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科研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2018-02-08史旺林谭翼王静思
史旺林 ,谭翼 ,王静思
(1.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90;2.北京市空间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190;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190;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94)
1 科研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在当前时期,科学技术愈加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1]因此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不仅科学和技术研究需要创新,科研管理工作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依托和保障,同样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创新,在适应科研发展需要的同时,以管理创新促进科研创新。
2 科研管理创新的几条途径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人是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核心要素,科研管理的核心要务,就是激发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和创造力,为其得到更好的科研成果创造条件。然而在各单位的具体实践中,往往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管理过度依靠行政命令等现象,挫伤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不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因此在科研管理工作中,需要管理者站在科研人员的角度,切身体会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是否得当,服务是否到位。
对于科研人员而言,除了需要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另一个影响其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是个人科研兴趣与其参与科研项目的吻合程度。如果科研人员对其分配的科研任务不感兴趣或是过于生疏,势必对个人和集体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科研管理部门做好统筹协调,充分了解掌握本单位所有科研人员的专业特长和兴趣志向,并在分配科研任务时人尽其用,尽可能让擅长干、喜欢干的人去完成相应任务。
2.2 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
目前在各个行业领域,科研所处的地位越来越受重视,近几年来中国的SCI论文数量一直稳居世界前列,然而中国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却不及世界平均水平[2],并存在大量无人引用的论文,这说明我们的科研工作仍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各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对于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比如对科研人员的年度考核制度,一般包含了每年发表文章数量的要求。在此压力之下,科研人员往往选择一些短平快但缺乏原创性和创新性的项目,最终虽然达到了“交差”的目的,但此类文章的学术价值及科研成果转化价值往往不高,还消耗了大量科研经费,得不偿失。而那些真正具备学术和应用价值、创新性强但周期较长、风险较大的科研课题,却无人敢于承担重任。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的科研人员工作评价体系(包括日常科研工作考核标准和职称职级考评标准)进行改变,对于科研成果的量化评价标准设置应当更加科学合理,适当弱化文章数量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同时对于课题的原创性和前沿性、研发的难度和周期、科研成果的学术及应用价值等要素予以更多的考量,同时结合各单位自身性质和工作侧重,为这些重要的非量化要素设计出量化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平衡各要素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最终建立一套公正合理、符合科研规律、适应创新需要、能够激发科研人员创造力和研究热情的科研评价体系。
2.3 完善科研工作奖励惩罚机制
①丰富奖励形式。在许多单位尤其是企业中,对于先进科研工作者往往仅采取薪酬激励作为回报,在文化、组织和工作等其他激励方面则相对有所欠缺,结果往往未能满足被激励者的心理需求,没有取得预期的激励效果。这就需要将各种激励手段多管齐下,让科研人员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工作不仅是有经济回报的,工作成就还是受到组织肯定、单位认可的。
②调和好奖励实施过程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比如科研论文中若涉及所在单位的商业秘密,单位不允许将其发表,科研人员也就不能将此作为自己获得奖励的依据,势必会对其科研热情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还有一种情况,科研成果往往是通过团队协作取得的,但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常常仅表彰奖励团队中少数几个核心关键人物,忽视了其他起辅助作用的科研人员,这样不仅影响了那些未受公正对待的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可能导致科研人员为确保自身利益,将个人研究成果据为己有而不与团队分享,进而弱化了团队的作用,阻碍了科研成果的产出。因此在制定奖励政策时,必须考虑到个人和集体的利益冲突问题,尽一切可能保障科研人员的正当权益,让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③奖励的实施依据应结合单位实际。在很多科研院校和企事业单位,文章、专利等科研成果不仅是对科研人员的考核指标,同时也是奖励依据。由此催生了对于科研成果只重视数量而不重视质量的浮躁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转变观念,结合本单位实际需要,将科研成果的价值而非数量作为奖励实施的首要考虑因素。如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应将文章的学术价值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树立精品意识,侧重奖励那些能够沉心静气,真正脚踏实地去搞科研的人。在企业中,则应重点关注科研成果所转化而来的生产效益,不必拘泥于成果形式是不是文章或者专利,就算是一个操作流程或一个生产配方的改进,只要对单位效益带来了显著提升,都应该予以重奖。
④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宽容科研失败。在当前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交替影响下,科研人员为了争取奖励,或是避免因未完成科研任务而受到惩罚,有时会采取实验数据造假、文章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此类行为无论是对个人前途、单位形象乃至整个学术环境,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学术不端行为,加大惩处力度,提高剽窃造假的代价,最终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科学研究总是带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失败在所难免,然而失败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往往是建立在多次试错的基础上的。因此需要对科研失败持宽容态度,不应轻易因科研失败而惩罚相关研究人员,否则会造成科研人员因噎废食,稍有风险的科研项目便无人敢去承担。
2.4 理顺科研与行政的关系
为使科研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科研发展的需要,科研团队(研究室、课题组等)与行政管理部门的分工合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如在项目立项、实施方案、经费预算等科研决策环节上,应多尊重科研人员,特别是领域内专家学者的意见,除申明硬性规定外,行政管理部门而当尽可能少地在这些专业性强的环节进行干预。到了科研项目的实施阶段,再由行政管理部门对项目进度、完成质量、经费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管,以确保科研项目能够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开展实施。
在新时期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要达到科研管理创新,进而促进科研工作良性跨越式发展的目的,除了上述的几条途径外,还有很多思路值得尝试,如提高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改进科研查新工作等,不一而足。需要广大科研管理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出越来越多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