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娱

2018-02-07沙子

小康 2018年4期
关键词:张允研习昆曲

沙子

古雅优美的中国传统艺术昆曲已经完成它兴盛时期的历史使命了,但这并不妨碍它如今仍能得到世界的公认,深爱着它的中国人不苛求其成为大众艺术,自娱自乐也可以郑重其事。

一场“自产自销”的演出,竟认真地坚持了近十年,排节目单、定主持人、定司笛、选主题、印邀请函……待万事俱备后,择岁末一日,大家盛装出席。2018年的新年前夕,三四百人坐在北京大学勺园正大国际中心二楼弘雅厅里,沉迷在或激烈沉郁或清丽婉转的唱腔中。这实在是难得一见的清雅盛会。舞台是简陋的,琴声一响,笛子一奏,人们立刻被带入了高雅世界。

演出人员大多是对襟中式服装,简朴、内敛,又让人感觉庄严隆重。如山大师兄的棉外套上,看得见手缝的针脚。五首古琴曲子,幽静绵邈居多,高亢铿锵为少,静的时候可以听到手指按住琴弦挪动的扑扑声,想起空山春雨或者幽咽泉流的那种天籁般的美。六首昆曲选段清唱,能感觉出檀板相和的清幽和文人雅士的谦和内敛,一首首富有诗歌韵律的词句,被吟哦清唱,其中最有情味的该是唱《牡丹亭·惊梦·山坡羊》的李立立老师,真有袁宏道先生在《虎丘记》里提到的“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这般感觉,把女孩儿的娇柔绮丽、委婉哀伤用声音表现出来。在这样的晚会上,安静入定般地去体味,恍惚中会觉得自己也是正在弹拨的琴者或是柔声细气的吟唱者。

此情此境下,過去一些令人心动过的美好便浮现出来。我不由想到了近代史上的名门贵族合肥张家,书店里有很多张充和、张允和等合肥四姐妹写的与昆曲有关的书,坊间流传着她们很多的表演故事。张允和自幼在父亲的影响下习过昆曲。1956年,俞平伯先生与致力于昆曲事业的同好在北京发起成立了昆曲研习社,张允和担任联络组组长。6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助教的楼宇烈加入研习社。每周六晚研习社在和平门外陆剑霞老师家有拍曲、唱曲、排身段等活动,楼宇烈几乎每次去都能见到张允和,她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曲友,帮助拍曲老师指导初学者学曲。

楼宇烈一直恭敬地称张允和为张老师。1987年,张允和把领导“北京昆曲研习社”的重担交给了楼宇烈。薪尽火传,尽管没有机会亲眼看到四姐妹怎样在舞台上表演昆曲,但能亲眼见到与张允和女士共事过,又曾被她点拨指引的楼宇烈先生的表演,也感觉很荣幸。

那场“自产自销”的演出,“总导演”便是楼宇烈先生,他已83岁高龄,如今是被许多人仰慕的著名教授、文化大家。开场致辞时,他说:“我给今年岁末的汇报演出定了‘怡情养心的主题,因为我们传统的文化艺术,都是来陶冶我们情操的。让我们在这个冬天能领悟人生的道理,来提升我们生活的情趣,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愉悦。希望通过这个演出,增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最后一个节目,是男女老少一起上台共唱《长生殿·惊变·粉蝶儿》,字字珠玉,声声入心,那画面如此动人,“只有过艺术的生活,才能懂得生活的艺术”,的确是真谛。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因其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性,为历代的知识分子所钟爱,但也因其过于风雅,曲高和寡,一度濒于失传。正是由于俞平伯、张允和、楼宇烈等许许多多热爱者、研习者的努力传播,昆曲才得以保留和传承下来。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昆曲早已得到了世界公认。楼宇烈先生对昆曲的传授仍在继续,他把昆曲爱好作为一种身心修养,作为自娱的一种方式。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昆曲已经完成它兴盛时期的历史使命了,现在最需要的是保护和传承,不要苛求它成为一门大众艺术。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允研习昆曲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导读课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师《堂吉诃德》整本书导读课研习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差一点儿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
三月兔专辑
差一点儿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