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在CRRT治疗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18-02-07林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期

林梅

【摘要】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CRRT治疗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某医疗机构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62例,采取随机数字安排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针对组,每组31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针对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通路通畅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通路通畅率93.55%,对照组为70.9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评价中,满意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2%,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CRRT治疗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管通路通畅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提高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重症坏死性胰腺炎; 连续性肾脏替代; 针对护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0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2-0104-03

在外科急腹症中,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经常处于病情发作急促、危险、预后效果差的状态,其死亡率较高,临床上认为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胰腺对胰蛋白酶的分泌异常,从而引发身体的炎症反应,临床上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剧烈的腹痛、腹胀、消化道功能失常等。连续肾脏替代(CRRT)、手术切除等是现代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重症坏死性胰腺疾病的方法,在采取CRRT治疗的过程中,保证患者血管通路的通畅与完整对治疗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血管通路的管理,这就对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基于此,文章将研究针对性护理在CRRT治疗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某医疗机构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62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检查确诊为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2)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合并疾病者;(2)精神异常,无法正常表达的患者;(3)年龄在20岁以下及77岁以上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安排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针对组,每组31例。常规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23~76岁,平均(47.68±5.34)岁;病因:长期酗酒8例,暴饮暴食6例,高血脂5例,胆道结石引发12例;置管方式:股静脉置管14例,颈内静脉置管17例。针对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24~76岁,平均(47.82±5.63)岁;病因:长期酗酒9例,暴饮暴食5例,高血脂4例,胆道结石引发13例;置管方式:股静脉置管18例,颈内静脉置管13例。两组患者的置管方式、发病原因、年龄、性别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干预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其护理内容有:(1)心理健康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积极与患者交流,获得患者的信任,向患者讲解一些CRRT治疗成功的案例,为患者鼓励打气,让患者对治疗充满较高的信心,从而缓解心理紧张、担忧等情绪。(2)对患者的心率、体温、血压等基本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3)实施导管护理措施。正确固定导管,保证小孔与皮肤的贴合良好,防止导管发生扭曲、折叠等情况。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性,如果出现引流管异常的,及时告知医生[2]。(4)密切检查仪器的运行情况,对运行异常的仪器应及时处理,采取深静脉营养支持的方式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针对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其护理内容有:(1)选取临床经验护理经验丰富且熟练的护士5名组建成针对护理团队,团队人员通过查阅资料、总结临床经验等方式来分析血管阻塞的因素,发现年龄较大、病情危重、实施股静脉置管、穿刺技术不好等原因会影响血管的通畅性,并针对其具体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2)置管护理措施。对于股静脉置管患者的置管过程,利用超声引导穿刺、定位的方式来降低置管的难度,在导管置入后,应保证置管的长度>10 cm,且留置导管敷贴处没有遮盖的情况,给观察导管与置管的连接情况提供方便[3]。(3)实施体位护理措施。帮助患者以中凹的体位躺于治疗床,并将床头升高45°,将患者的肢体外旋45°,下肢抬高30°。(4)抗凝护理措施。在实施插管前,对患者的凝血情况进行检查,并给予适量的抗凝剂,且在抗凝剂的使用过程,监视患者的凝血情况,观察导管留置部位有无渗血情况,引流管的引流状态等。(5)实施预防感染措施。整个治疗过程,需要严格执行消毒与隔离措施,保证所有治疗与操作均是无菌环境。(6)治疗过程中,24 h为患者更换一次血路管道,及时对置管部位实施消毒、更换敷料。提供针对性的饮食食谱,维持患者身体内具有充分的热量及营养,使其机体免疫力保持较好的状态。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管通畅情况进行观察,若24 h内没有更换滤器的表示通畅性良好;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包括出血、感染、导管扭曲或折叠等;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2.0统计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管通路通畅性观察

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通路通畅率93.55%,对照组为70.9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endprint

2.2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评价中,满意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整体上来说,重症坏死性胰腺炎属于一种急腹症疾病,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胆道疾病。其发病原因,临床上认为是患者胰酶的分泌量过多,胰管发生堵塞从而使得胰液对胰腺组织产生损害,使得患者出现全身性的炎性反应[4]。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老年人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对老年人的心脏、消化及呼吸等系统功能产生严重的伤害[5]。对于其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中常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如果初次手术治疗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后期还需多次手术治疗,使得患者多次流血,也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发生[6]。在科技与医疗技术的进步下,CRRT治疗方式在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逐渐得到了应用,且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与治疗评价。CRRT治疗是采取对流与弥散等形式来减缓血液的流动速度,从而及时进行溶质互换与水分清除,使得重症坏死性胰腺患者体内的炎症介质被快速减少,快速恢复患者的电解质平衡状态,对相关的脏器官具有很好的保护价值[7]。只是,CRRT治疗需要对患者实施血管置换,在这个过程中较容易发生滤器与管道堵塞的情况,从而降低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保证滤器与管道的通畅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8]。

1980年美国学会对护理做出以下定义,护理即是对人类已有的与潜在的健康問题与反应进行诊断和处理,以维持患者处于一个较好的身体状态与精神状态[9]。通过对该定义进行研究,逐渐将护理变成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该门科学在人们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进行研究,从而找到正确的护理处理方式[10]。而针对性护理是指结合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心理情绪及身体素质等采取的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护理方法,以解决或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治疗过程中不良情况的发生,增强患者治疗的预后效果,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治疗效率[11]。例如,对于本次研究的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在采取CRRT治疗过程中,由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其血液的流动速度、凝血功能、身体脏器官功能等均比年龄较小的要差,所以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血管通路阻塞的情况,就需要对此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办法,以保证血管通路的通畅性。对于重症性胰腺炎患者来说,剧烈的腹痛常常会让患者感到十分痛苦,再加上该种疾病的高死亡率,使得患者对疾病的担忧与焦虑程度增加,对于生死的恐惧感也会增强,治疗还会花费较高的医疗费用,使得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压力与负担均有所增加,从而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不配合、犹豫等情况,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2]。基于此,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时,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思想开导,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并积极讲解该类疾病的知识及治疗方法等,使得患者对疾病与治疗方法具有较全面的了解,从而降低其心理压力和负担。

本次研究中,针对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方式,其血管通路通畅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均比对照组要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导管折叠、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得出结论,针对性护理在CRRT治疗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管通路通畅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提高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嘉丽.针对性护理在重症坏死性胰腺炎 CRRT治疗中血管通路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5):588-590.

[2]汪文利.针对性护理在CRRT治疗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3):2468-2469.

[3]纪考云.CRRT在ICU危重患者治疗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53-254.

[4]钟宇,王维宁,郝遒劲.12例腹膜透析患者行CRRT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1):150-152.

[5]张正芳.对用CRRT进行治疗的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1):176-177.

[6]彭晓红,席建宏,汤小燕,等.CRRT在ICU危重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研究[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7,44(A01):248-249.

[7]李瑞果.CRR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79-80.

[8]唐雪,林丽,张胜,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床旁CRRT 治疗中应用的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A02):257-259.

[9]刘新生,冯恩志.CRRT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7(7):460-462.

[10]刘红梅.护理干预对接受CRRT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观察[J].健康之路,2015(9):154-155.

[11]李建红.针对性护理在危重病人CRRT患者血管通路不畅的护理效果研究[J].健康前沿,2016,23(6):70.

[12]王美兰,陆玉梅,谢幸尔,等.不同抗凝方式CRRT在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中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3-26.

(收稿日期:2017-1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