所占百分比例最高。
3.2 身体素质状况整体较差
一是新职调车人员主要来源由退伍军人转变为目前的大专、高职毕业生,且普遍为独生子女一代,缺乏身体锻炼和吃苦耐劳精神,还存在不安心做调车工作的心理倾向,不能迅速适应调车作业的劳动强度。二是少量高龄调车人员主观不愿转岗。由于调车组岗位收入相对较高,在部分地区的调车组人员即使年龄较大或身体条件欠佳,仍然不愿离开调车组岗位。
3.3 业务素质亟待提升
目前,培训手段单一、与现场脱节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造成部分调车人员培训合格后仍需在现场边干边学,这部分人成为了安全生产的“薄弱人”。尤其是中间站调车人员普遍为新人,掌握和理解规章的能力差,往往业务素质不高、现场作业经验少,缺乏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导致对执行作业标准的敬畏感不足,对作业安全风险的认知不到位,容易在作业过程中简化程序、出现疏漏,特别是在应急情况下,易导致手忙脚乱出差错。近年来已发生多起与新职人员、学习人员有关的事故。2017年7月7日,上海局宁波车务段庄桥站发生一起见习人员作业事故,见习信号员将7道调车进路错误排成5道进路,师傅未认真监控,现场调车人员在推进作业时也未认真确认信号机开放状态,造成调车挤岔一般D3类事故,反映出学习人员、新职人员培训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3.4 人身安全意识有淡化倾向
近年来,车务系统人身安全事故逐年减少,调车人员对人身安全意识有淡化倾向,不能认真吸取历年事故教训,相关人身安全制度措施落实不彻底,存在侥幸心理。2016年12月21日,朔州车务段宁武站5644号调车机第7号调车作业,调车长出场作业时平调电台斜插在衣服下侧兜内,不符合“放置于专用皮套或者工作服胸前专用衣兜内锁扣牢固”作业要求;2016年12月9日,原平车务段田村站1号调车作业计划对转线4道停留车排风作业过程中,连结员、盯控干部两侧同时作业且未通过平调电台通知调车长,违反“调车作业中严禁作业人员两侧作业”的规定。
3.5 人身安全风险研判不到位
由于设备、环境、作业组织等发生变化后,没有及时进行与之相对应的风险研判,采取有效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给调车作业人身安全带来隐患,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2016年12月10日,大同车务段新高山站调车工作岗位人身安全卡控措施中,对“调车人员横越列车确认列车暂不移动”未明确具体确认和互控方式,给现场调车作业和人身安全埋下隐患。
4 站段传统调车培训模式弊端
4.1 “理论与实作两张皮”
多年来,车务站段对调车人员的脱产培训形式单一、内容局限,主要是宣讲课本知识、解读规章制度,而实作技能培训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形成“理论实作两张皮”的现象,甚至于陷入了“讲课空对空、学了也没用”的恶性循环。
4.2 “徒弟与师傅一个样”
调车工种现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师带徒”,师傅怎么干,徒弟怎么学,“照猫画虎”,学不精、学不实甚至学走样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调车人员素质“一茬不如一茬”。再加上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日趋严重,调车新职人员理论考试过关、实作技能不熟就“火线”上岗,也是现实不争的事实,素质上的潜在隐患比较突出。
4.3 “没干过、不会干”
近年来,中间站部分新任管理人员未从事过调车工作,且新职调车人员逐年增多,而绝大部分中间站现职调车人员日常只从事摘机车、车列采取防溜措施等简单的调车作业,其他较为复杂的作业没遇过、没干过,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置、机车车辆救援起复等技能更是实作上的“盲区”,给调车安全生产埋下了较大隐患。
5 调车实训基地创新培训模式
基于以上现状,太原铁路局用管并举,创新调车实训模式,实行路局、站段两级管理,运输处、职教处是监督管理主体,负责年度培训计划拟定、培训经费管理和日常监督检查;由侯马车务段具体实施负责日常课程拟定、学员培训、基地运行和管理。运输处根据实作培训计划重点,从相关业务处室、车务站段选拔品德优秀、精通调车实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工人技师组成师资团队,担任兼职教师定期授课。同时,学员结业成绩由理论、实作成绩和日常考核组成,考试不合格由学员自费参加补考。
