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注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早期疼痛和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2018-02-07孙桂珍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阿片类瑞芬太尼麻醉

孙桂珍

【摘要】 目的:分析研讨静注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早期疼痛和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患者(全麻胃大部分切除手术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麻醉方式分为静脉麻醉研究组、吸入麻醉研究组、静脉麻醉对照组和入麻醉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均接受罗库溴铵、咪达唑仑、长托宁诱导麻醉,手术结束前,静脉麻醉研究组和吸入麻醉研究组接受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比较其术后疼痛状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麻醉组术后1、6、12、24 h的VAS评分、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均高于静脉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吸入麻醉对照组的VAS评分、阿片类药物使用量高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研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成手术前,给予帕瑞昔布钠静脉滴注,可降低瑞芬太尼麻醉切口疼痛程度,和吸入麻醉进行对比,静脉麻醉更具优势性,且安全可靠,存在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 不良反应; 阿片类; 疼痛; 麻醉; 瑞芬太尼; 帕瑞昔布钠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0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2-0131-02

近年来,帕瑞昔布钠作为新型COX-2特异性抑制剂,常被用于手术疼痛短期治疗,且具有镇痛效果显著、起效快等优点。瑞芬太尼药物属于新型短效μ阿片类受体激动剂[1],在全麻方式中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存在抑制循环和中枢系统时间短、苏醒快、见效速度快等优势[2],但合并镇痛时间短的缺点,患者术后早期会发生疼痛,对其恢复有影响。所以,完善麻醉镇痛对瑞芬太尼麻醉者恢复存在有利作用。用分组讨论的方式研究麻醉方式,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患者(全麻胃大部分切除手术者)分组讨论,包括男67例,女53例,年龄(32.6±1.3)岁。入选标准: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无药滥用史;肺、肾、肝、心等器官均正常;术前均未服用对试验结果造成干扰的药物。按照其麻醉方式分为静脉麻醉研究组、吸入麻醉研究组、静脉麻醉对照组和吸入麻醉对照组,每组30例。四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监测其生命体征,包含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电图等,建立下肢静脉通路,麻醉前半小时,给予0.05 mg/kg咪达唑仑、0.5 mg长托宁、2 mg/kg丙泊酚、0.6 mg/kg罗库溴铵麻醉后,气管插管,每分钟氧流量为5 L,给予3 min面罩吸氧,经口插管。手术过程中给予机械通气,控制呼吸频率为13~18次/min,控制潮气量每分钟8~10 ml/kg。固定插管后,吸入麻醉组用异氟醚1%~2%维持麻醉,静脉麻醉组用4~8 mg/(kg·min)丙泊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研究组患者均接受40 mg帕瑞昔布钠静脉滴注,对照组则静脉注射40 mg生理盐水,直至其意识清醒、恢复自主呼吸后,将气管导管拔出,术后,静脉注射200 μg舒芬太尼[0.5~1 μg/(ml·kg)静脉推注,1 min推注时间],控制疼痛。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使用量;用VAS量表判定术后各阶段疼痛状况,评分越低则疼痛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四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

吸入麻醉组患者术后1、6、12、24 h的VAS评分均高于静脉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时吸入麻醉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高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研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四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比较

吸入麻醉组患者术后1、6、12、24 h的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均高于静脉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吸入麻醉对照组阿片类药物使用量高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研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手术较为常见的一个措施则为全麻[3-4],对手术顺利进行和术中镇静等均有较大作用。而麻醉较为常见的一种麻醉药物则为瑞芬太尼[5-6],广泛应用到复合麻醉中,属于平衡麻醉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停止给药后,则对麻醉阶段痛觉过敏有诱发作用,引发患者高应激反应、躁动等,加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性。和阿片类药物对比,瑞芬太尼半衰期时间短,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循环、呼吸系統[7-8],停药后,作用会快速消失,属于小型手术的理想麻醉药物之一[9]。为降低其术后疼痛,则需加大阿片类药物用量,进而对阿片类药物依赖性有所加大,引发皮肤瘙痒、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帕瑞昔布钠药物属于COX-2抑制剂[10-12],有安全、见效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等优势性。有较强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作用机制为双重抑制中枢和外周系统环氧合酶,前列腺素合成被降低,降低炎性反应,进而达到缓解疼痛和发热等症状。

综上所述,完成手术前,给予帕瑞昔布钠静脉滴注,可降低瑞芬太尼麻醉切口疼痛程度,和吸入麻醉比较,静脉麻醉更具优势性,且安全可靠,存在进一步推广的价值。endprint

参考文献

[1]邓嘉陵,李军祥,杨小霖.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钠对腰椎间盘术后疼痛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8):1187-1189.

[2]周玉静.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0):1422-1424.

[3]祖翠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给予帕瑞昔布钠对患者苏醒期躁动、疼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9):884-886.

[4] Sert H,Muslu B,Gozdemir M,et al.Evaluation of recovery and anesthetic gas consumption using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low-flow sevoflurane anesthesia in tympanoplasty[J].ORL J Otorhinolaryngol Relat Spec,2011,73(3):141-146.

[5]韩雪敏,李春华,赵伟,等.帕瑞昔布钠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围术期Th1/Th2平衡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9):881-884.

[6]何卓文.帕瑞昔布钠联合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和七氟醚复合麻醉术后小儿躁动的效果[J].现代医院,2014,14(5):40-42.

[7] Turker G,Goren S,Sahin S,et al.Combination of intrathecal morphine and remifentanil infusion for fast-track anesthesia in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05,19(6):708-713.

[8]袁立新,劉江涛,王清兵,等.帕瑞昔布钠预防上腹部术后躁动临床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1):80-83.

[9]陶静,陈菲菲,周家龙,等.预注帕瑞昔布钠防治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1):1431-1435.

[10]周章,宋俊,阮云丹.超前镇痛应用于肺部手术患者对其术后疼痛以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7):1321-1324.

[11]姚月勤,范志毅.羟考酮注射液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12):919-922.

[12]凌敏.帕瑞昔布钠复合布托啡诺预防胸科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4,35(1):88-91.

(收稿日期:2017-06-01)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片类瑞芬太尼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警惕阿片类药品不良反应
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补术的麻醉临床分析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阿片类镇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