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课堂效率
2018-02-07陈冬霞
陈冬霞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作业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是学生夯实基础、巩固所学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重点围绕三维目标展开教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结合学生的心理,根据学情合理地安排作业,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发挥作业的效能,从而达到改善、优化作业的目的.
一、注重情趣,激发兴趣
数学学科不仅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随处可见,而且能有效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立足生活实际,注重趣味性,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跃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的认知,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后,我结合实际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上体育课排队,要求男女生分组,从矮到高排好队.这时,小刚和小明突然争吵起来,都说自己比对方高,体育老师闻声赶来,看了一眼地上的影子,笑着对他们说:“不用争了,你们两个一样高!”两人不解,体育老师随即解释:“看看地上,你们的影子一样高”.假定太阳光线与地面上影子所成的角度是相等的,你知道体育老师为什么能得出这样的判断吗?你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吗?这样,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片段为背景,设计相关数学题,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下思考、探究,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进行创造性学习.就日常训练而言,最好的题目不是源于各种习题册,而是学生的生活,不仅能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还能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如“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如何设计遮阳伞?”“怎么測量操场旗杆的高度”等都是生活化的问题,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引导探究,鼓励学生在课后合作研究,得出结论.长此以往,能改善课堂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兴趣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以此实现作业的意义.
二、注重层次,促进发展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如知识经验、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这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理性看待.新课标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设置多层次、多阶梯的作业,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以此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划分,将其分为三类题目,对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便于其自主选择,进行个性化学习.首先是基础题,主要针对基础扎实的学生,题目内容浅显,难度较小,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让其在作业中增强信心,收获愉悦的学习体验.其次是拔高题,适合中等偏上的学生,要求其在基础夯实的前提下深入思考,运用灵活的方法解题.在设计这类题时,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结合知识要点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跳一跳”“够得着”,以此帮助其深化理解,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最后是拓展题,相对于前者,难度提升了一个层次,主要针对基础扎实、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借助作业提供其创造性思考的平台,在解题中培养其灵活性思维和多样性解题能力,以此挖掘其潜力,实现学科素养的提高.在具体实施时,不必要刻意分化,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集中探究,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探索、运用的机会,引导学生不断提高.
三、注重探究,鼓励运用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强调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实际生活中提炼问题,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概率”后,我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周末,小红和爸爸去超市购物,发现惠民超市在举办有奖销售活动,优惠如下:凡购物满100元者得奖券一张,多买多得,每1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立特等奖一个,奖金1000元;一等奖100个,奖金100元;二等奖50个,奖金50元.看完这个优惠活动后,小红问爸爸:(1)1张奖券中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这种优惠互动与商品打九折相比,哪一种让利更多?由此,不仅能使学生深刻领会到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在探究过程中增强熟悉感,降低理解难度,还能意识到学科的作用,尝试运用其解决生活问题,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总之,作业的类型有很多.教师要转变观念,逐步由“作业布置”向“作业设计”转换,在内容和形式上改革、创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数学作业更具活力.endprint