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的CT鉴别诊断
2018-02-07王艳峰
王艳峰
【摘要】目的 探讨CT鉴别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SP)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成MP组,选取同时段合并链球菌属感染肺炎的25例患儿组成MP+SP组,对两组患儿均行CT检查,观察影像学表现出现。结果 MP组患儿胸部CT出现支气管充气相、气肿比例与MP+SP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MP组CT表现中磨玻璃影比例、网状影比例、支气管壁增厚比例、支气管血管舒增厚比例都多于MP+SP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CT表现以病变肺叶大片实变影、支气管管壁增厚为特征性表现,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可从CT表现进行鉴别。
【关键词】CT;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7..01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肺部感染之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类型比较多,发生混合感染后,造成患儿病程更长,易出现肺部大片浸润、肺外多系统感染等并发症[1]。所以,做好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鉴别与诊断,可增强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而CT检查对于早期明确诊断有一定作用。此次为探讨CT鉴别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SP)的应用价值,为其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主要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成MP组,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2岁,平均年龄(7.5±2.5)岁。选取同时段合并链球菌属感染肺炎的25例患儿组成MP+SP组,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2.37岁,平均年龄(8.5±2.5)岁。在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抗感染治疗和胸部CT扫描检查。MP组与MP+SP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55例患者均行胸部CT扫描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64排螺旋CT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特殊需照顾的患者在父母陪同下完成检查。以胸廓入口到肺底作为扫描范围,扫描时叮嘱患者暂时屏气,扫描参数:螺距1.20,层厚5 mm,扫描后薄层重建层厚1.25 mm,肺实质观察窗位/窗宽为~650/100~1500 HU,纵隔窗的窗位/窗宽为40/300~400 HU。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阅片后统计全部肺部CT结果[2]。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胸部CT检查中气道和肺间质病变征象的出现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MP组患儿胸部CT出现支气管充气相、气肿比例与MP+SP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MP组CT表现中磨玻璃影比例、网状影比例、支气管壁增厚比例、支气管血管舒增厚比例都多于MP+SP组,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小儿肺炎是发病率较高的儿童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是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其次是肺炎鏈球菌。链球菌是口咽、鼻咽的正常菌属,发生肺炎后,会导致链球菌下移,出现混合性下呼吸道感染。从肺炎支原体肺炎和肺炎链球菌发病机制上,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变反应在小气道上,表现为肺叶充血和水肿[4]。在此次研究中可以观察到肺炎支原体肺炎也可能表现为肺内实变影像,出现高密度的不均匀的片状阴影;链球菌感染肺炎仅局限于肺泡腔内的炎症病灶,表现为单核淋巴细胞在局部组织聚集,容易出现磨玻璃影、网状影、支气管壁增厚等情况。所以,MP组CT表现中磨玻璃影比例、网状影比例、支气管壁增厚比例、支气管血管舒增厚比例高于MP+SP组,而支气管充气相、气肿比例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支原体肺炎患儿CT表现以病变肺叶大片实变影、支气管管壁增厚为特征性表现,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可从CT表现进行鉴别。
参考文献
[1] 张 颖,尚 伟,宋喜明,翟志坚,迟宏璐,张 尧,杨荣荣,王 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与肺炎支原体合并链球菌感染肺炎的胸部CT鉴别诊断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06):1391-1393+1397.
[2] 郭美玲,王月训,郭 丽.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的CT鉴别诊断[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02):443-445.
[3] 解立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细菌感染在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2652-2653.
[4] 于立君,黄素芳,姚 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及鉴别诊断[J].中国急救医学,2006,(08):587-589+643.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