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可避免与可以预料

2018-02-07吕惟伊

青年文学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

吕惟伊

摘 要:“不可避免”和“可以预料”是哈罗德·布鲁姆在《读诗的艺术》中提到的两种易于成诵的诗的模式。“不可避免”背后所体现的文学批评原理是重“意”轻“言”。“可以预料”是对创作者以读者阅读体验和效果为先的创作思路的精准概括。推崇这种创作思路的批评者往往重“言”轻“意”。文学批评应将“言”与“意”相结合,哈罗德重“意”轻“言”的文学批评原则会导致文学批评过于依赖批评者和作家个体的主观性而失去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则。

关键词:“言”与“意”;《读诗的艺术》;哈罗德·布鲁姆;《镜与灯》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1

“不可避免”和“可以预料”都是由Inevitable一词引申出的诗歌评价标准。“不可避免”、“必然如此”是Inevitable的基本意义。而“不变的”、“可以预料的”是其次一级的意义。[1] “不可避免”在某种程度上强调的是作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词汇和语言的选择的唯一性。诗歌语言是由作者的激情、意识,或某种天才式的神秘能力所主导的、“被支配式的”、不受控制的输出。

一、词语和意识的存在矛盾关系

“必然性”可以算得上是哈罗德“一个人的比喻”,在此之前并没有学者用过这个词来形容伟大诗歌创作的过程所必须具有的特征。在解释“必然性”的时候,哈罗德列举了他一向推崇的莎士比亚。

“在莎士比亚那里,有一点表现得最充分,超过任何其他英语诗人,即我们不断得到一个印象:对语言制作的控制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头脑中所有失控的东西都被语言表达的力量的必然性组织起来。约翰·济慈曾为莎士比亚这种能力感到狂喜,当他说一首诗如果不能像树上长出的叶子一样自然,那就不必写它。”

从上面这段话来看,“必然性”可以理解为从“意识”转換为“语言”的唯一性。而这种唯一性建立在诗人本人拥有非凡的语言天赋的基础上。让诗“像树上长出的叶子一样自然”,这对诗人的能力、创作诗歌的动机、灵感的来源、创作的机遇等等有非常高的要求。

二、文学批评中的重“意”轻“言”与表现说

哈罗德对“言”与“意”之间的转换还持有相对的乐观态度。

正如巴菲尔德所揭示的,意识之于诗歌就像大理石之于雕塑:是用来加工的材料。词语是意识的各种比喻:诗人的词语在意识上是隐喻性的,它们邀请我们分享一种殊异。[2]

哈罗德认为通过“比喻”方式可以在词语与意识之间搭建桥梁。他觉得诗人在创作时,雕刻的是“意识”而不是“词语”。这很明显是一种重“意”轻“言”的文学批评观点。“意识”在心理学上称为“内部言语”,在转化为“词语”之前是只由作家所把握的。而将这种“词汇稀少、句法关系松散,结构残缺、但却黏附着丰富的心理表象的,充满生殖活力的内部语言”[3]转化为可被阅读与理解的词语,依赖的是作家个人的机遇和能力。所以,重“意”轻“言”的文学批评者对作家本人更加关注。因而,如果一个文学批评者重“意”轻“言”,那么其研究所采取的视角大概率是作者本位。

三、“可以预料”与实用说

遵循重“言”轻“意”的批评思路的文学批评者往往采用的是作品本位的研究方法。在《镜与灯》中,与此相关的文学流派有两个,一个是关注读者与作品关系,把艺术家和作品人物的目标指向欣赏者快感的本质、需求和源泉的实用说,另一个是以作品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客观说。

实用说和客观说所研究的内容有很大的重合性。客观说在某种程度上源于实用说,绝对的客观说是不存在的。

客观说只是“在原则上把艺术品从所有这些外界参照物中孤立出来看待,把它当做一个由各部分按其内在联系而构成的自足体来分析,并根据作品存在方式内在标准来评判它。”[4]这种批评思路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文学脱离时代背景,政治、哲学、社会学等学科,以及作者本身的干扰,提高其地位,实现其独立性,但在实际操作上是不太可行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客观说的代表美国新批评流派。新批评和俄国形式主义都将文学批评的视角和重心放在作品上。与俄国形式主义不同的是,新批评反对从读者反应来研究作品。但俄国形式派认为,作品的艺术性和读者的感受息息相关,因而读者的因素是文学研究应当注意的重要因素。

尽管在中国,诗歌批评大多重“意”,轻“言”,但在西方,实用说是从贺拉斯到整个十八世纪绝大部分批评理论所具有的特征。因此就其持续时间或其支持者的人数而论,实用主义观点大致上可被认为是西方世界主要的审美态度。[5]

哈罗德在《读诗的艺术》中批评“可以预料”的诗歌实际上就是批评这种从读者感受出发的作品本位的创作诗歌的思维。读者的阅读感受是作家优先考虑的。因而作家关注的是语言表达的效果、流畅性或陌生化,以及意象运用的准确性、韵脚的选择、诗歌长度等等。爱伦·坡在《创作哲学》所言,创作有时也需要“用解决数学问题所需的精确和严谨”[6]。

总结:

哈罗德所推崇的“不可避免”的伟大诗歌的特征背后是依循重“意”轻“言”的文学批评原则。重“言”轻“意”与重“意”轻“言”的区别在于作品本位和作者本位。哈罗德用“可以预料”一词精准而形象地概括了重“言”轻“意”的作品本位的批评和创作思路的特征。但其对“可以预料”的贬斥是不当的,爱伦·坡在《创作哲学》中所呈现的创作过程是另一种文学创作的思路,其所依循的也是人类具有普遍性的感情和原则。

注释:

[1]《读诗的艺术》【美】哈罗德·布鲁姆 著 王敖 译p30.

[2]《读诗的艺术》【美】哈罗德·布鲁姆 著 王敖 译p44.

[3]《文学心理学教程》钱谷融、鲁枢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P260~261

[4]《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美】M.H.艾不拉姆斯 著 郦稚牛 张照进 童庆生 译 P31.

[5]《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美】M.H.艾不拉姆斯 著 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 译 P24.

[6]《诗苑译林:爱伦·坡诗集》爱伦·坡 著曹明伦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年9月 P35.

参考文献:

[1]《抒情歌谣集》 【英】威廉·华斯华兹 详见 《西方经典文论选读: 从柏拉图到亨利·詹姆斯》姚乃强 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2]《诗苑译林:爱伦·坡诗集》【美】爱伦·坡 著 曹明伦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年9月.

[3]《穆勒文集 卡莱尔文集》【美】查尔斯·艾略特 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年8月.endprint

猜你喜欢

哈罗德布鲁姆
《一个人的朝圣》:在路上,重拾遗失的美好
唤醒沉睡的狮王
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在超声医学科教学读片中的应用
影响的焦虎
哈罗德的帽子
生活中的爱与宽容
脸书将收购伦敦人工智能企业 布鲁姆斯伯里
基于“数字布鲁姆”理论的空间形态构成知识更新与慕课建设
基于混淆布鲁姆过滤器的云外包隐私集合比较协议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五年制生物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