在建设调车实训基地之初,就把实物展示讲解、实景模拟演练、实作科目培训作为重点,旨在使理论标准教学与现场实作技能有机结合,弥补常规培训模式的短板,做到学练结合,保证学以致用,让调车从业人员特别是新职人员练好基本功、掌握新技能,进而实现本领过硬、技能过硬的目标。
5.1 加大硬件设施建设
5.1.1 理论培训基地功能完备
设有多媒体教室和学员楼。多媒体教室安装音响、功放、短焦式固定投影和多功能白板等,满足不同形式的理论教学需要,主要进行调车理论技能视频展演、事故案例剖析研讨等多媒体理论教学,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学员楼共四层,可满足100余人同时就学住宿,每层均配备电热水器、空调、电视。同时,还设有棋牌室、图书室、乒乓球室、羽毛球场,丰富学员课余生活。
5.1.2 实作演练基地设备齐全
主要设有观摩教室和实训场两个场地。观摩教室配有车钩拆解部件、常用人力制动机、空气制动阀、摘挂车练习器、救援起复器具等各种调车设备模型和相应的讲解图例,让学员通过实物观摩教学,全面熟悉调车相关设备的构造特性、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重点掌握常见故障处置、起复救援等标准流程和关键事项;实训场设有调车线4条、人工扳动道岔6组,30m高站台1处,有电区线路1处,并根据车务作业特点,配备各种型号的常用客、货车种共14辆,满足调车基本功和多场景模拟实作演练需求,同时具备进行车辆故障、起复救援等应急演练以及举办调车工种职业技能竞赛的功能,为补强调车人员实作技能短板提供充足的设备保障和良好的演练条件。
5.2 优化师资队伍管理
侯马车务段作为调车实训基地具体实施主体,从日常课程拟定、学员培训,到基地运行和管理,突出调车实训、推广创新先进的调车工作方法。
5.2.1 配强师资力量
培训班授课教师由站段选派从事调车岗位,有丰富现场调车作业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人员担当。
5.2.2 优化授课方案
以调车实作为主,选派运输设备主管、安全救援主管、调车实训基地主讲教师,并邀请车辆部门首席技师为调车人员现场授课。要求授课教师结合调车作业现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现场向学员进行解答;针对调车人员对车辆构造认识模糊的问题,车辆段老师现场讲解各种车辆构造、车辆基本标记、一般故障的处理、人力制动机使用,以及车钩构造、车钩“三态”作用等,使学员对车辆构造原理有进一步了解;调车设备主讲老师结合调车平调设备使用中易于出现的故障现象,手把手教学如何进行应急处置;针对学员使用调车手信号较少的实际,老师现场集中学员演练学习调车手信号及联系用手信号,以及非集中区要道还道、扳道作业“四程序”;在车辆起复演练培训上,老师对BQ型救援设备、机车车辆轮轴故障救援抬轮器的工作原理及操作原理及流程进行重点讲解,并分组进行现场实作训练;为使学员能够掌握特殊情况下调车作业的有关规定,授课老师编制一批涉及装载特殊货物车辆、无电区进入有电区、高站台、分路不良区段、货物线、尽头线作业的调车作业计划,由实训调车人员分组进行演练,老师现场向其他学员进行讲解,提高调车人员作业能力。
5.2.3 严格日常管理
调车实训基地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调车实训基地学员日常考核、教学管理、伙食团管理、消防管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十三项管理办法。在纪律上严格要求,采用军事化管理手段,每期学员报到第一天,利用晚自习和开班动员典礼,专门进行3小时军训,从集合、点名、出操、唱军歌、列队就餐、乘车实训、宿舍内务、晚自习、外出登记等各环节进行有针对性训练,做到日常管理军事化。
5.2.4 激励与考核并举
综合每名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实作、理论考核成绩及日常好人好事等突出表现,每期评选出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奖励,对培训期间成绩差且有违纪等不良现象的学员按规定进行通报批评并进行严格考核。以此激励学员严格遵守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全身心投入到培训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而达到提升学员整体素质的目的。
5.3 探索创新实训模式
调车实训基地自2016年5月5日开班以来,通过不断总结管理经验,编制图文并茂的实训教材,摸索适应现场需求的培训方案,逐步形成了“3561”实训模式:
5.3.1 “3”就是坚持“三实”原则
理论知识教学突出理解运用规章制度,指导实际操作;培训科目设置突出基本功实作演练,提高实作技能;培训效果考评突出考察对作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保证实际运用。
5.3.2 “5”就是重抓“五化”管理
一是理论题库化。大量搜集调车实践题材,归纳理论知识点,编撰标准化题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是事故案例化。将事规条款讲解与典型案例剖析有机结合,讲清事故原由、防范措施,算清经济损失账、家庭幸福账,让学员产生心理共鸣。
三是演练实战化。实作科目演练从传达计划、试验设备、检查线路到准备进路、确认信号、车调联控、车辆摘挂、安撤防溜等,全过程模拟调车实际作业。
四是管理军事化。每期学员专门进行3小时军训,学习期间从上课、就餐到内务、外出等,全程按照军事化管理。
五是思想政治工作有形化。每期培训班都组织学员赴彭真故居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利用集体和个别谈心,面对面为学员进行疑虑解答和心理疏导。
5.3.3 “6”就是突出“六科目”演练
一是车辆基本技能演练。主要从车辆部件识别、人力制动机使用、摘接制动软管、常见车辆故障排除等方面进行实作演练,弥补车辆构造、性能等知识缺失问题。
二是调车设备使用演练。安排无线调车灯显设备、调车列尾装置、防溜器具等设备运用培训,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三是非集中区作业演练。重点强化非集中区手扳道岔、手信号、要道还道等基础技能训练。
四是上下车及观速观距演练。上下车动作先分解后连贯、先静态后动态,逐人演练,并现场组织观速观距理论讲解和实际演练。
五是一批作业模拟演练。完全模拟现场实际环境,开展调车作业技能综合演练,保证掌握技能、提高标准。
六是救援起复演练。组织脱轨车辆起复救援演练,现场讲解程序、分组练习,解决不懂救援程序、不会使用救援工具的问题。
5.3.4 “1”就是实现“一提高”目标
通过定期实训,重点对新职人员及中间站管理人员进行为期11天的全员轮训,促进业务素质整体提高。
调车实训基地正式启动以来,先后举办路局新职调车及中间站管理人员培训班25期900人次,车务段调车人员培训班10期406人次。经现场跟踪回访,参培人员的现场适应能力明显增强,对调车作业基本技能特别是故障处置、应急救援等技能的掌握更加全面、运用更加熟练,由于应知应会不掌握、业务技能不熟练造成的“两违”明显下降。有的站段还主动要求增加培训名额,对本单位新职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在2017年8月份路局车务系统调车技能竞赛中,调车实作的观距观速基本功素质普遍提高,模拟钩计划实作失误较往年减少,平均得分高出往年10分以上,说明自2016年全局车务系统开展调车实训以来,调车人员的实作技能基本功得到了整体提升,调车实训效果显著。
在调车实训基地培训模式更深入的实践中,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断培养和发现人才,锻炼和选拔人才:
一是要抓好日常管理和维护,既要加强学员的管理,也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通过办班持续积累学员的管理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使培训班越办越好、收到实效。
二是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检查指导,把好选人关,把关教学过程、质量监督关,把学员培训考试质量关,不断总结办班经验,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办学质量。
三是要对学员在培训班结业后的表现、在各自单位作用的发挥进行持续跟踪,通过现场追踪检验培训质量,促进培训效果向现场延伸。
通过对调车实训基地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可以看出,调车实训基地建设,为调车作业人员提供了功能完善的练兵场,必将对调车人员全面提素、夯实调车安全基础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